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丨国研院董漫远:美国在中东没做到事,中国做到了

共同发展 中国一带一路网 2020-10-29


近日,中国一带一路网记者来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简称国研院),对研究员董漫远进行了采访,就当前国际形势下“一带一路”在中东地区的建设情况和发展前景做了深入解读。

董漫远,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研究员,深耕中东问题研究。曾在中国驻埃及使馆任二秘,在中国驻土耳其使馆任一秘、研究室主任。曾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和核心期刊《国际问题研究》主编。主要著作包括《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蓝皮书(2009/2010)》、《国际风云录(2008/2009)》、《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评估及政策选择(2010-2020)》等。

疫情下,美国在中东对中国的打压效果不彰

中国一带一路网:当前国际形势中哪些因素影响着“一带一路”在中东地区的发展?

董漫远:现在“一带一路”建设在中东面对的主要问题,一个是近期中美关系比较紧张,还有一个就是今年的疫情。

中国一带一路网:近期中美关系的紧张在中东地区有怎样的表现?

董漫远:举例来说,疫情爆发以来,美国不断向以色列施加压力,比如说我们中国香港的企业和记黄埔,本来跟以色列方面签了一个协议,承担了以色列的一个海水淡化工厂的项目。这个项目投资很大,如果建成的话,将会是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海水淡化工厂。但美国向以色列施压,把这个项目取消了。当然,这类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中以关系,以色列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那么如果把美国的做法概括起来,是这么几个动向。首先是多年不用的冷战手段拿出来了,把中国形象妖魔化,这是新冷战的表现,目的就是让其他国家防范你、厌恶你、惧怕你;其次也包括构建意识形态“铁幕”,用各种借口,攻击你的执政党和你的国家制度;再者还有以撤销或者减少对中东国家的保护相要挟。

中国一带一路网:美国的这些做法现在效果如何?

董漫远:截至目前,效果不彰。我们可以看看中东各国对于美国想要构建的这个意识形态铁幕的反应,没有哪个国家领导人公开认为中国的制度模式对他们构成威胁,或者对我们的意识形态发出指责。这些国家大多在巩固本国国家制度,而没有去触及到美国所期待的本质问题。

中国一带一路网:那么效果不彰的原因是什么呢?

董漫远:根源上讲,美国是底子没打好。美国从来没有以兄弟姐妹这个身份来对待中东国家,从来都是居高临下,是傲慢的。首先美国价值观在中东水土不服。中东是伊斯兰世界的心脏地带,其价值追求和美国的主流价值追求是格格不入的;其次,美国在中东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这种双重标准的根源,就是把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同特定的国家、民族、宗教挂钩。

再从现实角度讲,疫情期间,中东各国经济全部是负增长。眼下疫情的打击使中东国家产生两个燃眉之急。一是怎么控制住疫情,二是怎么来复产。这两方面缺一不可,不复工复产,大量的青年失业,大量的草根阶层生活无着,所以政府需要通过战胜疫情、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来巩固政权。

而在解决这两项燃眉之急方面,美国没有作为,有作用的,有能力起作用的,是中国。上个月召开的中阿合作论坛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上,22个阿拉伯国家就表达了强烈愿望,希望中国能通过合作来帮助他们战胜疫情,复工复产。

▲ 中阿合作论坛第九届部长级会议现场

美国效果不彰的领域,恰是中国的长处

中国一带一路网:您讲到在抗击疫情方面美国没有帮助到中东国家,那么中国是怎么做的呢?

董漫远:习近平主席在世界卫生大会上讲,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抗疫要提供20亿美元的援助。这20亿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准备要投向西亚北非的。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公布的信息,我国现在有13种新冠疫苗投入了临床实验,其中有两款疫苗在中东对6万多人展开临床测试。这6万多支疫苗打下去,产生了抗体,没有负面反应。

习主席也表示,我们的疫苗一旦出来,要作为全球公共产品,要有可负担性,让人家负担得起。现在的全球抗疫公共产品领域,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国和供应国。

现在,摩洛哥国王说全国人民都要用中国疫苗;阿联酋决定用中国疫苗;埃及决定用中国疫苗;土耳其有两万多医务人员正在做中国疫苗的临床测试。

▲ 5月18日举行的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来源:新华社)

中国一带一路网:那么在帮助中东国家复工复产方面,我们有怎样的优势?

董漫远:在复工复产方面,中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量的个体户和小微企业倒闭。我们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方,在盘活巨量的小微企业方面经验十分丰富。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优势的问题。比如说欧洲、美国如果想帮助中东国家去救活中小企业,他们的成本太高,中东的企业根本对接不上,也没有能力去对接,而且小微企业本来生存能力就弱,承接不了这么大的成本。

而我们成本相对比较低,更贴合实际,所以我们的小微企业就好比种子,中东国家好比土地,我们到了那个地方就可以生根、开花、结果。

疫情之后,中东“一带一路”将有井喷式发展

中国一带一路网:当前疫情对于中东“一带一路”建设有怎样的实际影响?

董漫远:中东北非地区的 “一带一路”项目有些确实受到了疫情影响,但是没有完全停滞,有些还是继续在运作,比如埃及苏伊士合作园区,现在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我们在阿尔及利亚,在突尼斯,在摩洛哥,在土耳其的项目都没有受到影响。虽然我们的员工现在由于疫情进不去了,但是留在那边的员工可以继续发挥作用。

▲ 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小企业工业园(来源:商务部)

总体来说就是,从规模上看略有萎缩,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哪个项目因为疫情被取消。有些项目可能会拖延,比如说三年的工期拖到四年。但是事物都是相对的,疫情一过去,我认为它会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疫情一解除,中阿关系、中非关系必将是大发展。

中国一带一路网:面临着这样的发展机遇,处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未来“一带一路”在中东应该怎样建设?

董漫远:第一,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要重视卫生健康“一带一路”的建设,要跟中东各国合作,把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体系和能力建设起来,这是每一个中东地区国家都需要的,这方面我们也是有工作空间的。

第二,“一带一路”项目要更加的亲民,更加的扎到草根里面。最简单的标准,首先是要考虑,一个项目过去了,能给当地带动多少就业。就业是涉及到了人民生存问题的事情。它的产业水准并不高,不一定都是科技密集型的项目,而可以是人员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这是这些国家所需要的。所以我们的“一带一路”项目,如果都瞄准拉动就业,解决人民切身的问题,这些项目也就具备了生存能力。

第三,在维护安全、匡扶正义方面,我们可以展开合作,比如提供人员培训,加大对地区热点问题的建设性介入等等。

第四,民心相通,要关注人民之间的交流。在人文领域,就得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草根,贴近人之常情,甚至贴近儿女情长,主旋律就是人民友好,这才叫方可奏效。

第五,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如果有缺点有错误就不怕别人批评,只要别人的意见对中阿友谊有好处,对深化人民的团结合作有好处,那就可以听取。这是一个正确的态度,对于化解对我们的妖魔化抹黑,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任何国家的人权、制度、道路、模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权问题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党的十九大里也讲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要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做贡献的政党。


华侨大学黄日涵:沿着“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走到了北极

尼泊尔驻华公使:期待“一带一路”为中尼高质量合作架起桥梁

后疫情时代 站在“一带一路”巨人肩膀上应对危机


来源丨中国一带一路网 记者丨于慧宸

责编丨曹家宁 监制丨李申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


本文版权归“中国一带一路网”所有
转载请留言

复旦大学黄仁伟:未来30年,“一带一路”真的会改变世界

美国、欧盟、日本到底从中国进口了多少口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