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择校】上海大学材料考研报考难度分析及复习指南

上大辅导员团队 材子考研 2022-06-09

学校介绍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并被列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详情参考:

http://www.shu.edu.cn/

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俯瞰图

材料学院、基因所介绍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1994年由原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先后改名为无机材料系、电子信息材料系)和原上海工业大学金属材料系(现材料工程系)合并组建而成,1999年学院又成立了高分子材料系(其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教研室)。学院主要承担材料和钢铁冶金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学科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等各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上海市和全国的材料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详情参考:

http://www.mat.shu.edu.cn/Default.aspx

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起步于2012年初。近年来在中国工程院前院长徐匡迪院士的鼓励和推动下,上海大学的材料基因组研究学术气氛浓厚,研究交流活跃,曾先后于2012年5月举办了国内首个“材料基因组工程”专题学术论坛,徐匡迪院士、王崇愚院士、崔俊芝院士等会来自国内外的近二十余名专家出席了本次学术论坛并作学术报告,同年获得市教委“085”专项高额经费支持启动了“材料基因工程”研究。2014年4月,由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上海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无机材料专题——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进展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召开。几年来,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研究秉承“学科高度融合、数据与计算集成、研究与应用结合”等材料加速研发理念,在科学研究、团队建设、平台构架和人才培养方面有了长足的积累,在数据库建设、集成计算与软件开发、结构与物性表征、服役与失效等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详情参考:

http://www.mgi.shu.edu.cn/

方向介绍:(仅参考)

学院下设材料工程系、电子信息材料系、高分子材料系、材料研究所(微结构研究中心、分析测试中心)、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等部门。拥有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复合及先进分散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市现代冶金与材料制备重点验室。拥有冶金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材料工程和集成电路工程2个领域)。设有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工程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为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本科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

考研介绍

01

材料学院招生报考录取人数统计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人数统计(最新)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人数统计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人数统计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人数统计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人数统计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人数统计

02

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9年上海大学材料学院复试分数线及国家线(最新)

2018年上海大学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国家线

2017年上海大学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国家线

2016年上海大学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国家线

2015年上海大学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国家线

2014年上海大学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国家线

初试及复试科目和参考书目

01

初试书目

02

复试书目

2019年复试相关信息

一、复试前准备工作

1. 复试分数线

各院(系)在不低于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最低复试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报考生源和招生名额确定本单位各专业复试分数线。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我校全面实施差额复试,原则上各院系的复试比例不得低于 1:1.2,部分院系可根据学科特点、专业需要及上线考生情况适度上浮复试比例。各院系的复试分数线经学校审定批准后由研究生院统一公布。

2. 资格审查

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复试前必须对考生进行报考资格的审查。审查由各学院(系)组织进行,具体要求详见“上海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资格审查通知”。

3. 各院系必须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自主确定“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

二、复试形式 

复试由笔试和面试(可含实践(实验)能力考核)等部分组成。复试满分300分。

1. 专业笔试:主要是专业综合测试,重点考察考生对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笔试满分一般为100分。

复试试题及其标准答案均系国家机密材料,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规范操作,做好保密工作,确保复试的公平、公正、科学、有效。

2. 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及外语口语及听力等方面,实现对能力与知识的有效考核,特别要着力加强对考生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考查。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每个复试小组必须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并妥存备查;参加复试的教师须现场独立评分;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原则上应统一。条件许可的院(系)可单独组织对考生的实践(实验)能力考核,主要测试实验和操作技能,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同等学力加试:同等学力考生除上述复试外还需加试2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课程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满分150分);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90分以下)不予录取。

4. 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在复试中加试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 该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5. 为确保复试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复试过程需全程录音、录像。

三、录取

1. 同等学力加试两门课程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90分以下)不予录取。

2. 各院(系)可根据本单位的特点确定复试各部分的成绩比例,并在复试前向考生公布。其中初试总成绩和复试总成绩各乘50%,即初试成绩*50%+复试成绩*50%=总成绩(四舍五入取整数),按照各专业招生名额以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同时综合衡量考生的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复试成绩不合格者(180分以下),不予录取。

