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为曹县人,我现在无比尴尬

凤凰WEEKLY财经 凤凰WEEKLY财经 2022-05-02

   

“宁睡曹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

    

随着网红“大硕”的那一嗓子“山东菏泽曹县牛皮,666,我滴宝贝”,他本人在土味圈一战成名,而山东曹县这个小城镇,更火到了人尽皆知的程度。

  

    

土到极致就是潮,人口不到200万的曹县,激发出上千万网友的创作灵感:

  

“在曹县买十斤牛肉有9斤是牛逼还有一斤是666”“开玩笑也要适度,城市之间的真实差距要看清,要客观的评价,纽约在近几年还是追不上曹县的”“好久没回曹县了,现在回去需要办护照吗?”“我一个朋友说曹县人均收入3000,我觉得一般般,后来人家告诉我是比特币”……

  

截至5月24日,#曹县视频在抖音共达到13亿次播放量,甚至因为热度太高,还引来《人民日报》的关注。

   

浑身上下散发着土味的曹县爆火,大部分人都在看一个乐呵。然而一个“土“字,绝对不值得它火遍全网!

    

从土味到爆火

   

10年前的曹县能穷到什么地步呢?以丁楼村所在的菏泽市曹县大集镇为例,每个人平均只有八分地,尚不及亩,全镇32个行政村,省级贫困村有2个,市级贫困村有14个,不少村民年收入还不足4500元,为了生计,村里连年轻妇女都出去打工了,附近村镇的加工厂招工都招不上。

   

因为实在太穷,周边乡里没人愿意给这里的年轻人说亲,光棍成了棺材和汉服之前,曹县最有名的产物

  

然而,如此破败不堪的曹县却被日本瞧上眼,做起了逝者生意。

  

曹县什么都缺,唯一不缺的就是大自然恩赐给当地人的“泡桐树”,桐木重量轻、易燃、不易变形,成了做棺材的不二之选

   

2000年前后,日本的棺材厂家找到了提供棺材原材料的曹县外贸部门,希望把自己工厂木雕的活外包给曹县的工厂以降低成本。第一批大胆的人带着自己做出来的棺材参加了上海的交易会。曹县出来的棺材物美价廉,立马被日本厂商相中,从此进入日本市场。

   

    

与此同时,曹县人长年累月传承下来的第二条支线——影楼服饰,也一同有了起色。

   

2009年,村里的葛秀丽到部队探亲期间初学电商技能,回到丁楼村开了村里的第一家销售影楼服饰的网店。村里一传十十传百,家家户户搞起了电商,2010年~2011年期间,丁楼村基本是开一家网店火一家网店的状态。

   

随着近几年汉服逐渐兴起,曹县人又把目光转移到汉服身上。对他们来说,做汉服与宣扬中华文化和情怀关系不大,重要的是别把已有的工具和手艺给浪费了

    

双管齐下的发展,终于把曹县拉出泥潭。

   

2017年,日本综艺《不可思议的∞世界》曾爆出,“日本人买的棺材90%都来自中国山东曹县”。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曹县棺材产业所在的庄寨镇,有2569家企业、5000多个体户,年产值500亿元,几乎相当于一个中部地区县城的经济体量

  

2019年,曹县汉服电商销售额近19亿,目前约有汉服及上下游相关企业2000多家、原创汉服加工企业超过600家,销售额占全国同类市场的三分之一。

    

不过,相比于冷门的殡葬业,汉服业起步较晚的曹县,算不上先手。甚至最开始靠抄袭起家的曹县,并不光彩。

    

曹县做汉服,纯粹是跟风使然,有汉服老板对媒体表示,“我原来在外地一家电商上班,后来回家创业,发现不少人都在做汉服,我也就跟风做了。”

  

专门靠制作汉服为生的一个老人则更直白地讲,“我也不懂什么是汉服,挣钱就是挣钱。

   

因为入圈门槛太低,急于求利的曹县在汉服上没拿出做棺材的精神,常常因为布料太薄、走线飘逸、没有严格遵从历史上的汉服制式等问题,被汉服圈子里的人鄙视。最终导致山东菏泽曹县制造的汉服和山寨货直接画上了等号

  

  

2019年,汉尚华莲的老板因为“龙母”被抄得太过了,将曹县汉服商家告上法庭,这场官司以汉尚华莲获胜告终。有接到过版权相关的投诉的商家指出,自己被对方索赔数十万。

   

这场官司让曹县人有所觉醒,原来汉服也需要有版权意识。此后曹县人开始仔细研究汉服,请设计师原创,高价购买设计,由山寨转向正品。其中一款高端定制汉服,更是卖出3.5万天价!

  

爆火后不该只记住土味

  

一个小地方凭借十年时间翻身明明是一件非常正能量的事情,但因为在网络一夜爆火,评论两极分化严重,反而让曹县人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2021年一季度,山东菏泽的GDP为860.1亿元,在山东只能排名第8。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然而,在广大网友的推动下,曹县成为可以和北上广比肩的大城市,甚至连纽约都比不上。最后甚至变成了,“有人在曹县要一天饭,回乡下上海随便就买一套汤臣一品。

  

有学生提到,舍友常常用大硕的口号调侃自己,让他很不舒服。

  

实际上,真实的曹县是个朴素又接地气的小地方,人均月工资3000元,没有比特币;标间两三百的“水邑澳洲酒店”已经是最高配;一排排密密麻麻的自建小楼,才是曹县的本来面目。

  

但过度吹嘘包装过后,反而让一些不明真相去曹县旅游的游客感到“失望”。

    

  

一个网红,有流量就蹭,没流量就拿家乡创造流量,并不是真正的爱家乡。比如曾经的“网红村”在村庄进行低俗和恶搞直播,被政府人员将“网红村”的牌子摘除。曹县梗爆火后,由于主播“大硕”的部分语言被指哗众取宠,也曾被有关部门约谈

  

网红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正确案例不是没有,之前意外走火的网红丁真,就凭借一己之力带红四川、西藏两个省份。但丁真没有选择陷入网络流量的旋涡之中,而是任职国有企业理塘旅投公司,成为理塘旅游形象大使,成为一个拿着3500月薪,上着五险一金的打工人

   

丁真所在的国企负责人杜冬冬称,他并不在意丁真的热度被蹭,因为借助热度,四川理塘的知名度和热度有了历史性增长,“丁真应该得到保护和培养,理塘的旅游资源也是一样”。

   

或许,当曹县出现的是“丁真”,曹县人就不会再感到不适。因为让曹县人尴尬的不是出圈,而是出圈过后,留给大众的只有土味

    

END
作者 | 王涵 编辑|张轶骁
凤凰WEEKLY财经(ID:fhzkzk)原创

  

你对曹县的印象如何?

×
最近微信推送机制更改,时间线很乱
我们真的更新了
为了能确保看到我们的推送
你得把我们加个“星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