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量化视野下的早期考古学家

奥玛阿印 奥玛阿印 2023-06-05

量化视野下的早期考古学家



摘要:考古学发展近百年,出现了大量考古学家,其中,1940年以前出生的学者是中国考古学史上前几代考古学家,并且数量相对较少。通过搜集这部分主要考古学家的基本信息,从生卒年份、籍贯、教育背景、多学科背景和工作单位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他们在各方面的构成情况,试图描绘早期考古学家的总体特点。

关键词:考古学家;考古学史;量化分析。



一、前言


中国考古学发展近百年,涌现了大量优秀考古学家,他们为我国考古事业的建设付出大量心血。至今为止,除了《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以下简称“《大百科》”)和《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中收入了众多考古学家外,近年来,还出版了《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考古学卷》(以下简称“《20世纪》”)这套专门介绍考古学家的书。因此,我们试图根据这三套书所收入的考古学家的基本信息,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以此反映中国早期考古学家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本文的“早期考古学家”并不是指早期从事考古工作的学者,而是指1940年以前出生的考古学家,他们都是活跃在中国考古学发展起来最初几十年的学者,在各领域都做出了自己的成绩,对当今考古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且总体数量相对以后较少,当然,也跟所选择的三套书里收入的情况有关。

但是,由于出版时间及性质的不同,这三套书所收入的考古学家多多少少有些差异,究其缘由,主要有以下两点:1.每套书具体所选择的标准不一,究竟什么学者能收入进去,各个编者都基于自己所编书籍而考虑,而且同一位学者就算被不同的书所收入,他被安放的位置也有所不同,还有很多学者没被收入进三套书里的任何一本;2.考古学包罗万象,这些书对一些处于边缘学科的学者所收入的情况不一,尤其是金石学和古文字部分。我们可以发现,出版得最早的《大百科》是将其分为“金石学家、考古学家”和“外国考古学家”两部分,前一部分里,既有宋代至清代的金石学家,又有近现代的考古学家;《大辞典》搜集较为全面,但也有少量没有涵盖到而其他两部著作里有的学者,共分为“金石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中国考古文博学家”和“外国考古学家”三部分;而《20世纪》则挑选了20世纪中国知名的考古学家,具体标准前言中已有叙述,所收也有少量金石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等,但在正文中没有进行分类,仅按出生年份顺序排列。

鉴于《20世纪》是专门介绍考古学家的书籍,所以我们将书中118位考古学家全部收入;《大百科》收入“金石学家、考古学家”部分去世年份在民国时期以后的学者,共29位;《大辞典》收入“中国考古文博学家”部分的学者,共176位。以上学者,除去重合,共202位,其中,仅有3位学者的出生年份在1940年(不含)以后,鉴于本文的实际情况,所以仅分析出生年份在1940年以前的199位学者,这样的话,能基本涵盖早期主要考古学家,同时也有少量处在边缘地带的学者(金石学、博物馆学、美术考古学等),他们即使没有下工工地、直接从事考古工作,但也对考古学做出过一定贡献。同时,为了方便计算(在其后的行文中,相关分析不使用百分比,仅以实际数字表示),我们又加入了某位不在以上部分但也被收入其中一本书里并且跟考古学有密切关系的学者。最后,分析的考古学家共计200位。总之,鉴于各套书所收入的考古学家不同,我们综合以上因素,提出了自己的标准。同时,为避免对人物选择的争议,在具体分析中,我们不会出现具体人名,所收录的人物及其信息,都是来自以上三套书(极少数书里没有的信息,但属于客观无误的,则也补充进去)。这200位学者固然不能代表1940年前出生的所有考古工作者,但是,选取的这一部分,通过分析相关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1940年以前出生的主要考古学家在各方面的基本构成情况。

