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跟贫道请诚信
点击上方 凡所有相 关注本号
鲁迅给好友徐寿堂的信,提到: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注:指《狂人日记》)。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一
“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个发现确实“关系甚大”,也确实“知者寥寥”。也因此,只有看清这个问题的人,“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才能清晰地看出,为什么“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
鲁迅小说《狂人日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毛泽东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二
有人说道教和道家不是一回事,道教有偶像崇拜,道家则是彻底的无神论;道教里面的修仙炼丹斩三尸之类都是迷信,而这些玩意根本入不了道家的法眼;道教是一种泛神宗教,而道家是一种哲学。
其实,如果说道教和道家有区别,那么区别就是道教包含道家,范围比道家更广泛,也是道家思想的必然产物。因此,鲁迅所说的“道教”,也包括道家哲学在内。
三
提起道家,自然会想起老庄,其实庄子只是老学的分支之一。老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广,除了庄子的“逍遥无待”之外,还包括鬼谷子和苏秦、张仪的“纵横捭阖”之术;法家商鞅、韩非的“刑名法术”;兵家的“诡道阴谋”等等。
后人提到老聃,马上会联想到“清静无为”,其实正如章太炎所说“老子之学,清静其表,阴鸷其里”。老聃的“清静”是以“愚民”为前提的,一圈吃饱了的猪,清静得很呢。
四
老聃之书被后人捧为天书,很多人穷其一生都说读不懂。为什么读不懂?原因很简单,就是读者太善良了,缺乏承认老聃是个魔鬼的勇气。
在善良的前提下阅读老聃,会越读越玄奥,其实这些玄奥的感觉是它的内部矛盾造成的,或者说,是美妙的“科学饲养”,与残酷的“最终杀掉”,这个根本矛盾造成的。
在善良的愿景下,老聃“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有为奇者,执而杀之”,这些明目张胆的反人类,都成了科学治理、走向无为的“智慧”。
其实老魔的真实意思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百姓不是有情感的人,所谓人性,在老魔那里都是邪恶的,他理想的民其实是一堆行尸走肉,更理想的是智能机器。
五
庄子之所以有名气,是因为他适合了一些善良的道家粉,恶毒的道家粉则去迷恋鬼谷子和商鞅、韩非了。
其实,在老聃的书中,鬼谷、商韩这些人就是帮助“圣人之治”的人,剃刀的“圣人师”;而庄子这样的,则是比较合格的“刍狗”。
庄子书,公认内七篇为原创,而内七篇始终在标榜藏巧示拙,废而无用,逆来顺受,抹杀善恶的区别,教导人用这些方法去对付鬼谷商韩这些“圣人”,心甘情愿当一条精神上逍遥无待的刍狗。
最喜欢庄子的是文人,文人都深得庄子那套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混世之道,比如白居易,他写过一道《中隐诗》,就是“大隐隐于市”那首,洋洋得意不以为耻地描述了自己身为官员却不作为的“逍遥平安”之态。
书画界也充斥着庄子式的人物,画一些丑山水和怪人物,号称神似形不似,意境多高远啥的,其实就是刍狗道的自白。
这些招术,在先秦那种冷兵器时代或者还能苟活于世,但是到了大数据时代,呵呵。
六
道家是不讲诚信的,诚信在道家眼里“无异于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也”,一群猪狗乞丐罢了。
他们也有要求别人讲诚信的时候,那是因为韭菜不够用了。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总是道家圣人弄权,而却用儒家教化的原因。
儒家的忠信教育,为道家圣人培养成捆的韭菜。这招儿对年青人有用,但是随着阅历增长,儒式韭菜们多数都会醒悟到自己韭菜的身份,变成“外示儒家,内用黄老”的油滑奸诈之辈。始终如一的,历史上仅仅方孝孺那样的几个人。
庄子特意讥笑过这个现象,他说他去见鲁哀公,说鲁国没有儒士。鲁哀公说我们鲁国是圣人之邦,大街上人人都穿儒服,怎么会没有儒士?
庄子说不信你就发一个告示,凡穿儒服却没有儒家操守的,斩。
果然,告示发出之后,一夜之间,鲁国大街上就看不到穿儒服的了,全特么换上了休闲人字拖。
七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无论是老聃,还是庄子、鬼谷子、杨朱、商韩,道家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开启民智提高文明,而是造就一个刍狗人间,所以他们是反对“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的。
秦汉之后之所以利用儒家,完全是没有办法建成纯粹行尸走肉的世界而已。所谓“独尊儒术”,就是找到了一条“君王用黄老,刍狗用儒家”的治理思路。
但是,刍狗毕竟不是“行尸走肉”或者“智能机器”,时间一长,他们也发展出自己的道家哲学,就是《增广贤文》里教导的那些“逢人只说三分话;画龙画虎难画骨;莫管他人瓦上霜”之类的“智慧”。
这样过了两千多年,直到鲁迅先生“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的发现。
毛泽东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斯言诚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