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择校】中南大学材料学院考研情况介绍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占地面积5886亩,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跨湘江两岸,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
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高文兵、校长张尧学。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
中南大学秉承百年办学积淀,顺应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势,弘扬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力行“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团结奋进,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涵盖工、理、医、文、法、经、管、哲、教、史、艺等11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1个;设有31个二级学院,103个本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2个。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10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拥有享“南湘雅”美誉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湘雅口腔医院,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海口医院、株洲医院。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7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其中青年项目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36人,国家教学名师7人,教授及相应正高职称人员15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49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质量优先,努力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新模式。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3万余名,其中本科生3.3万余人、研究生1.9万余人、留学生近千人。先后获得国家精品课程57门,国家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在国内率先创办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实验班,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是全国首批试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医学博士学位)的大学之一,也是全国第一所为军队培养现役军官指技合一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成为我国百强企业最欢迎的10所大学之一。
学校坚持瞄准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深入推进协同创新,积极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主战场。学校目前牵头和参与组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另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9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化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2000年以来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82项,其中获国家科技一等奖(特等奖)12项,9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活跃,先后与美、英、澳、加、日、法、德、俄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众多跨国企业集团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现有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校学习。
学校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全面提升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基层政治工作先进典型单位。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充分肯定。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等9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内的2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来校视察,对学校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今天的中南大学正肩负着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历史责任,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加快推进校内综合改革和内涵式发展,努力建设世界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历年录取情况
2018年招生简章
注:“拟招生人数”栏内第一项数据为全日制拟录取总计划,括号内数据为推免生拟接收计划,括号后数据为非全日制拟录取计划。
指定教材
见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7年7月13日通过。
I.考试性质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是中南大学材料学院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材料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本学科涉及的研究方向比较多,既有共同基础,又有不同的学科专业基础课,因此本课程采取公共部分加模块的考试方式。
II.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基本原理。
