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6.5《月光下的凤尾竹》同步微课视频

微课视频


教学设计

《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乐曲和教师的讲解, 激发学生对乐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用心体会演奏家完美的演奏技巧。

2、 能够较流畅的演奏乐曲, 在演奏中灵活运用单吐、 滑音、 打

音、 叠音、 颤音等技巧。体验演奏的乐趣, 树立自信心, 培养实践演奏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理解乐曲, 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地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并达到一定表现力

教学具准备:光盘、 葫芦丝、 乐谱等

教学过程:

一、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葫芦丝乐曲(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

葫芦丝吹奏视频) 。激发学生对乐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用心体会演奏家完美的演奏。

二、 向学生讲解乐曲的内容、 风格特点、 曲式结构, 帮助学生理解乐曲所要表现的内涵、 意境。

 师:《月光下的凤尾竹》 轻柔美丽像绿色的雾, 竹楼里的好姑娘,光彩夺目像夜明珠, 多少深情的葫芦笙, 对你倾诉着心中的爱慕……,这是一只优美动听脍炙人口的云南傣族民歌, 也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葫芦丝独奏曲, 幽暗笼罩着的竹林里, 那轻柔委婉的葫芦丝声是小伙子对心爱的姑娘的真情流露, 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葫芦丝“轻” “飘” “柔” 的特殊音色, 在该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是葫芦丝独奏曲中的精品, 在演奏中滑音技巧的频繁运用使乐曲更圆润更富有表现力, 加上打音、 吐音、 叠音、 波音的出现使该曲给人以柔而有力的艺术魅力, 音乐以三拍子的节奏和明快、 跳跃、舒缓的旋律再次表现了该曲的魅力, 使众多爱好者和演奏者为之而陶醉。

三、 观看视频:通过视频教程的示范吹奏技巧分析, 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

1、 滑音:在葫芦丝的演奏中滑音起到的作用主要是音与音的过度, 做到圆润、 优美、 流畅并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特别是傣族风格乐曲的演奏滑音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

滑音可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首先讲解上滑音的演奏, 上滑音用反抛物线标识上滑音由低音滑向高音, 其演奏方法是手指由低音向高音抹动抬起, 上滑音的演奏我们只要一句话, 手指由直接抬起变为抹动抬起, 上滑音的的效果自然出现。

 2、 虚指颤音:在葫芦丝的演奏中, 云南傣族民间乐曲风格常用的一种技巧颤音的好坏主要靠手指弹性的发挥, 需要长期练习。

3、 打音与叠音:它们都是发音极短不占时值, 它们的区别在于,打音手指在本音及下方音孔上做快速开闭, 而叠音则是在本音孔上方或最上方音孔上手指做快速开闭, , 它比打音的速度稍慢, 关键是速度、 力度要适当, 在实践中多体验、 摸索去选择。

四、 个别指导:

1、 练习时首先让同学们找出乐曲中的异同, 然后从一拍到一个小节再到一个乐句, 由易到难逐层分解学习, 因为前面环节有些两个音的连奏已经练过, 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掌握。

2、 分组学习。分别学习前一句和后一句, 比一比, 哪一组学得

又快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们在竞争情境中, 很快就学会了。

最后, 再趁热打铁让学生们学吹另一乐句。这样, 同学们兴味盎然、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乐曲的演奏, 初尝了成功的喜悦。

3、 安排学生吹奏某一乐句(带演奏技巧的如滑音、 打音、 叠音、颤音) , 针对学生吹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辅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继续强化打音、 滑音、 吐音、 虚指震音等基本功训练。

五、 师生互动:

1、 学生演奏、 复习几首学过的乐曲

 2、 师生合奏乐曲。

六、 学生提出自己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 师现场解答、指导。

七、 提出希望: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时

1、 在演奏中让同学们对比音乐的轻、 柔、 强、 弱, 因为勤思考多动脑是自学的好方法。

2、 同学们应该明白, 学习全靠自己用功, 一个字“练” , 老师只是领路人。

3、 对学生进行鼓励,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九、 小结:同学们, 葫芦丝音乐如此美妙,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的音乐文化, 并将它推行世界。

别忘了文末 点赞  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获取更多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