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闻】3D打印颅骨:基础研究、新材料、高技艺“一样不能少”
3D打印颅骨:基础研究、新材料、高技艺“一样不能少”
当意外事故造成颅骨缺损时,我们该如何修复脑颅?9月15日,在济南举办的3D打印与先进新型材料创新应用论坛上,这是大咖交流时都提到的一幕。这场由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生物制造产业工作组、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主办的论坛吸引了清华大学徐弢教授团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关俊文教授、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庞琦教授、丁峰教授等众多大咖参与。专家们认为,利用高分子合成材料,3D可打印出“完美的颅骨”;如果期待未来“打印”出活体器官用于人体组织修复,仍需基础研究、新材料、高技艺方面的专家们“拧成一股绳”,通力合作。
探索治疗艾滋病新途径!世界首例基因编辑人体造血干细胞成功移植
9月12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我国学者这项“以基因编辑技术之长,补‘柏林病人’之短”的探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陈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吴昊教授等团队合作,利用基因编辑手段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失活CCR5基因,并将编辑后的干细胞移植到HIV(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产生效果,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基因编辑的造血干细胞能够在患者体内存活并从“少数外来者”繁衍为“绝对多数的原住民”,是治愈艾滋病的关键。
最大全脑神经元三维数据库建成
神经元作为大脑的基础组成单元,对研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以往,受神经元标注和成像技术的局限,得到的图像有较高的噪声和不均匀的信号。9月15日,在东南大学举办的2019神经元重建及应用国际研讨会中,据悉,东南大学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及东南大学-艾伦研究所脑数据联合中心,近日开发了一套基于VR和AI技术的开源精准数据标注系统TeraVR,在全脑水平上重建出目前世界最大、最精确的神经元三维结构,数据量世界第一。
生态环境保护要依靠科技创新
为科学回答、认真回应总理关心、老百姓关切的问题,国务院第170次常务会议决定,专门设置总理基金项目,开展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集中攻关。生态环境部创新工作机制,按照李干杰部长提出的“1+X”模式,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为主体,联合包括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规划院等生态环境部直属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以及中科院、中国气科院、国家气候中心等科研院所在内的200多家优势单位,集中全国大气领域2000多名科研人员,开展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研究。
七年坚持不懈!人工合成胰岛素登顶化学合成之巅
以1958年,胰岛素化学结构的解析工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自然》发表评论文章说:合成胰岛素将是遥远的事情。可能是在同时,遥远的中国却正式开启了这个“遥远”的事情——人工合成胰岛素。几年后,由中国科学院生化所、有机所以及北京大学精干技术力量组成的中国团队成功将“遥远”锁定为7年。后来的《科学》杂志登载了题为《红色中国的胰岛素全人工合成》的数页长评。对于化学合成多肽来说,“51”在彼时是个天文数字。重重困难让这个“遥远”遥不可及,然而,中国用7年的坚持不懈,通过人工合成胰岛素登顶化学合成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