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光直先生的两本启蒙书

龙天一 奥玛阿印 2023-06-05

张光直先生的两本启蒙书


如果将张光直先生的论著翻一遍,会发现,他曾经提到有两本书考古书籍对他选择考古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本为日本学者西村真次的《人类学泛论》,这是他父亲张我军先生所翻译的书。在几十年后的一次访谈中,张先生说到,他小时候在父亲的书房里读了很多藏书,其中就认真地、一字一句的读完了这本书,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并深深地被考古学吸引住了,使他的注意力真正的转入到了考古学中。据张先生的长兄张光正先生后来回忆,这里所说的书房是指他们家1935年至1946年在北京西单手帕胡同的故居。这是一座三进院落的四合院,前院东屋就是书房,两间房中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这里上午阳光充沛,冬季比较暖和,是他们小时候最喜欢待的地方。那也就是说,张先生读这本书时最大不过15岁。


张光直故居


张先生也说过,裴文中先生对他一生的影响很大,因为读中国考古学的启蒙当是裴文中先生著作的《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他在建国中学读高三时,台北重庆南路和衡阳街的几家书店里可以买到许多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的书,这本书就是在这两条街交汇点的一家东方书店买的。张先生说用今天(九十年代)的标准来看,裴先生这本书的历史价值还是很高的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第一本用现代考古学的眼光所作的中国史前史的综合叙述。同时,张先生坦陈,他所提出来龙山形成期”或“类龙山文化”的概念,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受了裴先生的启示的产物。


之所以提到这两本张先生的启蒙书,是因为前两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最早的日本——从三内丸山到吉野里的考古文化之旅》,突然想去孔网搜搜有没有关于什么日本考古的书,也不知道怎么搜的,竟然找到一本《人类学汎论》,仔细一看,这不就是张光直先生所提到过的那本《人类学泛论》吗!众所周知,张光直先生是我最崇拜考古学家,没有之一,这么一本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书,现在找到了,且价格不贵,肯定要买下!在悔恨自己为什么以前没想到搜搜这本书时,又想到张先生曾经提到过高中时候买到一本裴文中先生的《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于是也搜了一下,发现还真有,价格和《人类学汎论》差不多,也买下了。这两本书现在刚到,在这,想做简要介绍,看看究竟是怎样的两本书,能让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对考古产生了兴趣,并为之奉献一生。


话又说回来,如果直接在孔网搜“人类学泛论”的话,那全部是复印本,只有搜“人类学汎论”才能找到原本,因为原书封面上即为“汎”,“汎”的通用字为“泛”,看来孔网商家也是很严谨的。我买到的这本品相不是太好,网上标注仅为七五品,拿到后都在掉渣,因为整个网上只剩五本了,其中三本为日文版,价格很高,剩下两本中文版品相一样,但另一本贵一倍多,现在发现搜“西村真次”也有一本,被标成了“人类学汛论”,但品相更差,且和那本价格差不多。因此,我买到的这本可以说很幸运了。



有意思的是,张先生说这本书翻译出版时间恰巧是他出生的那一年,也就是1931年。在这,不得不说张我军先生选书的眼光太犀利了,这本书的原版1929年4月才在日本出版,1931年3月就在国内出版(译序是1930年8月所写,植物学家胡先骕先生参与了校对工作),即使在现在,这样的速度也是极其罕见的。张我军先生也不会想到,通过翻译这一本书,竟然会培养出一位世界知名的考古学家。全书一共十章,分别为:第一章“序论”、第二章“人类间差异”、第三章“人类之规准,分类及成因”、第四章“人类与动物之差异”、第五章“人类之祖先与文化”、第六章“人类之起源及移动”、第七章“人类进化之动因”、第八章“人类与自然之关系”、第九章“万物一系论”、第十章“结论”。有关考古学的内容集中在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讨论史前时代人类的发展与演化,并有世界各地大量考古新发现。也确实如张先生所说“书中有许多图片:灵长类、史前艺术、石器”,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籍。现还没细读,不做更多分析。


而《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的出版情况则更有意思了。在孔网上,此书一共有三个版本:1948年的初版、1950年的再版和1991年的影印版(作为《民国丛书》的一种,与《中国考古学史》一起出版)。张先生读的肯定为初版,但我买的是再版,除了品相更好、价格更低外,更重要的是,我硬盘里的pdf为初版,有再版后可以互相对读。这本书章节简单,但内容丰富,从目录上看,基本囊括了当时北方地区新、旧石器的主要考古发现,也即张先生说的“第一本用中文写的中国史前史的综合”。奇怪的是,这样一本重要的书,现在竟然也没出版社出简体横排版,当初裴先生在再版自序中说过,出版仅半年时间左右,印出的书已经发售完毕,那可是在战争期间!



按张先生所说:“这本书出版那年,我在台湾台北建国中学高中三年级读书”。张先生的高三应是1948-1949年。之前做《张光直先生年谱稿》,曾写到“1948年,在台北坊间买到裴文中先生所写的《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忘了这条资料是在哪查到的了,但现在发现,这本书是1948年12月份出版的,若张先生确实在这一年就买到的话,可以说非常神速了。不过,考虑到第二年“四六事件”的影响,张先生即使是1949年购得的话,也肯定是在前几个月,相差不大。这都符合张先生所说的“那时台北和上海还交往得恨热闹”,所以可以说张先生在本书出版后的很短时间内就买到并且读完了。到八十年代时,在《美国人类学者》上发表的怀念裴先生的文章中,张先生还写到:这是我所读的第一本关于中国考古学的书,而它对我后来作为一个考古学者的决定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总之,如果不是在网上的一次闲逛,不会找到这两本自己最为崇拜的考古学家青少年时期所读的书。等年底考完研,认真读完后,再做详细介绍。



参考文献


①西村真次著,张我军译,胡先骕校:《人类学泛论》,上海:神州国光出版社,1931年3月。

②裴文中著:《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年9月。

③张光直:《裴文中先生与我》,《中国文物报》,1994年10月23日。

④三联书店编:《四海为家:追念考古学家张光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5月。

⑤张光直著:《考古人类学随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月。

⑥张光直著:《番薯人的故事:张光直早年生活自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