3. 复试结束后,各院(系)要将复试结果及时通知考生,并做好未通过复试考生的解释工作。

4.已录取的推免生不再参加此次复试。

四、调剂

我校个别生源不足的专业可接受调剂,调剂考生的初试分数必须达到我校相关专业的复试分数线方可参加调剂复试。所有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复试方式和要求与我校一志愿考生相同。

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可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

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招生专业目录

01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本专业以聚合物分子设计与合成、高性能先进高分子工程材料及复合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光、电、磁、催化、仿生等特性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培养学生既具有扎实的高分子科学理论基础,又具有高分子材料专门知识及其相关的多种学科知识,同时具备聚合物分子设计、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分析以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研发的研究工作能力,成为能从事高分子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高级科技人才。
  本专业近年来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国防军工科研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基金项目和教委科研项目等;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J. Am. Chem. Soc.,Biomacromolecules,Polymer,Macromolecules,Macromol. Biosci.,Sci. Phys.,Carbohydrate.Polym.,J. Mater. Res.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申请专利近百项。科研成果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本专业自1988年建立上述相关研究方向以来,已有二十几届研究生被授予硕士学位。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聚合物分子设计与合成
02.(全日制)高性能先进高分子材料
03.(全日制)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04.(全日制)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指导教师:
张阿方、郭强、尹静波、刘丽、刘引烽、贺英、石晓超、朱波教授;胡和丰、陈来、俞成丙、颜世峰、苏新艳、李文、贾林、闫家涛副教授等。
招生人数:5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16 物理化学(一)
4.84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5.复试科目:高分子综合专业知识
备  注:
1.本专业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限制色盲、色弱考生。
2.本专业每年有4-6名学生硕博连读(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高分子材料方向)。
3.本系网站网址:www.polymer.shu.edu.cn   

