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R新一期论文速览(Vol 9, No 1)
CPAR的最新一期Vol 9, No 1 (2018)出版了,欢迎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论文全文。
最新一期的CPAR是有关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专辑,由CPAR副主编李华芳和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克学院副教授陈斌两位主编。以下是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有关该期论文的来龙去脉,可以点击李华芳的个人总结。
将挑战转为机遇:推进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
Turning Challenges into Opportunities: Advancing Studi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China
Huafang Li, Bin Chen
摘要:本期专刊集合了数篇文章以展示如何推进中国非盈利组织研究。我们所选的文章涵盖了新的理论框架、实证研究、以及基于最新数据的研究,例如中国基金会研究基础数据库
(RICF)。这些文章为解决研究中国非盈利组织带来的挑战提供了重要的洞见——包括对组织管理关注的缺失和因实证数据稀缺导致的近乎单一的研究策略。本期专刊中的文章具体展现了实证研究以及对管理问题的关注对中国非盈利组织研究的贡献及其如何解决公共行政领域的重要问题。
有钱的也是健康的吗?——中国基金会财务健康状况的实证研究
Are the Wealthy Also Healthy?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Financial Health of Chinese Foundations
Qun Wang, Lijun He
摘要:自2004年国家颁布《基金会管理条例》以来,对于基金会财政健康状况的研究依然少数。考虑到基金会在非盈利部门中的重要地位,此类研究不可缺少。本文对2,763所基金会所涵盖的10,102个观测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测量资产充足率、收入多样性、行政支出比例以及运营支出,我们揭示了:1) 三分之二的中国基金会财政不健康;2)从2008到2013年,基金会总体的财政健康状况有适当改善,公募基金会表现优于私募基金会;3)新成立的基金会可能会比老基金会更快地改善财政健康。然而,财政健康指数证明我们应当保守理解上述结果,原因是这些基金会的财政健康状况是从低水平到中等水平的改善。财政不健康的基金会数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基金会在各项指标上都有所进步。公募基金会并没有在所有指标上都超越私募基金会。在此六年间,最近成立的基金会在三项指标上有所改善,而在其他指标上都较过去退步。
预测任务一致并预防任务偏移:收入来源是否会有影响?
Predicting Mission Alignment and Preventing Mission Drift: Do Revenue Sources Matter?
Ji Ma, Elise Jing, Jun Han
摘要:非盈利组织的活动并不总是与其任务相一致,这种管理问题被称为“任务偏移”。任务偏移的量化较为困难,因此,即使其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只有一部分概念类文章或者实证案例分析对该问题展开过研究。本文通过创新的数据科学的方法量化了任务偏移,并且检验了收入来源对于任务偏移的影响。通过运用任务概述和项目描述的文本的余弦相似性,本文建立了衡量任务一致的四项指标:余弦相似总和、平均余弦相似度、加权余弦相似度、以及加权余弦相似度。文本分析揭示,大多数项目都显示出教育目的,同时商业组织在基金会的项目和资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回归分析显示个人捐赠和服务收费会提升任务一致,但是组织捐赠和会员会费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中国非营利组织联盟与义务教育援助
The Association of NPOs and Compulsory Education Aid in China
Shihong Weng
摘要:先前的研究将非营利部门的活动与中国良好的补助效果联系在一起,例如更好的公共服务质量。然而,对于非营利组织在义务教育补助中的作用的关注依然有限。本文建立在Dennis Young的互补理论——最为重要的非盈利组织理论之一——之上,检验了非营利组织在中国义务教育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此外,本文采用了探索式研究以检测整合性模型。基于来自五个省的263个中国县级义务教育辖区的调查和统计数据,本文认为非营利组织的补助能够积极影响中国大陆的义务教育水平。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扩大了我们对于非盈利组织的理解,同时为公共管理者如何改善其治理提供了洞见。
【该文已有中文研究速览,点击查看。】
社会价值链: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研究的新型组织框架
Social Value Chains: A New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 Studies on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China
Jun Han, Ji Ma, Zhong Wang
摘要: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大量的研究都开始将中国变化中的国家-社会关系进行概念化。但是,很少有研究关注这些矛盾冲突的研究在通过实证证据检验或者建立于什么样的社会部门组织。这些组织基础研究的综合性的缺失导致了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研究深层次的分裂以及普适性的匮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运用系统综述的方法纵览现有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的组织基础,并且通过整合两派主流组织形式,建立了一个包容性的组织框架,称之为“社会价值链”,作为一个全新的框架来指导今后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研究。社会价值链包含四个社会部门组织类型:基础设施组织、财政组织、支持性组织、以及运作组织。最后,本文指出了社会价值链框架在未来研究中的潜在运用。
【该文已有中文研究速览,点击查看。】
《行政过程的政治》书评
Donald F. Kettl, Politics of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Jiahuan Lu
《21世纪的公共管理者:挑战、人员与战略》
Zeger van der Wal, The 21st Century Public Manager: Challenges, People and Strategies
Anna N. Li
【征稿邀请】
我们欢迎有新近大作的作者、读到精彩研究的朋友同我们联系(电邮liangma@ruc.edu.cn或公众号留言),提供论文原文由我们来总结评述,或者发来您撰写的1000-3000字的简介,我们为您推送和传播,加速和扩大学术影响和政策传播。
欢迎关注CPAR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cpar2016)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中国公共行政评论》)
是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
中国公共行政分会(SCPA)
官方学术期刊
CPAR是开放获取(Open Access)期刊
全部论文都可以免费下载
网址:http://www.cpar.net
欢迎赐稿、订阅、引用CPAR的论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