另外,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所说的“考古学家”一般情况下都是指所选取的200名学者,自然包括金石学、古文字和博物馆等方面的学者,无说明的话,不作具体区分,“考古学家”与“学者”等词也没有明显区别。200名学者的时间跨度过大,所接受的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都有所不同,将他们视为一个整体,仅说为了方便统计,可能不是太过科学。因此,在其后的分析中,也会注意他们间的一些差异。不过,有少量学者可能会涉及到多个方面,如无特殊情况,为保证总数统一,则只采取其中一种,采取标准会在行文中具体概述,以及个别数据或许在查找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或有遗漏。所以有少许数据可能会与客观情况有所不符,但大概趋势是没问题的。这些情况特意在此说明,后文不再强调。


二、生卒年份分析


首先是这些考古学家的出生年份,我们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时间段:


毋庸置疑,考古学家出生的总体趋势是越往后越多。19世纪出生的考古学家仅有20位,其中不少是金石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也正是这些少量的学者,为中国考古学最初的建设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或直接促使了考古学在中国的产生。而20世纪前二十年出生的学者,其成长背景和所接受的教育,已基本到了民国时期,是中国考古学早期发展的主要人物。到了1920年以后,出生的考古学家数量则猛增,他们的考古学工作起步大多已处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学者都是1949年后,考古学发展的年轻力量,在其后的日子里,渐渐成为主力军。当然,这只是划分的大致趋势,绝不可将其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考古学家的区别。

在这200位学者中,已经有139位去世,去世时间段如下:



可以发现,1980年以前去世的考古学家数量较少,仅有27位,其中主要是出生年份较早的学者和英年早逝的学者。但随着时间的推进,考古学家的年龄渐渐增大,之前出生的学者数量也是越到后面越多,因此,去世的考古学家数量逐渐增多,尤其是最近五年,每年都有3-5位学者去世,甚至更多,2016年一年时间里,就去世了8位学者,今年仅仅只过了半年,也已去世了4位学者。他们的离去,是中国考古学的巨大损失。

由于学者的特殊性质(需要学术积累、过的生活较为纯粹等),一般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都普遍长寿,考古学家更是由于工作原因,身体比多数人更好。因此,考古学家的平均寿命也是很高的,在去世的学者中,他们的平均寿命为78.97岁(本文年龄都以实岁计算),据卫健委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才达到77.0岁。另一方面,由于各方面原因,英年早逝的学者中,仅有3位低于50岁,6位位于50-60岁之间,考古学家的寿命大都都是在70-90岁之间,占了五分之三以上,而长寿的学者中,90岁以上共有26位,其中100岁以上就有4位。目前在世的61位考古学家中,他们现在的平均年龄为86.98岁,并且还在持续增长中,年纪最小的也有80岁,年纪最大的已接近百岁。因此,可以说,考古学家具有长寿的特点。


三、籍贯分析


接着,我们统计了这200位考古学家的籍贯。在分析中,都采取现在的行政区域,并且以他们的祖籍为主,个别考古学家出生地和祖籍不在同一省的,也取祖籍。可以发现,200位考古学家的籍贯共分布在27个省,具体如下:



以上显示了每个省的考古学家的具体数量,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放入地中,能更好的显示分布特点:




这样一来,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早期考古学家籍贯分布的特点:他们的分布不是与文物资源的丰富程度有关,而是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关系,总体为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当然也有例外。出过10位以上考古学家的省份,除了地处中原的河南外,剩下的都是沿海省份。最多的浙江和江苏省,明清以来都是人才辈出之地,考古学家也是如此,而算上排在第三的河北省的话,这三个省的考古学家差不多占了总量的三分之一。考古学家有5-10位的,以中部省份为主,有1位甚至没出过考古学家的,基本上都是边疆省份。