(3)能将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运用有关基本原理,分析和解释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变化。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部分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总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公共部分为50分,材料科学基础、X射线衍射方法与技术、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塑性加工原理五个模块各100分。公共部分每个考生必答,五个模块中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模块作答。
公共部分
I.考试科目
《材料科学基础》晶体结构与二元相图部分
II.考查目标
考查不同材料研究方向的学生对材料科学最基本的晶体结构与二元相图方基本面的知识的掌握程度。
III、考查内容
(一)固态材料的结构
1.原子间的键合方式: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2.晶体学基本知识:晶体特征、空间点阵、晶胞、晶体结构、晶面指数、晶向指数等
(二)二元相图及合金的凝固组织
1.相律、三相反应式与反应性质、杠杆定律、相区接触法则等
2.根据相图分析材料平衡凝固与非平衡凝固组织或固态相变组织等
3.二元相图热力学
模块部分
模块一、材料科学基础
I.考试科目
《材料科学基础》科考试涵盖如下两门课程内容。
1)材料科学基础。
2)金属材料热处理。
II、考查目标
材料科学基础(晶体结构、晶体缺陷、凝固基本原理、二元合金相图及合金的凝固、三元合金相图及合金的凝固、固态材料中的扩散、冷变形金属的回复再结晶与热加工) 约60 %
金属材料热处理(基体无多型性转变的均匀化退火、回复再结晶退火、固溶淬火、时效以及钢铁退火、淬火、回火时组织与性能) 约40 %
III.考查内容
(一)固态材料的结构
1.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2.合金相结构:固溶体、金属件间合物
(二)空位、位错与界面
1.空位;
2.位错:基本类型与特征、柏氏矢量、位错的运动、位错应力场与受力、位错萌生与增殖、实际晶体位错组态
界面:晶界、相界、多晶与复合材料中的界面
(三)材料凝固
1.金属液态结构与性能特点
2.结晶基本规律
3.形核与长大
4.结晶理论应用
(四)二元相图及合金的凝固组织
1.含义、杠杆定律
2.匀晶相图及固溶体合金平衡凝固与非平衡凝固组织
3.共晶相图及共晶系合金平衡凝固与非平衡凝固组织
4.包晶、偏晶相图及相应系合金平衡凝固
5.形成化合物的二元相图
6.Fe-C相图及其组织转变分析
(五)三元及合金的凝固组织
1.表示方法、重心法则、杠杆定律
2.匀晶三元相图、相应等温和变温截面以及凝固过程
3.简单三元共晶相图、相应等温和变温截面以及凝固过程
4.包共晶三元相图、具有三元包晶反应的三元相图
(六)固态材料中的扩散
1.扩散方程: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
2.扩散机制、影响扩散的因素
3.扩散热力学:驱动力、上坡扩散
4.固溶体中扩散及反应扩散
(七)材料变形
1.单晶体与多晶体塑性变形
2.单相固溶体及复相合金塑性变形
3.金属冷加工后组织与性能特点
(八)金属材料的强韧化
(九)基体无多型性转变的均匀化退火与再结晶退火
1.铸态合金的组织与性质特点;2. 均匀化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性能变化;
3.冷变形金属加热退火过程中组织性能变化;4. 回复退火;5. 再结晶退火;
6.二次再结晶;7.退火织构;
(十)基体无多型性转变的淬火及时效
1.固溶处理;2.过饱和固溶体脱溶转变;3.脱溶序列;4.时效后的组织特征与性能变化
(十一)钢的退火、淬火和回火
1.钢在加热时的奥氏体相变;2.冷却时的转变(珠光体转变);3.退火及正火工艺;4.马氏体转变;5.淬火马氏体在回火时的转变;6.贝氏体转变及等温淬火;7.钢铁表面淬火与渗碳
IV.复习参考教材
[1]《材料科学基础》,郑子樵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
[2]《金属热处理》,李松瑞等编写,中南大学出版社
模块二、X射线衍射方法与技术
I.考试科目
X射线衍射方法与技术
II.考查目标
X射线衍射科考试涵盖X射线物理、晶体学基础、衍射方向和衍射方法、衍射强度理论、粉末衍射实验技术和物相分析。要求考生:
1) 掌握X射线的产生方法、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衍射实验中的作用与影响
2) 掌握晶体学基本知识。包括晶体结构、点阵、倒易点阵、晶体对称性。
3) 掌握X射线衍射原理。包括衍射方向、衍射强度理论。
4) 掌握衍射方法和衍射仪的结构与操作。
5) 掌握物相分析的原理、方法。并能够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来进行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Ⅲ.试卷内容结构
1) X射线物理、晶体结构 20%
2) 衍射理论与方法 40%
3) 物相分析及其应用 40%
Ⅳ.试卷题型结构
1)填空题或简单问答题 20分
2)理论综合 40分
3)问答或计算 40分 40分
Ⅴ.考查内容
(一)X射线物理
考查X射线产生的方法、与产生条件的关系,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衍射实验中的应用与影响。
(二)晶体学基本知识
考查晶体学基础知识,包括与X射线衍射实验相关的必备知识:倒易点阵、空间群理论。
(三)X射线衍射方向理论
考查劳厄方程、布拉格方程、矢量方程、厄瓦尔德图解法。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建立实验方法,解释实验现象,
(四)X射线衍射强度理论
考查衍射强度的产生原因和方法、解释衍射强度各因素的影响原因、方法,并运用强度理论解释实验现象,计算物相含量。
(五)X射线衍射方法
根据衍射方向理论建立单晶、多晶衍射衍射方法。
(六)粉末X射线衍射仪
掌握粉末衍射仪的整体构造以及各部件的功能,根据衍射理论解释和设计实验参数。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基本处理。
(七)X射线物相分析
掌握物相定性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实验步骤,掌握K值法、绝热法以及残余奥氏体测量的定量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VI.复习参考教材
《晶体X射线衍射学基础》,李树棠,冶金工业出版社
模块三、高分子材料
I.考查要点
II.综合知识点
(1)高分子化学
逐步聚合反应,包括线型缩聚、克罗瑟斯方程、非线型聚合、凝胶化现象聚合实施方法;链式聚合反应,包括自由基聚合反应、离子聚合、配位聚合、活性聚合、开环聚合、自由基共聚合、聚合实施方法;高分子的化学反应;功能高分子材料。
(2)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分子量的表征;高分子的结构,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构型和构象)、聚合物的非晶态结构,玻璃化转变、聚合物的结晶态、液晶态;聚合物的性能,包括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聚合物的高弹性与黏弹性、聚合物的电学性质、聚合物的光学性质;聚合物的分析与研究方法,包括红外与拉曼光谱、核磁共振、激光散射、动态光散射、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聚合物的热分析。
