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7.2《认识面积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点右边关注我→ 绿色圃三年级资源 2021-08-08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电子课本



课后作业


教学设计

教材67~70页认识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提示

本节课认识面积单位,以教师讲解、学生实际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通过讲解,让学生知道面积单位的意义,并结合具体物体,让学生真实看到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是多大的正方形;另一方面,指导学生指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体会并建立表象。除教材中提到的几个典型事例外,鼓励学生找出其他物体。在“议一议”环节,要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重点说一说选择面积单位的理由。讨论完课本上提到的名片、课桌面、教室地面以外,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让学生选择面积单位,并说明理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会用某个面积单位测量物品表面和图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识并体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结合实例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重、难点:

重点: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难点:能选择恰当的面积单位计量不同物体的面积。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1平方米的正方形、米尺。

学具准备: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直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测量长度用什么单位?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称一称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单位?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

师:我们已经了解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认识面积单位。(板书)

二、探究新知

师:测量和计算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认识面积单位。

(1)认识1平方厘米。

让学生拿出上一节用过的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介绍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及字母表示。并板书:平方厘米 cm2

让学生摸一摸、比一比、画一画,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

同桌或前后桌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丫丫和聪聪的话,学生读一读,明白电话机按键表面的面积和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2)认识1平方分米。

师介绍: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字母表示dm2并板书。

师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学生观察。

   学生画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然后摸一摸、比一比,闭上眼睛回想1平方分米的大小。

同桌或前后桌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课件出示红红说的话,学生读一读,明白粉笔盒面的面积大约也是1平方分米。

(3)认识1平方米。

     教师出示1平方米的纸板,先让学生猜一猜它的边长是多少,然后教师用米尺量一量它的边长,告诉学生,这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字母表示m2,并板书。

同桌或前后桌交流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把1平方米的纸板放在地上,请几名同学站到这张纸上,看一看最多能站几名。

(4)师提问: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图形一定是正方形吗?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果,并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比较、举例、动手画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面积单位的表象,让学生闭上眼睛回想,是为了达到让学生脑海里建立更加清晰、更加准确的面积单位表象的目的。

2、提出“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说出选用的理由。

3、教师再补充其他事物,让学生选择面积的测量单位。如:学校操场面积、手帕面积、铅笔盒面积、教室的面积、橡皮面积等。

4、师生共同总结出:测量较小物体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测量稍大的物体面积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测量较大物体的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使学生了解学习不同面积单位的意义,学会选用不同的面积单位测量物体表面和图形的面积。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