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与科研】清华大学药学院唐叶峰课题组Organic Letters:桥头烯烃介导的张力驱动的生物正交反应
导语
前沿科研成果
桥头烯烃介导的张力驱动的生物正交反应
桥头烯烃(BHA,IV,图1B)作为一种特殊的张力烯烃,长期以来受到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早期人们一直认为:当sp2碳处在桥环中的桥头位置时,所产生的较大张力会使得BHA不能稳定存在(这一规则称为Bredt规则)。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中,各种具有一定稳定性的BHA被陆续发现,使得这一经验规则受到挑战。
唐叶峰教授课题组认为:从结构角度看,BHA(图1B,IVa-IVc)可以看作一种母环(图1B,红色部分)上带有跨环桥连结构(图1B,蓝色部分)的特殊反式中环烯烃。这一特殊的结构赋予了BHA一些独特的性质。首先,由于桥头双键的存在,BHA具有比相应的普通反式环烯烃更高的张力(例如,双环[3.3.1]壬-1-烯(IVc)的烯烃张力为25.5 kcal/mol,高于1-甲基反式环辛烯的17.85 kcal/mol),因而BHA在环加成反应中能够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活性。其次,由于反式双键被锁定在了桥环结构中,因此BHA比普通反式环烯烃更不利于发生顺-反式异构化,因而BHA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第三, BHA在酸性条件下对亲核试剂还表现出与普通反式环烯烃相当的稳定性。以上三点独特性质使BHA成为一种性能优秀的特殊张力烯烃,既能提高普通反式环烯烃的反应性,又保持了普通反式环烯烃的稳定性,因此为平衡IEDDA生物正交反应中张力烯烃反应性与稳定性提供了可能。然而,这种潜力在生物正交化学研究中从未被探索过。
图1A):张力驱动的IEDDA反应;B) 桥头烯烃的基本结构及主要特点;C) 石竹烯衍生的学报告基团在生物正交反应中的应用(来源:Organic Letters)
在具体的工作中,作者首先参考文献已报道的方法,以β-石竹烯1为原料,通过Hg(II)促进的骨架重排反应实现了模型化合物BHA 2的大量制备(图2)。
图2:模型化合物2的制备(来源:Organic Letters)
随后,作者进行了模型反应研究。为了直接比较BHA 2和β-石竹烯1的反应性,作者在相同条件下平行地进行了BHA 2和β-石竹烯1与四嗪3的IEDDA反应。结果发现:BHA 2与四嗪3的反应时间相比β-石竹烯1有大幅缩短。与此同时,作者还通过计算化学手段对化合物1和2发生IEDDA反应的活化吉布斯自由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化合物2与四嗪3发生IEDDA反应的活化吉布斯自由能(ΔG#)为18.46 kcal/mol,明显低于与1的19.86 kcal/mol,与实验结果相一致,也进一步说明BHA的IEDDA反应活性高于相应的普通反式环烯烃。此外,该反应在PBS缓冲液中也能顺利进行,表明其作为生物正交反应的应用潜力。
图3:β-石竹烯1、BHA 2与四嗪3的IEDDA反应模型研究(来源:Organic Letters)
受到这一初步结果的鼓舞,作者开始尝试对化合物2进行官能团化,以便将其开发成适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化学报告基团。官能团化的过程同样以β-石竹烯1为原料,通过如图3所示的三步转化可以26%的总收率得到BHA 2的羟甲基衍生物BHA 8。作为一种化学性质稳定的固体,BHA 8可长期储存,使用方便,实用性好。最后,BHA 8可进一步转化为琥珀酰亚胺(NHS)酯BHA 9,后者在后续生物学研究中可用于对生物大分子的修饰。
图4:官能团化BHA的合成(来源:Organic Letters)
在应用于生物标记实验之前,作者对化合物8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各种模拟生理环境下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作者还评估了化合物9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9在较高浓度下(500 μM)对受检细胞系没有明显毒性。
在对BHA的反应性、稳定性和细胞毒性进行了系统地评估之后,作者对BHA介导的IEDDA反应在生物标记实验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作者选择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模型蛋白,将该反应用于蛋白质的荧光标记。结果表明:BHA修饰BSA经荧光探针10处理后显示出随标记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的荧光信号。与此同时,作者还评估了在不同浓度荧光探针条件下的标记反应效率,结果表明荧光强度在1-25 µM的范围内与荧光探针10的浓度呈正相关,并在25 µM时达到平台(图5)。
图5:通过BHA介导的IEDDA反应对蛋白质进行体外水平的荧光标记(来源:Organic Letters)
单克隆抗体介导的预标记-成像实验是检验生物正交反应适用性的常用方法。近年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成为了免疫治疗的热门靶点。因此,作者选择过表达PD-L1的小鼠结肠癌细胞(MC-38)作为标记载体,进行了细胞水平的预标记-荧光成像实验。结果显示:MC-38细胞经BHA修饰的单克隆抗体Avelumab孵育后用荧光探针11处理可显示出强烈的近红外荧光(图6)。进一步的荧光定量分析表明,荧光强度还随着标记时间和探针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强。以上结果共同表明BHA介导的IEDDA反应在细胞标记实验中的有效性。同时,荧光信号的强弱也能够为检测细胞中PD-L1的表达水平提供可视化的参考。
图6:通过单克隆抗体介导的预标记成像实验对MC-38细胞进行的荧光标记
该项工作主要由清华大学药学院唐叶峰课题组研究生谢发扬和杜娟娟课题组研究生江浩林共同完成,理论计算部分由唐叶峰课题组研究生张靖阳完成,唐叶峰教授和杜娟娟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71140)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M21011)的资助。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
唐叶峰教授课题组简介
关于人物与科研
今天,科技元素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受到重视,中国迎来“科学技术爆发的节点”。科技进步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的耕耘。在追求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化学领域国际合作加强,学成归国人员在研发领域的影响日益突出,国内涌现出众多优秀课题组。为此,CBG资讯采取1+X报道机制,携手ChemBeanGo
APP、ChemBeanGo官博、CBG资讯公众号等平台推出“人物与科研”栏目,走近国内颇具代表性的课题组,关注研究、倾听故事、记录风采、发掘精神。欢迎来稿,详情请联系C菌微信号:chembeango101。
●厦门大学黄培强教授课题组Org. Lett.:铱催化叔酰胺与活泼亚甲基化合物还原缩合反应研究
●浙江理工大学化学系李传莹课题组OL:通过α-亚胺铑卡宾的1,3-羟基/酯基迁移-环化合成氮杂䓬衍生物
●中山大学胡文浩课题组Science China Chemistry:手性铑催化的不对称羟基叶立德Aldol型捕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