四、教育背景分析


对于早期考古学家,由于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他们的教育背景可以说是错综复杂,有些是旧式教育,有些是留洋博士,有些仅接受过短暂的教育甚至没有相关教育背景。不过相同的是,他们都凭借自身的努力以及求真好学的态度,在考古学领域做出了属于自己的成绩。为此,我们从学校、专业等角度分析了他们的教育背景。在分析中,如果一位学者多次教育背景,比如具有留洋经历,则采取他的最高学历,但如果是本科阶段就接受过考古学训练的、硕博阶段又去其他学校的,则采取他的第一学历。考虑到早期阶段,硕博制度有所不同,较为混乱,中外情况以及国内各个时期都不一样,所以这在方面,我们不做太多分析。

200位考古学家中,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有167人,另有8人上过大学,但处于预科、结业或肄业的状态。此外,有6人为中学毕业,还有19位学者所接受的是旧式教育,或者信息不清。

在完成大学教育的167考古学家中,有72位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有21位学者具有留洋经历,分布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菲律宾和苏联等国家,剩下的74位学者就读于49所大学,这些大学有全国性学校,也有地方学校,类型复杂,不做具体讨论。

但是,对于167位考古学家所学的专业,仅有151位是清楚的。130位在国内完成教育的学者当中,是考古学专业背景出生的,有59位,仅有4位为西北大学、2位为四川大学毕业的,其他都是北京大学培养的。另有40位学者接受的是历史专业的训练(历史学系、史地系、历史地理系等),5位学者接受人类学训练,其余26位学者为其他15种专业,诸如中文、地理、艺术甚至一些与考古关系不大的学科。在21位留洋学者中,有7位是考古学背景,有7位是人类学、博物馆和古生物这些与考古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另有7位为其他没有直接关系的学科(哲学、艺术、医学、法学和物理等),较为平均。也就是说,在国内外受过与考古学密切相关的学科训练的学者有52位。

另外,上世纪50年代初,为解决考古力量严重匮乏的情况,文化部、中科院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四期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为我国培养了大量考古人才,共计有369位学员。其中,有15位收入了我们的统计名单,他们中仅有5位为大学毕业(有2位是历史专业),但也可视作受过考古学训练的人员。因此,在200位考古学家中,真正受过考古学训练的,只有81人,他们中,除了7位接受国外考古学教育的学者外,其余都是建国后培养的考古人才,也都是1920年以后才出生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200位考古学家所接受的教育从学校、专业等方面来说,都是很杂乱的,可正是从这些不同背景中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构成了我国早期考古学家教育背景多元化的特点。为此,我们制作了下表:




五、多学科背景分析


在我们选择考古学家样本时曾分析过,由于考古学具多学科的特点,有很多处于边缘地带的学者,或本身为考古学家,在其他领域做出成就,或在其他领域对考古学产生过影响。从上面的教育背景分析中,也能体现这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考古学家的多学科背景进行分析。

但是,每位学者究竟在哪些方面做出过成就,难以准确判断。所以我们选用样本来源的三部著作里对具体人物的介绍中,所采用的称号。一共有67位学者有过除了“考古学家”的称号,但是,这些称号涉及过广,且不同书里用的具体称呼有所区别,共有34种。因此,我们将其总结,分为以下几类(括号里为原书称号):历史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与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甲骨学家、青铜器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专门考古学家(科技考古学家、美术考古学家、艺术考古学家、陶瓷学家、古陶瓷家、古陶瓷研究家、古玉研究专家、文物鉴定学家、文物考古专家、文物学家)、博物馆学家(博物馆学家)、人类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体质人类学家、古人类学家)、艺术家(艺术家、敦煌艺术家、画家、美术史学家、美术理论家)和其他领域(文学家、文学史家、作家、书法家、科技史学家、建筑史学家、海外交通史学家、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地质博物学家)。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除了考古学家外,在其他领域也是身兼数职,所以下表为各类别的人次统计(若同一人的不同称号在不同类别,则各类中分别算作一次;若同一人在同一类中,有不同称号,仅算做一次):



