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7.4《强化训练》微课视频辅导|课后练习

点右边关注我→ 绿色圃三年级资源 2021-08-08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答案:

1.长方形周长: (8+2)×2=20(厘米)

正方形周长:4×4=16(厘米)

2.30÷6=5(厘米) 5×4=20(厘米) 

答: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3.方法一:(2+2+2)×2=12(分米)  

方法二:2×4×2-2×2=12(分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分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重点难点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课件、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16张。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还知道了多边形的周长就是把围成多边形的各边长度加在一起。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教学例4。师:你能算出下面图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例4)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学生可能会说:生1: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列式为6+4+6+4=20(厘米)。
生2:因为长方形有2条长和2条宽,所以可以分别计算2条长的和为6×2=12(厘米),2条宽的和为4×2=8(厘米),最后再相加,即6×2+4×2=20(厘米)。
生3:先算一个长与一个宽的和,再乘2,即(6+4)×2=20(厘米)。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即可,不强求算法的统一。师:你能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吗?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可能会说:生1:把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加,即5+5+5+5=20(厘米)。生2:也可以像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那样列式(5+5)×2=20(厘米)。生3:依据正方形4条边的长度都相等的特征,也就是4个5厘米,所以可以写成是4×5=20(厘米)。对于以上方法都给予肯定,表扬解答正确的学生。师:说一说,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呢?跟小组的同学先讨论交流。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总结归纳: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1)根据周长的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把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度依次相加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把围成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就是正方形的周长。(2)结合图形的特征:长方形的特征有对边长度相等,所以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2.教学例5。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拼图游戏,用手中的16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看你能拼出多少种不同的图形,完成下面的表格。跟小组的同学一起完成吧!








周长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展示拼图结果:(1)长16分米,宽1分米,周长34分米。
















(2)长8分米,宽2分米,周长20分米。
















(3)边长4分米,周长16分米。
















师:还有别的拼法吗?周长最短是多少?生:只有这三种拼法,周长最短的是拼成正方形时,周长是16分米。对于完成情况好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不强求算法的统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总结提升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可以根据周长的含义,把每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也可以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计算。生2: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