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枝裕和:幸福这种东西啊,要是不放弃些什么就得不到呢

柴斯卡 豆瓣阅读 2022-11-03

小说家看电影的时候,脑子里想的东西和我们一样吗?欢迎收看「小说家看电影」栏目,和我们一起阅读内行们的看片思路。


五月的第 71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是枝裕和凭借作品《小偷家族》摘得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他的电影和小说都有鲜明的个人魅力。


如何面对残酷人生?

放弃会带来快乐吗?


今天,柴斯卡会带我们聊聊是枝裕和的「幸福」哲学。


✎ 

004

本期小说家:柴斯卡

是枝裕和:幸福这种东西啊,要是不放弃些什么就得不到呢


许多作家都会将自己化身为一个固定角色放置在其作品中。托尔斯泰是皮埃尔,毛姆是菲利普。对导演是枝裕和来说,这个角色是由阿部宽饰演的「良多」,分别出现在了《步履不停》、《比海更深》等等电影中。「良多」对作为父亲的身份倍感焦虑,在前半生执着于做点不一样的事情——比如拍电影、写小说、搞学术。


失败作家的中年危机

自承世界观更接近成濑巳喜男的是枝裕和,对人性持悲观态度,他曾说「人类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良多远非什么勤奋卖力,才华横溢,艰苦创作的作家 wannabe。他游手好闲乃至好吃懒作,每天铺开稿纸都写不出任何一个字,与此同时却又牢骚满腹、自视清高,会迫不及待地用本来要花在儿子身上的钱去赌博,压力自方方面面来袭,几乎要将他淹没了。


事业自然是不顺的。《步履不停》中的良多,墙上贴着儿时崇拜乐队的海报,选择了文化艺术道路,在博物馆当临时工从事壁画修复,活在他人异样的眼神里;他甚至买不起车——母亲希望坐他的车去购物,一直到去世也没能坐上这辆车。《比海更深》中的良多,搞文学创作,也曾有所小成,而后则一蹶不振,人到中年居然沦落到要以借助私家侦探的名号勒索为生,就连被他敲诈的中学生都义愤填膺地表示:「等我长大了,绝对不要成为你这种人!」


纵使如此,良多却对自己的「未来」还有憧憬——一种惯性的、惨淡的、连自己也不信、却又时不常会想起的希冀,以此来达成望梅止渴的目的。《步履不停》中,良多的哥哥于十五年前为了在海边救小孩而英年早逝,最终,那个孩子成长为了身型肥胖、作风邋遢、靠在超市门口散发传单为生的人。父亲直言不讳地说,被救的那个孩子的生命相较于自己优秀的长子,简直毫无意义。良多则反驳,他才 25 岁,还有无限可能,「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任何人」。


《步履不停》海报


如此不「中年」的状态,和父母的关系自然十分微妙。《步履不停》中,良多娶了拖着儿子的寡妇,带寡妇和继子回家纪念哥哥的忌日。瞧不上「寡妇」这一身份的良多父母,对她颇多埋怨;身为医生的父亲则对良多中年不得志的状态极不满意,不断抓住机会传达「人就是要当医生。」医生的价值凭什么大于壁画修复呢?自己的价值凭什么低于哥哥呢?这也成为了横亘在良多心中数年的心结。


连自己都照顾不了,遑论照顾好儿子。《比海更深》中的良多,逞强给孩子买球鞋,为了能砍些价,便偷偷把鞋头上的漆涂掉。至于和妻子,可能是文艺青年魅力较强的缘故,她对他也还残存感情,却也看破了他那「灵魂永远在路上」的中年文青本性:感情丰富,却很少做出实际付出。母亲操心他和前妻的复合,良多嘴硬回答:「我是大器晚成的类型。」母亲只得搬出毒舌:「那你要快点,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为了逃避生活,良多开始习惯撒谎,每次撒谎都会把内容连说三次。在《比海更深》的(相对)高潮段落,良多对儿子说:「人生在世重点在于敢不敢追求梦想,不管结果成功与否,重要的是你付出过努力,不留下遗憾。」儿子问:「真的吗?」良多连回答了三遍「真的。」


于我这种曾是文艺青年、如今早已彻底异化成为资本主义螺丝钉的企业社畜,这幅图景着实看得扎心:对做苦闷的上班族感到并不开心,却又始终焦虑放飞自我的话会遭遇良多这样一事无成的中年危机。于是无论做出何种选择,我这类人都会因心中有个彼岸而无法安于现状,生活也始终洋溢着虚无的色彩。


丧的精神之路

剧作理论里面讲,电影中,人物要成长。那么在电影结束时,良多有变成更好的良多吗?完全没有。纪录片导演出身的是枝裕和,始终致力于还原真实的生活,这部分源于侯孝贤对他的深刻影响——「侯孝贤是第二个父亲,」是枝裕和坦诚,「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是非常幸福的,甚至令我有了一种恋爱的感觉。」