联系人邮箱:polymer@oa.shu.edu.cn

02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学科点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目前为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为上海市III类高峰学科和地方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内容。
  本学科点拥有一支业务水平高、学术思想活跃的科研师资队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正教授77名(博士生导师68名),副教授87名,并有一大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拥有包括三维原子探针在内的一系列先进仪器和设备,已建立或正在建立从材料制备、加工、结构分析到物性测试等较完整的材料研究、开发和表征基地。本学科点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项,部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6项。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4项,国家支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此外还有大量课题来自上海市政府及工矿企业,特别与上海钢铁工业和汽车行业相关企业进行了长期深度合作,促进了新材料应用开发,为地方经济升级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材料物理与化学
  主要从事先进能源与信息材料(包括微电子材料、通信材料、智能材料、能量转换材料、纳米材料及其器件等)相关的物理与化学问题研究。重点开展铁电、压电薄膜与陶瓷、多铁性材料及其传感器技术、透明陶瓷、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纳米材料、节能材料、热电材料和发光材料的制备科学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02.(全日制)材料学一
  侧重于研究宽禁带半导体薄膜材料、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有机半导体光电材料和信息功能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微电子学和光电子学中的应用;金属功能材料的新型制备技术、复合界面、显微织构的研究。
03.(全日制)材料学二
  侧重于核电站等特殊环境用金属材料(无辐射);碳/碳复合材料及特种纤维材料;非晶合金材料;新型特殊钢及高温合金;先进功能材料(如电池材料、磁性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等)的研究。涉及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以及材料在信息、能源、环保、腐蚀与防护等领域应用中存在的相关基础问题。
04.(全日制)材料加工工程一
  材料加工工程一(金属材料方向),主要研究汽车用金属材料、工模具材料、非晶及纳米材料、新型铸造合金等材料,以金属材料的强韧化、凝固技术、塑性成型技术、铸造技术、热处理技术、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及合金化、材料集成计算方法等为主要方向。
05.(全日制)材料加工工程二
  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的精炼、熔体处理和分析、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加工过程中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特种冶金及冶金反应工程、电磁场在材料加工制备过程中应用、电化学、高洁净金属材料制备、金属凝固理论及连铸技术、高性能结构功能材料制备、高温合金的钛合金铸造成型、粉末冶金、人工智能冶金、有色合金材料加工等。
指导教师:
  周邦新院士、孙晋良院士、任忠鸣、翟启杰、鲁雄刚、张捷宇、钟云波、吴晓春、韦习成、张恒华、朱丽慧、杨弋涛、史文、鲁晓刚、何燕霖、陈业新、李爱军、李谋成、李瑛、刘文庆、吕战鹏、王刚、王均安、肖学山、徐晖、周忠福、朱明原、夏雷、罗宏杰、高彦峰、赵景泰、施思齐、骆军、卞建江、陈益钢、程晋荣、施鹰、王林军、杨秋红、朱玉斌、操光辉、李重河、汪学广、尤静林、高玉来、李喜、李谦、姚美意、程晓英、李强、夏爽、郑红星、谭晓华等正副教授百余名。
招生人数:270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2数学二
4.材料物理与化学:847物理化学(二)或 848普通物理(二)
 材料学一: 847物理化学(二)或 848普通物理(二)
 材料学二:847物理化学(二)或 849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加工工程一:849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加工工程二:847物理化学(二)或 848普通物理(二)或 849材料科学基础
5.复试科目:
 材料物理与化学:固体物理或量子力学或无机化学
 材料学一: 固体物理或量子力学或无机化学
 材料学二:固体物理或材料科学基础或物理化学
 材料加工工程一:材料工程基础(固态相变或金属材料学或材料力学性能)
 材料加工工程二:材料加工技术(金属或非金属方向)或钢铁冶金学、有色冶金原理、化工原理
备  注:
1.本专业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
2.可以跨学科报考本专业:欢迎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凝聚态物理、应用物理、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化学、高分子、金属材料、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凝聚态物理和物理化学等专业考生报考。
3.复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
4.各方向每年都有一定的硕博连读名额。
5.联系方式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一:

张文竹、沈悦                      

021-66132031   

shuemat@oa.shu.edu.cn
材料学二:

林根文  

021-56331537  

gwlin126@126.com

姚美意  

021-56338586  

yaomeiyi@shu.edu.cn
材料加工工程一:

闵永安  

021-56334194  

李娜  

linaysu@shu.edu.cn
材料加工工程二:

钟云波  

021-56336048  

屠挺生  

tstu@mail.shu.edu.cn

邵伟   

021-56331465  

shaow@shu.edu.cn 

03

080600 冶金工程

本学科为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设有钢铁冶金博士点和冶金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建有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冶金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本学科点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中国工程院徐匡迪院士、刘玠院士、中国科学院周国治院士为学科带头人,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冶金工程的众多研究领域成果显著。学科点装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一流的实验室和工作条件,培养工作规范。与国外联系密切,并联合培养研究生。

本学科点主要从事冶金工程和金属材料制备新技术开发应用及基础研究,研究课题涉及钢铁冶金、有色冶金、金属材料加工领域的前沿技术和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攻关项目,成果丰硕显著,在纯净钢及二次精炼 、熔融还原、熔体物理化学、冶金反应工程及过程数模及计算机控制、电磁冶金及连续凝固、高性能金属材料制备等方面取得了不少属国内外领先、为同行专家瞩目的技术和理论成果。近五年来,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和宣读论文1000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三项,教育部及上海市科技二等奖多项。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冶金工程学硕士和博士,已有两名博士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另有两名获得提名奖。毕业生主要面向与钢铁冶金、有色冶金、冶金物理化学、粉末冶金和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备相关的高校、研究所和企业,其中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杰青、海外著名专家和冶金企业负责人等杰出人物。

有志继续深造的优秀毕业生,可申请提前或连续攻读博士学位,部分优秀学生有出国深造机会。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纯净钢及二次精炼

