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边疆时空】非遗记忆 | 高甲戏,闽南地方传统戏曲的典型代表

边疆时空 2019-12-17

点击上方“边疆时空”关注我们

点击右上角“...”,分享精彩文章给朋友们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弋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聚居地。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只是在民间乐曲伴奏下作即兴的化装表演,后来发展成专业戏班,主要演宋江故事,被称为宋江戏。清代中叶,宋江戏吸收了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形式,发展成有文有武的合兴戏;清末又吸收徽剧、昆腔、弋阳腔和京剧的艺术因素,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闽南地方戏曲剧种高甲戏。



高甲戏的剧目分为大气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它有六百多种传统剧目,包括《大闹花府》《困河东》《斩黄袍》《林文生告御状》《管甫送》《杏元思钗》《孟姜女》《番婆弄》《唐二别》及连台本戏《三国》《岳传》等。高甲戏的音乐曲牌属南音系统,大都来自南音和木偶戏,但节奏、旋律有所变化。演员演唱时用本嗓,行腔雄浑高昂,也不乏清婉细腻的音韵。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文乐和武乐两种,文乐以唢呐为主,辅以品箫、洞箫、二弦、三弦、琵琶等;武乐包括百鼓、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响盏、小叫等,显示出浓厚的地方特色。



高甲戏的脚色行当原只有生、旦、丑三个行当,后来陆续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等。这些行当中,以丑最为突出。丑行有男丑、女丑之分,男丑又分文、武丑。文丑有长衫丑和短衫丑,武丑有师爷丑和捆身丑。女丑则有夫人丑、媒人丑、老婆丑、婢丑等几十种。丑行表演艺术丰富多姿,艺人们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创造设计了公子丑、破衫丑、傀儡丑等表演类型,以对不同人物典型行为的拟示或以对木偶戏和动物动作的模仿作为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段,轻松幽默,妙趣横生,夸张而不失实,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高甲戏的武打中吸收了提线木偶和民间舞狮的技艺,形成“冷煎盘”“大碰场”“凤摆尾”等动作,别具特色。



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独树一帜的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海内外有着极大的影响。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图片:网络

责编:杨一晨

往期回顾

【边疆时空】非遗记忆 | 大连核雕:人与技艺俱老,雕如水到渠成

【边疆时空】非遗记忆 | 维吾尔族达瓦孜,高空走绳的惊险绝技

【边疆时空】非遗记忆 | 澳门神像雕刻,民间信仰的历史印记

【边疆时空】非遗记忆 | 鄂伦春族桦树皮制作技艺,原来桦树皮还可以这样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