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边疆时空】人物故事 | 李维东:36年矢志不渝守护伊犁鼠兔

边疆时空 2019-12-18

点击上方“边疆时空”关注我们

点击右上角“...”,分享精彩文章给朋友们


“最近我们圆满完成了《推进伊犁鼠兔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环保公益项目》,通过系统调查和监测显示,伊犁鼠兔的种群数量稳定且有增长。”4月3日,新疆生态学会副秘书长李维东说。

在新疆生态环保界,很多人说,没有李维东,就没有伊犁鼠兔。

李维东在天山一号冰川区寻找伊犁鼠兔


“保护伊犁鼠兔就是保护天山区域生物多样性,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李维东坦言,这辈子,他最牵挂的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种群数量比大熊猫还要少的伊犁鼠兔。

时光回溯到1983年。那年7月的一天,李维东赴位于北天山、伊犁河上游的尼勒克县吉里马拉勒山进行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在山岩峭壁间发现了一种像鼠又像兔的野生动物。

“我从没见过这种动物,它究竟是什么动物呢?”李维东回忆说,当时带着这种野生动物标本返城后,他检索国内外资料,也联系了国内相关专家,始终没能找到明确答案。职业敏感告诉他,这种天山上栖息的小精灵,极有可能是一个新物种。

伊犁鼠兔


接下来的3年间,李维东多次上天山主峰,冒着生命危险四处寻找这种野生动物的踪迹。很幸运,在李维东30岁生日之际,他完成了定种研究。1986年,他按世界动物命名法则拥有了给这个新种动物命名的权利。

“我生长在伊犁,鼠兔发现地也在伊犁,所以我命名它为‘伊犁鼠兔’。”李维东说,自此,国际动物史册上就多了一个中国人命名的物种。

对于李维东来说,自1983年见到伊犁鼠兔的第一眼起,他的命运便紧紧与这种动物相连,至今已36年。

通过定种研究、生态生物学等研究,李维东发现,伊犁鼠兔是古老的物种,生活在北天山、南天山2800—4100米的高海拔裸岩区。但受气候变暖、草场退化、天敌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目前,伊犁鼠兔的种群数量不到1000只。

李维东在峭壁中寻找伊犁鼠兔


36年里,致力于伊犁鼠兔的保护,李维东与同事每隔4年就进入伊犁鼠兔分布区的14个定位观测点作调查;他成立了李维东自然生态保护服务工作室,发起的“拯救伊犁鼠兔行动”得到了公众的大力支持;他推动“中华伊犁鼠兔保护地——精河”成立并挂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05年,伊犁鼠兔作为濒危物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2010年7月24日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定为“伊犁鼠兔物种日”。

“伊犁鼠兔如果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就能被更好地保护。”李维东说。

如今,尽管年逾花甲,但李维东依旧奔走在天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中。他期待更多年轻人投身伊犁鼠兔的保护与研究工作。

来源:新疆日报

作者:于熙

责编:李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