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529期人文讲座回顾 | 金榜题名:科举功名的偶然与必然

学生传媒中心 湖工大学声 2020-09-01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2019年11月22日晚七点由学生自主发展与服务中心承办的第529期人文系列讲座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博学堂成功举行。欢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文学院教授的鲁小俊先生带同学们了解“金榜题名:科举功名的偶然与必然”。

明清两代是科举考试的成熟时代,其中最低等级的是童生试,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的管教。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童生试又分为县试和府试,而这个录取的比例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之后就是院试,这是一场极其重要的考试,因为只有通过院试才能成为秀才,而这个比例非常低只能达到百分之四。而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膳生员,有一定名额,由政府提供津贴和生活日用,最重要的是见到知县不用行下跪之礼,和知县平起平坐。后又经过乡试、会试、殿试成为进士。

当时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当时,人们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很单一,而科举考试录取率又很低,所以科举社会是一个高度筛选型的社会。但是有些人的知识是浅薄的是狭隘的,只是为了功名去读书,由此可以看出科举考试的偶然和必然第一点就是知识单一浅薄的人也可以考上功名。

就拿范进中举来说,范进是广东的老考生,而那年主持广东考试的正好也是一位屡试不中的老考生,名叫周进。主考官周进考到须发皆白才得功名,因儒家主张推己及人,所以宅心仁厚的周老师觉得要照顾一下跟自己有相同遭遇的老考生,出发前他就叮嘱范进,“我在这里面吃苦久了”,“不可听着幕客,屈了真才”。而周进则自己拿着范同学的试卷足足看了三遍。范进的走运,旁观的人也看出来了,连他的屠夫岳父都骂他:“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 范进可谓在对的时间,碰到了对的人,其次,范进的文章可能写得比较含蓄,有可能是好文章但未必能在考试中取得胜利,但这次因为很偶然的因素,他的主考官有时间和心思慢慢揣摩他的文章。这就是他考取功名的偶然性。

"功名富贵无凭据",是明清文学科举题材的主流表述,其核心问题是文章与科名不符。举业无凭,可能与"盲试官"有关,也可能与文章不合"风气"、过于"蕴藉"有关。貌似"必然"论的"科名前定"之说,其实仍是一种"偶然"论。从实证的角度讨论"必然偶然",其核心问题是平时成绩与录取率的关系,部分书院课艺总集可以为实证分析提供合适的样本。综合考察课艺作者的科举经历,我们发现:科举功名的偶然性,确有很多现实依据,但从宏观上看,平时成绩与录取率之间存在正比关系。这是一种必然性,它表明科举考试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不容否定。

在最后老师给我们推荐了陈文新的《红楼梦的现代误读》,陈文新教授在总序中指出,古典名著的现代误读这一现象从文化上看,乃是因为自“五四”以来,在一波接一波的批判、蔑视传统的革命浪潮中,中国数千年的精英文化传统失去尊严,作为其主要载体的古典名著被重估价值,误读就不可能只是偶然现象。所以,通过这一本书我们可以正确了解古代名著。

 - end - 


 关键词回复

 征兵 | 学在湖工 | 奖学金 | 考研交流 | 心理咨询

军训风采 | 新生代言人 | 宿舍报修 | 小声语语 | 校历

近期热文请戳

有一种深刻的骄傲,叫做母校情结

湖工大综合症

原来你是湖工大的一支潜力股....

“90后”成购买假发主力军,你还在熬夜吗?

你的“武功”秘籍已到,请签收!

过度包装,引起不适

高数疑难解答会,Get做题新方法!

湖工大官方吃土套餐来袭,参与活动还送冬季特饮!


湖北工业大学学生传媒中心

图 | 学生传媒中心-潘森

文 | 学生传媒中心-李莎

排版 | 学生传媒中心-颜晶福

责编 | 学生传媒中心-颜晶福

投稿邮箱 | 2874328133@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