上表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考古学家在别的领域做出的成就很符合国内考古的特点,以古文字与金石学和历史学为主,而西方考古学所注重的人类学和艺术学方面则较少。另外,博物馆学家多的原因除了考古学与博物馆关系紧密外,还有《大辞典》里考古与文博学者是放在一块的,所以我们将其一并收入,少许博物馆学家或许与考古没有太直接的关系;还有许多专门领域的考古学家,在著作中也被特别列出,则是因为他们专注于某一方面,取得特殊成就的,且在早期,研究的人较少,故被专门列为“xx学家”。


六、工作单位分析


另外,这些考古学家的工作单位也各不相同。在分析过程中,如果一位学者在不止一个单位待过,那我们选其最后一个单位进行分析,极少数选其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并且,单位皆采取现名,改过名的单位已合并进去。

我们发现,这些考古学家的最主要的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有54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主要的考古单位,因此考古学家数量较多。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有3人。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共有57人。

在国家级机构(除社科院)中,共有27人,其中国家博物馆11人,故宫博物院11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8人。大学系统中,共有32人,涉及11所学校,其中北京大学人数最多,为9人。

对于省级系统中,因为涉及文物局、考古所、博物馆等单位,这些部门在各个省份都不一样,而且许多经过合并、分离等措施后,比较杂乱,且一位学者往往在各个部门之间调动。因此,将所有省级单位放在一起的话,共有68人。

另外,还有10人的单位在境外地区(香港、台湾、美国和英国),6人在其他单位。至此,我们可得到早期考古学家工作单位的分布情况(见下表),大致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级机构+大学系统和省级系统,各占三分之一。




七、结语

  

从上述概述可以看出,在1940年以前出生的200位考古学家当中,对于各方面的情况,都各具特色,但是,一定程度上,又呈现出某些趋势。因此,这可以概况早期主要考古学家的构成情况。

通过以上分析,能发现:1.这些考古学家自19世纪末开始出生,越往后面人数越多,到20世纪20年代后,则显著增高,他们也普遍长寿;2.他们出生地域集中主要在沿海各省,大致呈沿海向内陆递减的状况;3.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具有多元化特点,无论从学校还是专业,都有很大不同,并且在学生阶段接受过正规考古教育的学者数量并不是太多,且大都集中在建国以后;4.专业的不同,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考古学具有跨学科的特点,许多考古学家的研究领域并不局限于一门学科,往往涉及到其他方面,并且所占比重还不低;5.他们的工作单位大多集中在国家级机构、大学系统和省级单位里,其中以国家级机构和北京大学的人数最多,省级机构的总量也有不少。

另外,由于学科的特殊性以及早期社会背景等因素,在这些考古学家中,仅有10位女性,这不得不说太少了。在新时代的今天,女考古学家的力量正在逐渐增长,所以,女考古学家在今后的考古学研究中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这些考古学家,还可以分析家庭背景、研究方向、发掘地域等方面的情况,但相关信息较难收集、统一,因此本文未能进行分析,实为一大缺憾。还需强调的是,本文所选取的样本仅限于那三部著作,考古学家的实际数量肯定远远多于此,所以有关分析仅能代表一部分情况,具有一定局限性。并且,随着考古队伍的扩充,1940年后出生的考古学家数量又提升了一个数量级,许多学者都还活跃在当今考古界。并且由于时代背景不一样,他们的经历和所接受的教育背景等方面与以上的考古学家有更大的不同,所以,有关情况需另文分析。

因此,如果能建立一个考古学家数据库,尽可能全面收入有关信息,并将其可视化,以表现他们求学、工作与研究等方面的情况,那对于考古学史的研究,或有很大帮助。当然,这就不是本文所能做的了。



参考文献: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②:王巍主编:《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

③:钱伟长总主编:《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 考古学卷 第1分册》,科学出版社,2015年。

④钱伟长总主编:《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 考古学卷 第2分册》,科学出版社,2015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