是枝裕和


早年是枝裕和也写过一些戏剧性强的剧本,但是早稻田毕业后从事纪录片摄制的经历却树立起了他真正的美学。他拍过日本第一位公开宣布自己因同性性行为感染 HIV 的男子;拍过伪造出身、在日本生活五十年的朝鲜人……与这样的人生近距离接触,让是枝裕和深深感到自己过去写的那些虚构剧本着实太假。所以人生经历丰富如他,自然会坦承这样丧的现实:在现实中,废柴就是废柴;废柴变强,大部分是电影中的事。


我们从是枝裕和的镜头下看到了人生有多丧:孤独的老人苦中作乐,自制冰激凌被冻得硬邦邦,住房散发着廉价感……仿佛一面镜子,照射出每一个怀有英雄梦的人的真实生活的样子:平常。当然,丧可以成为一种状态描绘,丧与丧之后的精神出路,才能成为一种艺术主题。当「做点什么事」的希望已经消失殆尽,如何与平庸的自己和解,才是后中年危机时代必须解答的命题。对此,是枝裕和给出的答案是「放弃」:放弃对英雄生活的渴望,坦然接受并融入家庭。


残酷家庭中的温情

乍看之下,这样的结论也太陈腐了些。在网上见多了与父母等等争执的主题的讨论,多是与逼婚、养老、观念冲突等场景密不可分;父母,一方面是我们不愿面对的平凡过去,另一方面是我们终究会步入却永远也不想承认的平凡未来。因为洋溢着控制意味,甚至代表了旧观念的、不愿面对的、物质匮乏的、必须要逃离的,「家庭」也被染上了些许可怖的意味。


自然,是枝裕和不会否认这些属于家庭的阴暗成分。《步履不停》中,老父亲嫌弃在家中劳作一生的老母亲没情调、没文化;父母双方都看不太上良多迎娶的那个带着孩子的寡妇;老母亲每年都会在长子忌日邀请当年被长子救下的小孩来访,为的其实是有个人可以去憎恨……然而,比起家庭的残酷,是枝裕和更想刻画的,是一种建筑在真实压抑之上的温情。


不同于许多日本电影中那份动辄断绝关系、离家出走、自杀乱伦的「中二」,是枝裕和的家庭,渗透着一种「即使观念不和,即使没什么钱,即使时不常还会纠纷一下、相互之间有些埋怨」,但是在半生的风吹雨打之后,我们将更容易发现家庭生活中的温情面,相互依恋、共同生活——总是高高在上的老父亲其实是个吃货,完全无法抵御炸玉米饼的香味,会给寡妇的儿子零用钱,亲切地诱惑小朋友长大做一名医生;老母亲纵然「瞧不上」寡妇,却又送给了她自己心爱的和服;良多本人呢,即使对父母颇多微词,还是会美滋滋地穿上家人为他专门购买的便宜睡衣。


人性有多个层面。《比海更深》中,老母亲说:「我到这个年纪了,都没有说过爱比海更深。」过日子,就是如此——并不需要观念上完全相同,也不需要生活中毫无摩擦,更不需要不断制造惊喜,摩擦着、磕绊着,一辈子,就过去了。是枝裕和展现了我们最终会接受的生活:站在父母的墓前,然后,步履不停地回归,并接受平常。


《比海更深》海报


这样的情节,对艺术电影来说,实在是太过平常了,对不对?


且看是枝裕和自己的发言:


社会正渐渐被收到进掌权者们的「宏大叙事」之中。作为一个电影导演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与这种「宏大叙事」进行对抗,并持续创作出与「宏大叙事」相对的、多种多样的「微小故事」。而这样一来,文化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还记得《比海更深》中,那句来自老母亲的画龙点睛之句吗?


幸福这种东西啊,要是不放弃些什么就得不到呢。


——有时为了幸福,我们必须放弃的是,过去,乃至,梦想。

本期值班编辑:Doris

✎ 

往期回顾

猫爪君:《复联》这本小说,伏笔狂魔漫威要怎么续写?

佹俏:传说的枝蔓,旁逸斜出的青蛇

魏市宁:让恐怖的故事永远佩戴着写实的徽章


✎ 

 - 本文作者 - 

柴斯卡

小雅奖获奖作者,以写作为终极理想的摇滚少女,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希望可以自由地写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 柴斯卡作品 -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试读

我的爸爸是最强大脑

柴斯卡

全本定价 ¥1.99 

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 喜剧故事组 入围作品

拥有人类史上最高智商的天才张小华,得到了一个笨蛋儿子柴小卡。望子成龙的张小华要如何抚养不成器的柴小卡成才呢?事态开始朝越来越疯狂的方向发展……典型的东亚式父母,按照自己的方式向孩子施予着「变态」的爱。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我的爸爸是最强大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