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跃迁》

2017-09-07 周岭 清脑


这是周岭的第27篇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和思考)

本文字数3036,阅读时间约4分钟


我是一个坚定的个人努力者,坚信只要保持专注,精进自己,和时间做朋友,就肯定能收获未来。在我看来,那些没有成功的人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没有做到罢了,我有信心持续行动到最后。


不过心中也曾掠过一丝疑虑:难道真的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梦想了吗?


第一次看到《跃迁》的时候,我对这本书持很大的怀疑,学习成长是实实在在的积累,哪有什么“跳跃升迁”之术,怕是博人眼球的“速成”鸡汤吧?然而,打开书之后,就再也没有停下来,一口气看完,真的是一口气看完,原先的观念受到了极大地冲击和启发。


这个世界是有层次的。是我的层次太低,完全看不到自己层次之上的世界,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决心一定要将书中的几个重要观点和方法“缝合”到自己的认知里,哪怕有一个能践行成功也足够了,因为它很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00 悄变无声

个人努力已不再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人类文明几千年,到了我们这一代猛然巨变,科技发展,万物互联。不用说十年前,就是五年前,微信、高铁、网盘、移动支付、人工智能、机器人都未开始或刚出现。人类文明的社会环境和基础设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连接”无处不在,“流动”高效便捷。


然而,绝大部分人还处于历史惯性之中没有反应过来。


古典却敏锐地感知到了这种变化,并在大家都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的情况下,把“专注头部、联机学习、杠杆放大、系统破局”这种更为高级的方法摆在我们面前,它既不否定传统方式,也不投机取巧,而是根据时代特点和底层规律提炼出来的方法论。


十年前,我们还可以沿用“精进个人、单打独斗”的传统方式静心积累,然而在今天,老的方式则显得更加低效单一,无法形成竞争力。或许也可以成功,但周期变得更长、概率趋向更低,个人努力已不再是最重要的因素,仅仅固守这一种方式将会在未来的环境里遭受越来越多的“不公平”,甚至受到莫名其妙的高维打击。


我们必须看清时代,主动升级,应对变化。


申明:当我说“**比努力更重要”时,并不说是“努力”不重要了,“努力”依旧非常重要,这是基石,只是在新环境下,对于成功来说,还有比“努力”更重要的因素。


01 位置比努力重要


打个比方吧。假如有一棵观赏性很强的草,它长在花坛里,就会得到人们的赞赏和养护,长在路边,就会遭受行人的踩踏,长在稻田,就会被农夫拨除。位置不同,命运不同。


以草观人,“努力”就是从杂草变成好草的过程。如果有两个人通过同样的努力都成长为了“好草”,那么最终决定他们命运差异的往往是各自处所的“位置”。


你肯定不愿意自己努力修炼了一辈子,最终成为一个默默无闻者,就像书中描述的处境:


发挥天赋、追随热情,你一定会很幸福,但未必能改变世界;

刻意练习1万小时,你会进入心流,持续突破,但未必能成为公认的高手;

全心全意打磨一件事情,你会获得宁静,但未必能创造价值。


努力不是成功唯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这个道理其实自古就有,但是在这个“连接”和“流通”如此快速的社会里,资源构成已经由“正态”演变为“幂律”,若是再按部就班,就会被甩到幂律曲线的尾部,希望渺茫。


因此,一开始应该先通过努力和精进,锁定“领域重点”放大自我效能,成为最小领域的头部。只有在头部,成为No.1,所有可用资源才会自动向你倾斜,从而获得更多机会进入到更高的层次,直至到达幂律曲线的头部。这就是利用系统的巨大推力进行跃迁的底层逻辑。


于是,便有了一些具体路径:去价值最高的地方,专注一个高价值的目标,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小山头;去一手知识的源头,寻找底层的逻辑和概念;去聪明脑袋云集的地方,通过大脑联机,让自己拥有有更多的见识和视野……


取势、明道、优术。


“努力”只是层次最低的一种成长方式,只会“努力”这一种方式,这既短见,也是思维懒惰!必须要开动脑筋去把握趋势和理解系统运行之道,看到并占据优势位置远比人努力重要。