02.(全日制)还原及资源综合利用

03.(全日制)铁合金精炼

04.(全日制)特种冶金及冶金反应工程

05.(全日制)冶金熔体物理化学

06.(全日制)过程数学模拟、控制及专家系统

07.(全日制)电磁冶金、强磁场在冶金中应用

08.(全日制)连铸及凝固

09.(全日制)外场下电化学冶金

10.(全日制)金属材料制备新技术

11.(全日制)有色金属冶金

12.(全日制)粉末冶金

13.(全日制)有色合金材料加工

14.(全日制)人工智能冶金

指导教师:

 徐匡迪院士、周国治院士、刘玠院士、任忠鸣教授(长江学者)、翟启杰教授、尤静林教授、张捷宇教授、杨健教授、鲁雄刚教授、钟云波教授、许茜教授、李喜教授、高玉来教授、李谦教授、李重河研究员、操光辉研究员、钟庆东教授、汪学广教授、宋长江教授、任维丽教授、冷海燕教授、程红伟教授、张玉文教授等正副教授50余名。

招生人数:25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50冶金物理化学 或 851金属学

5.复试科目:钢铁冶金学 或 材料加工技术 或 有色金属冶金学

备  注:

1.本专业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

2..本专业欢迎其他冶金类和金属材料、金属物理、化学、化工、压力加工、热加工、电化学等专业的本科生报考,考试科目可选择我校相应专业的第四门专业课程。

3.联系方式:

吴成章

wucz@shu.edu.cn 

吴广新 

gxwu@shu.edu.cn

钟云波 

yunboz@staff.shu.edu.cn

04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本专业所在学科点拥有"材料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主要研究方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材料学)、我校"211工程"建设项目重点建设方向之一。

本专业从事的"有机电致发光平板显示器"研究,包括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红、蓝、绿彩色原型器件;彩色矩阵显示器;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及集成芯片。 "新型固态辐射探测材料与器件"研究,包括高能粒子、紫外光、X射线、 射线辐射探测材料的制备及其阵列探测技术。"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研究,主要包括高效、环保、低成本、大面积硅基薄膜、化合物半导体薄膜、有机薄膜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和制备;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关键技术和基础理论。
  本专业是材料、器件、驱动和控制电路、集成芯片的综合研究,具有各种知识背景(如化学、材料、物理、电路、计算机等)的学生,均可得到充分发挥。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多名教授博导参加一线研究。近年来得到多项国家级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专项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863平板显示专项,973项目,上海市光科技项目。有机发光器件、新型辐射探测材料的研究在国内具有明显特色。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有机电致发光平板显示
02.(全日制)新型固态辐射探测材料与器件
03.(全日制)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
04.(全日制)新型显示及有机半导体光电技术
05.(全日制)纳米量级高效低污染能量转换元器件及其应用
06.(全日制)有机半导体光电技术    
07.(全日制)先进封装材料、工艺及其可靠性    
08.(全日制)半导体照明与显示(LED)    
09.(全日制)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
指导教师:
01-05方向:王林军、陈益钢、沈悦、李冬梅、闵嘉华、朱文清、赵岳、徐闰、曹萌、张继军、黄健、杨伟光等正副教授15余名。
06-09方向:魏斌、李喜峰、曹进、王子兴、杨连乔、殷录桥、徐韬、郑燕琼、陈果等正副教授9名。
招生人数:4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48普通物理(二)
5.复试科目:量子力学 或 固体物理
备  注:
1.本专业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
2. 01-05研究方向在材料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培养。

联系人:

张文竹 

(021)66132031   

shuemat@oa.shu.edu.cn 
3. 06-09研究方向由“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实验室”的教师指导学位论文。

联系人:

杨连乔

(021)56333362

yanglianqiao@shu.edu.cn

具体请可咨询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实验室、纳微能源研究所。
4. 可以跨学科报考本专业:欢迎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凝聚态物理、应用物理、材料物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报考。

05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因所)

