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篇惊悚扭曲的文章如何登上了《中学生导报》?

凭海观潮A 2020-08-17


 凭海观潮A,长按关注  

《新冠病毒终于哭了》:我要走了,我要回美国去,回到美国我就到家了……


微博截图


上个月,儿歌《方舱医院真神奇》曾刷屏网络,有媒体直言其令许多人看完后浑身起鸡皮疙瘩。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一首比《方舱医院真神奇》更神奇、更惊悚的作品又出现了——它还印在了中国发行量巨大的中学生报纸上,传送给广大中学生。

此事一经曝光迅速引发网络热议,有教育博主表示此类文章是在灌输仇恨思想,也有历史类博主爆料,相关讨论已经在大陆以外的地区开始发酵。

微博截图
微博截图
微博截图
今天,公号沸腾(作者于平 )评论此事:

此次疫情以来,虽然有各种神作不断问世,比如“感谢你,冠状君”,“书记和县长眼里的血丝织成了迎春的花卉”等,但这些奇葩文字并没有什么影响力,反而徒然成为笑柄。
 
可《新冠病毒终于哭了》则不同,刊载这首作品的《中学生导报》,属于国家二级刊物,在全国发行量巨大——注意,“二级”是目前教辅类报纸最高级别。
 
可想而知,有多少孩子在读这首作品,饥渴地从中汲取“精神食粮”。 

在我看来,这首将新冠病毒拟人化并以第一人称写出的诗,确实有“毒”。



它比《没有XXX,我都不知道中国这么厉害》类似的文章更可怕,因为它不仅充满了扬扬自得、没有同情心,还挑起对立和仇恨,培养孩子的仇恨意识;也比粥店挂“祝贺美国疫情”横幅,它荼毒的是孩子。
 
这种“诗”居然能够刊登在正规教辅上,堂而皇之进入校园,不啻为对“教育”二字的污蔑。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理当使人心向善,使人胸襟开阔,帮助孩子长养品性。
 
而《中学生导报》公开的宗旨是:“求高、求准、求实、求新”,可现在看,它刊载的文字却轻易越过了文明社会的价值底线。
 
更确切些说,这首“诗”所宣扬的教育导向,不是培养有爱心、有理性、尊重常识的现代公民,而是在引导学生是非不分,带偏他们三观。
 
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这类厚植“煽动国族仇视”的土壤,才会有那些对着异族灾难幸灾乐祸的做法,才会有“庆祝美国疫情”、祝日本“疫帆风顺”的大红横幅——这些做法本质就是反人性的,也跟应对疫情应有的“共同抗疫,矛头一致对准病毒”共同体意识相悖。
 
说到底,灾难就是灾难,不该有任何歌颂和美化。将灾难描成好事的三观扭曲作品,也不该出现在一张进入校园的报纸上。


秦鉴君在自家公号秦鉴发文评论认为,更令人惊悚的,还是其表达的格调和观点文指:

我们知道,孩子内心本当清新如草地,充满对未来的渴求,和欣欣向荣的生长力,但这首诗里看到的格调,却太油腻了——“混不下去”了,“中国政府太狠”,“中国天使太玩命”,生动刻画了新冠病毒如一个街头混混四处招摇的形象。


如果不是发在《中学生导报》上,而是发在某某论坛,贴吧灌水,我直觉脑补作者就是一位叼烟的抠脚大汉。还没参加高考,就已经提前某些中年人附身?


再来说观点,开门见山三板斧——“我要走了,我要回美国去,回到美国我就到家了”……尽管用了修辞表达,但“回美国去”“回到美国我就到家了”两句,显然指向病毒起源美国说。

我们知道,目前病毒起源于何处是一个大家都关心、同时争议极大的问题。市场上有不同说法,但最多只是假想和猜测,不能作为定论。而且,即使作为猜想也动辄引起国与国的强烈摩擦。而在这首诗中,直接将其作为客观事实加以包装。


这不是某个作者认识有限。在一家报纸重要版面上,一般要经过编辑、分管主任、总编三道把关,难道这三道关都认知有限?而这样的报纸,还是面对逻辑能力、辨识能力不足的未成年人,则它在校园中的传播,还将带来多大负面影响?

延伸阅读
《方舱医院真神奇》,编歌的人更神奇

为什么外国人不相信中国?
南大教授愤怒声明:钱诗贵的行为如果不受谴责,将是南京文化界的耻辱

做号不易,打赏随意

赞赏

真心感谢每位打赏的朋友
↓↓↓↓“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