02  问题比学习重要


由于“连接”和“流通”的加快,资源和信息呈爆炸状呈现在人们面前,这种“丰富”前所未有,人类的注意力和感观完全没有来得及适应。


于是很多人迷失了:感觉好东西太多,什么都想学,但根本学不过来,什么都会一点,但都不精。学习不聚焦,成长无目的,这是现代人的通病,也是低效和焦虑的根源之一。


针对这个问题,古典给出了两剂药方非常管用: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


1、凡事为解决问题而做


比如他提倡要极其功利地少读书,为解决问题而学习,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就不值得学习。那些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学了有地方用,难度适中的知识才最有效。


实际这上是一个选择取向,所有的标准就指向一条:解决当下问题。能解决当下问题,那就是有用的,不能解决当下问题的,降低关注度。


如果彻底想通了这个问题,当我们再面对诱惑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对自己说:“这个东西很好,但是跟我没关系。”


这种思维就像一把锋利的大刀,利索地砍掉了那些妄念,让自己聚焦到最核心的问题上来,高效地推动自己向系统的头部移动。


2、一切从提出问题开始


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症结是:学得太多,问题太少。看似博学,但往往停留在知道这个层次上,无法更深层次的调用,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我们学习的顺序通常是这样的:先学知识,遇到问题再解决。而古典给出了一个相反的顺序:先提出问题,再学知识,或者说再深层次地调用已学的知识。


提问即思考、提问即创造,这更符合大脑的工作原理,也是一门更深刻的技艺。有些答案,在问题提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出现了。


这个看似非常好理解的问题确实无法用几句话说透,只要老老实实地去践行就好了,到底多有效,谁做到,谁知道。


这其中还有一个让我特别振奋的建议——假装写本书:如果想集中研究一个话题,就按照写书的架构,把所有的问题列出来,每天记录一部分,想起来就丢进去。当这些提问都被解决的时候,自己的知识体系就也出现了,实在是太棒!


03 专注和开放不矛盾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认为专注头部、专注问题就得盯着目标,雷打不动,无关的事情一概不做,这样才叫专注,这样才叫聚焦。


然而让人感到困惑的是,在这个“连接和流通”如此发达的社会中,保持开放明显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既要保持专注,又要保持开放,这很矛盾啊?


古典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我们专注的是目标,开放的是手段,它们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


专注问题,但要调用多元知识,专注目标,但要使用多元手段。既开放又专注就是尽可能的利用一切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注,而只盯着目标,不偏不倚,那只是表象上的理解。


04 系统思维——破解一切问题的利器


这是本书最关键的一章,然而我却只能做到自己理解,却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解释出来。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使用一大堆副词、感叹语来表达自己的敬佩和赞赏了。


总之,这是一种高维的认知,是面对复杂系统的思考模式,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单维、短期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因为看不到整个系统所以看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怎么努力都跳不出来。就像你在梦中做了再多的事也无济于事,只有高维度的系统思维才能让你从梦中醒来。


好吧,我说不下去了,先Mark吧,容我再慢慢研究,这章实在太重要了。


05 结语


能够看到事物的框架和层次是一件幸福的事。


在学习领域,第一层次是努力,第二层次是认知。《跃迁》显然是属于第二个层次的,并且它有自己独特和详细的方法论。


任何一个新手都要从第一层次开始,但若看不到第二个层次,就很难提升到高手阵营。新手可能暂时用不上这些方法论,但早点知道这些是有极大好处的,至少可以心中有数,适时主动转换。


书中有很多理论和概念我并没有直接引用,比如:大蛇战备、知识晶体、知识树和问题树、第一序和第二序、系统三要素、回路、层次、控制点等等。我只是用自己的白话把理解表达出来,而原书要严谨深刻地多。


这是一本可以常备案头的书,如果你有意愿,值得一读!


以上是我肤浅的思考,如有疑问或不妥,烦请留言告诉我,能够得到大家的反馈,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大家有更好的经历或相关事例,也请留言分享,不胜感激!



关注“清脑”

共同开启心智

探索成长方法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