查看原文
其他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4.3《解决问题》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点右边关注我→ 绿色圃三年级资源 2021-08-08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电子课本


课后作业


教学设计

教材4041页解决问题。

◆  教学提示

千米作为一个最大的长度单位,主要是描述较长的距离和交通工具的速度等。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常见的提示牌内容让学生理解速度的实际意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根据教材创设的情境帮助学生了解题中的信息,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解决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速度”的意义,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与路程、时间和速度有关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  重、难点

重点:理解路程和速度的含义,能用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难点:理解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

◆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课件

◆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师:上个周末,爸爸开车带着明明和妈妈一块儿去北京玩,一路上,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明明可高兴了。不过他发现在往返的路上有很多提示牌,同学们,你们见过路上的提示牌吗?(见过)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两种提示牌(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速度

1)、学生观察教材右边的提示牌,教师提出问题:这张提示牌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回答,只要意思对,教师就给予肯定。(北京在该地的正北方向,距离该地173千米。天津在该地的正东方向,距离该地68千米。)

2)、出示教材左侧提示牌,教师结合提示牌上的“限速70千米”介绍并板书: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叫做速度。然后交流“限速70千米”的含义。

3)、用速度描述下面句子。同桌先互说,然后全班交流。

汽车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长途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5千米;火车平均每小时行120千米。(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长途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85千米;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20千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提示牌来理解速度的实际意义。学生之间通过交流“用速度描述下列句子”进一步加深对速度的理解。

2、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题,学生自读,然后交流了解到的信息和问题。

    条件:上午8时出发到下午3时到达,中间吃饭用去1小时。两地路程大约540千米。问题: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做题思路,使学生明白,要求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先算出汽车行驶的时间(注意去掉吃饭时间),再根据路程除以时间求出速度。

  3)、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并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15-8=7(时)

7-1=6(时)

540÷6=90(千米)

答:汽车每小时行驶90千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读,交流得到的信息和问题,然后独立思考,讨论解题思路,从而让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