     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是国内首家以“材料基因组”为理念的交叉学科材料研究机构,下设计算材料科学中心、材料科学数据库中心、材料表征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智能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所、先进能源材料研究开发中心等单位。目前研究院拥有一支业务水平高、学术思想活跃的科研师资队伍,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名(含兼职4名)、973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以及一大批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学者。研究院在结构材料、能源材料、智能与功能材料等若干研究方向形成了有特色的研究基地,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等科技计划50余项。研究院拥有一万四千余平米实验平台,分别位于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东区及上海大学嘉定校区,并拥有包括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在内的价值1.6亿元的实验设备。环境优雅,设施齐全,学术氛围浓厚,是有志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领域优秀学子深造成才的理想场所。
  材料学科与工程学科为上海市高峰学科、重点建设学科、我校"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本学科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力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的研究侧重基于材料基因组理念的材料计算-制备-表征-服役和失效-应用-数据科学集成的全链条材料科学研究模式探索和具体应用,期望实现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力学-信息科学的深度交叉和融合,革新传统材料科学的研发模式,从而加速材料研究的创新进程,并结合材料科学数据库和知识库的建设为材料设计服务,实现从“实验寻优”向“系统寻优”转变。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全日制)材料物理与化学

01.高性能无机材料的结构设计和结构-性能关系研究

02.新型能量转换和储存材料与器件

03.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的高通量制备、表征与结构-性能关系研究

04.热电转换材料

05.节能材料与系统的设计、优化与原理

06.智能材料

07.多物理场耦合下的能量转换机制和输运物理

08.界面上的物理与化学及高比能体系

09.新型功能材料的畴结构与多元固溶、跨尺度界面关系

10.先进结构材料的多尺度微结构关系与复相固溶、界面调控规律。

(全日制)材料学

01.合金热力学计算及相变动力学模拟

02. 熔体物理化学性质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测定

03. 材料性能与制备过程的计算物理化学

04. 金属提取过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

05. 合金热力学及相图的实验测定

06. 第一性原理计算在合金设计中的应用

07. 多元多相合金体系的相场模拟、计算热力学、相变动力学模拟和材料设计数据库及相平衡理论

08. 基于“材料基因组”理念的材料设计

09. 先进材料服役及失效

10. 基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材料科学研究(材料信息学)。

指导教师:

张统一、王崇愚、陈立泉、周廉、罗宏杰、刘轶、李谦、陆文聪、郭炳焜、曹世勋、巫金波、杨炯、冯凌燕、葛军怡、王生浩、付建勋、冯振杰、李倩倩、孙升、高兴华、张源、赵莉娟、吕迎春、龚秀清、席丽丽、刘杨、姜颖、顾辉、鲁晓刚、翟启杰、骆军、施思齐、陈飞、奚晋扬。

招生人数:4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2数学二

4.847物理化学(二)或 848普通物理(二)或 849材料科学基础

5.复试科目:材料科学基础 或 普通物理(二)或 物理化学(二)(复试科目与初试科目不得重复)

备    注:

1.本专业在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培养。

2.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www.mgi.shu.edu.cn

欢迎加入2020年上海大学考研交流群:434880184

         2020版上海大学849《材料科学基础》资料火热上线

上册(历年真题及答案)纸质版资料目录:

下册(知识点及考点汇总)纸质版资料目录:

购买资料请复制以下链接浏览器打开

https://m.tb.cn/h.edI8Jf0?sm=ed1b8c

或淘宝搜索店铺“材料人考学”



推荐阅读


2020择校1

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四川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材料学院|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重庆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802)|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827)|东南大学| 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含研究所)|兰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经验帖汇总2

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大学2|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1|哈尔滨工业大学2|哈尔滨工业大学3|哈尔滨工业大学4|上海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专业课干货3

材料科学基础课件|教材PDF版|复试电子版资料|毕设PPT模板

免费送书活动4

材料科学基础教材、习题集|朱伟《恋练有词》2020版|高等数学同济七版辅导书|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试题汇编

动一动手转发,支持自己母校招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