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与科研】中国海洋大学刘延凯副教授课题组:包含色满、吲哚、氧化吲哚结构的螺-桥环和螺-稠合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
导语
药效团组合策略是发现药物活性分子的一种常用方法。色满、吲哚、氧化吲哚结构作为常见的药效团,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与药物活性分子当中。然而,将这三种常见药效团组合于同一分子中,尤其是以螺-桥环和螺-稠合杂环的形式组合于手性化合物中,其相关合成工作还从未被报道过。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刘延凯副教授课题组在该领域取得突破,利用底物反应性转化策略,首次高效实现了这两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Org. Lett. 2018, 20, 6682)。
刘延凯副教授课题组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刘延凯副教授课题组成立于2013年9月,目前课题组有助教1名,博士生1名,硕士生8名。课题组主要从事“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反应及手性药物合成”研究工作,长期致力于半缩醛(胺)在合成杂多环化合物中的应用。利用半缩醛(胺)开-关环互变以及多反应活性位点的特殊性质,通过有机/金属催化合成手性杂多环类化合物(Org. Lett. 2015, 17, 2022; Org. Lett. 2015, 17, 3794; Org. Lett. 2016, 18, 864; Synthesis 2016, 48, 2581; Org. Biomol. Chem., 2016, 14, 2444; Org. Biomol. Chem., 2016, 14, 6316; Org. Biomol. Chem., 2017, 15, 1407; J. Org. Chem. 2017, 82, 4774; Org. Chem. Front., 2017, 4, 2358; J. Org. Chem. 2017, 82, 10450; Adv. Synth. Catal. 2017, 359, 4260; Org. Lett. 2018, 20, 3609)。
前沿科研成果
包含色满、吲哚、氧化吲哚结构的螺-桥环和螺-稠合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
色满、吲哚、氧化吲哚作为常见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当中,并且很多含有该骨架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因此其被称为常见的药效团。组合化学在新药研发中是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将多种药效团组合在同一分子当中,往往会获得特殊的生物活性。虽然将以上结构两两组合的不对称合成已有多次报道(Angew. Chem., Int. Ed. 2011, 51, 1046; Chem. Eur. J. 2014, 20, 3415;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5460; Chem. Commun. 2015, 51, 13113),但同时将色满、吲哚、氧化吲哚三种骨架以螺-桥环和螺-并环形式组合在同一手性分子当中,还从未报道过(图1)。
图1. 包含色满、吲哚、氧化吲哚骨架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学
(来源:Org. Lett.)
根据之前的研究成果,作者设计了以下两条反应路线(图2):
路径A:作者以双吲哚衍生物2a为底物,以邻羟基肉桂醛1a为Michael受体,通过仲胺催化剂催化,可得到β位取代的半缩醛中间体4。作者认为在酸性条件下,4可脱羟基得到氧鎓盐中间体,其在吲哚的2位发生分子内Friedel-Crafts反应,得到螺-桥环产物5。
路径B:作者以路径A中底物2a的前体7a为底物,利用其甲氧基易离去的性质,在仲胺催化剂作用下与半缩醛6a发生反应,得到α位取代的半缩醛中间体8;8同样在酸性条件下脱羟基得到氧鎓盐中间体,其进一步在吲哚的2位发生分子内Friedel-Crafts反应,得到螺-并环产物9。
图2. 合成路线设计
(来源:Org. Lett.)
根据以上策略,作者对两条反应途径进行了反应条件的优化,并最终确定了两条路径的最优条件。在最优条件下,作者首先对路径A的底物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图3),反应以高对映选择性得到了一系列螺-桥环化合物。接着,作者通过5’i的单晶确定了化合物的绝对构型。
图3. 螺-桥环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
(来源:Org. Lett.)
在最优条件下,作者又对路径B的底物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图4),反应以高对映选择性得到了一系列螺-并环化合物。进一步,作者通过5’c的单晶确定了化合物的绝对构型。
图4. 螺-并环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
(来源:Org. Lett.)
通过进一步研究,作者发现以3-吡咯氧化吲哚10为底物,反应也可以得到相应的螺-桥环产物11和11’,并具有优异的对映选择性(图5a)。最后,作者对中间体和产物进一步衍生化:由产物5’a出发,其经LiAlH4还原得到半缩醛胺中间体12;12在p-TsOH作用下发生扩环反应,得到七元扩环产物13(图5b)。由产物9’a出发,其经LiAlH4还原后,进行酸催化的扩环重排反应,反应最终得到咔唑衍生物15(图5c)。最后,由中间体8’a出发,其经还原-甲基保护还可以得到半缩醛胺衍生物17(图5d)。
图5. 产物和中间体的衍生化
(来源:Org. Lett.)
总结:刘延凯副教授课题组利用底物反应性转化策略,设计并发展了两条不对称合成螺-桥环和螺-并环化合物的方法,反应以高对映选择性得到了一系列同时具有色满、吲哚、氧化吲哚药效团结构的化合物。对产物的进一步合成转化,作者还得到了其他特殊骨架的衍生物。目前对产物和衍生物的生物活性测试工作正在进行中。该成果近期发表于Org. Lett.(DOI: 10.1021/acs.orglett.8b02731)。
中国海洋大学刘延凯副教授课题组:结构复杂的环状半缩醛与官能团化硝基烯烃的不对称有机催化串联反应合成多元杂环
中国海洋大学刘延凯副教授研究团队:有机催化不对称合成结构和立体多样性的杂环化合物关于人物与科研
在科技元素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中国迎来了“科学技术爆发的节点”。科技进步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的耕耘。在化学领域,在追求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国际合作加强,学成归国人员在研发领域的影响日益突出,国内涌现出众多非常优秀的课题组。为此,CBG资讯采取1+X报道机制,CBG资讯、ChemBeanGo APP、ChemBeanGo官方微博、CBG微信订阅号等平台合力推出“人物与科研”栏目,走近国内颇具代表性的课题组,关注他们的研究,倾听他们的故事,记录他们的风采,发掘他们的科研精神。
* 欢迎联系:editor@chembeango.com
·END·
点击放大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