III.复习参考资料
[1] 卢江、梁晖,《高分子化学》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2] 何曼君,张红东,陈维孝,董西侠,《高分子物理》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模块四、无机非金属材料
I.考查要点
II.综合知识点
(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结构基础
结合键的概念与特性、离子键与静电吸引理论、配位键与晶体场理论、传统价键理论、现代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无机化合物晶体结构、硅酸盐晶体结构、无机化合物晶体结构缺陷、非晶态结构与表征、表面吸附与润湿、多晶体的晶界构型等。
(2)无机非金属材料性能的微观解析
包括晶格振动与热学性能,包括比热的爱因斯坦模型、德拜模型,晶格振动与热膨胀,声子激发与热传导,吸热与热反射原理等;载流子运动与材料的电磁性能,包括离子导电、电子导电、介电性、磁性、法拉第效应等;质点间结合强度与材料的力学行为,包括弹性变形机理、弹性变形机理、材料断裂原理与特征;材料中光学现象,包括光折射、光反射、光吸收、光弹性质、热光性质、非线性光学效应、发光与受激发射、光损伤等;材料化学稳定性的表征、化学组成、结构与化学稳定性的关系等。
(3)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科学基础
包括硅酸盐熔体形成与结构、非晶态形成学、相变过程、扩散、烧结等内容。
(4)主要无机非金属材料
玻璃、陶瓷及其它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概念、组成设计方法与技术、性能调控技术、制备工艺过程与原理、结构特点、性能特点、应用、综合分析及前沿探讨等。
III. 复习参考资料
[1] 宋晓岚、黄学辉,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2] 曾人杰,《无机材料化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3] 贺藴秋 等,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模块五、金属塑性加工原理
I.考试科目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
II.考查目标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考试涵盖塑性加工力学、塑性加工材料学的内容。塑性加工力学包括变形形体应力与应变分析,塑性物性方程、塑性加工力学求解;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机理,金属在塑性加工中组织结构(织构)与性能变化规律,金属在塑性加工中塑性行为、摩擦与润滑、不均匀变形、断裂,以及金属强韧性控制等。要求考生:
(1)理解金属塑性加工过程的热力学条件及应力应变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掌握各种基本变形力学方程,能推导典型塑性加工问题的应力与应变计算公式。
(2) 掌握金属在塑性加工过程中金属的塑性、变形抗力、断裂等与加工条件的关系。能按照要求或给定公式进行变形程度、应变速度、工件尺寸与变形力能参数等计算。
(3)理解塑性加工过程中金属变形的微观与宏观的基本规律,掌握金属在塑性加工过程中金属的塑性、不均匀变形、断裂等的基本规律。
(4)理解金属塑性加工过程组织结构(织构)与性能变化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掌握金属在塑性加工过程中强韧性能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
(5)根据所学知识,对金属的流动、产品质量等有关因素进行相应分析,能基本制定或选择出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生产工艺。
Ⅲ.试卷内容结构
塑性力学基础及其力学求解 约10%
金属塑性变形机理与塑性行为 约20%
金属塑性变形组织演变与性能 约20%
金属塑性流动、不均匀变形与润滑 约30%
金属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强韧性能控制与断裂 约20%
Ⅳ.考查内容
1、塑性力学基础及其力学求解
(1)塑性力学基础
应力与应变状态概念与表示,应力及应变不变量,应力与应变主轴;应力张量分解及其物理意义;应力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相容性方程(连续性方程)、塑性变形体积不变条件;变形力学图及其在塑性加工中的应用。
(2)塑性物性方程
金属塑性变形过程四个力学特点及其对于塑性加工的意义;
塑性条件方程的定义、典型塑性条件方程及其在塑性加工中的应用;
加工硬化与后继屈服、塑性加载与卸载准则、加载路径;
塑性加载过程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增量理论、塑性流动法则和全量理论;
变形抗力与变形抗力曲线、影响变形抗力的因素,变形抗力曲线在塑性加工中的应用。
(3)塑性问题求解
工程法(切块法)的思想,运用典型工程法求解分析轧制、挤压、锻造加工过程的力学问题;
能量法的求解思路。
2、金属塑性变形机理与塑性行为
(一)金属塑性变形的机理
(1)滑移与塑性变形
常温下塑性变形的主要方式,滑移滑移的表象学,掌握滑移系、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和滑移时晶体的转动、多滑移与交滑移;
(2) 孪生与塑性变形
孪生的晶体学和孪生变形的特点
(3) 多晶体塑性变形及非晶体学塑性变形机制
晶界对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的影响,固溶体合金的塑性变形特点,多相合金的塑性变形特点,相图在塑性加工中的应用。
金属的高温塑性变形的非晶体学机制,超塑性的概念、分类及产生条件。
(二)金属的塑性行为
(1) 金属塑性指标与成形性能
金属塑性的概念及测定方法,成形性能的表征方法与影响因素。
(2) 塑性图及其应用
影响塑性因素、塑性图及提高塑性途径;塑性图及其在塑性加工中的应用。
3、金属塑性变形组织演变与性能
(一)塑性变形过程显微组织演变与性能
(1)冷变形显微组织演变与性能
冷加工金属组织结构、能量、性能变化的基本规律,亚晶强化、加工硬化的概念和本质原因。
加工硬化在塑性加工中的利弊,掌握影响加工硬化的因素。
(2) 热变形组织演变与性能
金属的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概念。
金属的热加工、冷加工、温加工的概念,掌握热加工温度的制订,掌握热加工后的组织与性能变化规律,第二类动态再结晶图在塑性加工总的应用。
冷加工纤维组织和热加工的“带状组织”的异同,塑性变形中的热效应及温度效应。
(3)变形金属退火组织演变与性能
冷变形金属加热时可能的回复、再结晶与晶粒长大三个过程及三个过程的性能变化规律。
冷变形—退火循环的作用,退火的作用/分类,回复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规律,掌握回复退火的应用。
再结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规律,影响再结晶晶粒大小的因素,如何控制再结晶退火后金属性能,第一类再结晶全图及其应用。
(4)形变热处理
形变热处理强化概念、分类方法,各类形变热处理的基本工艺特点、适用范围、满足的条件等。
(二)金属塑性加工中的织构与各向异性
(1) 织构的基本概念与表征
取向(差)概念与表征,织构概念,织构的表征。
(2) 织构与塑性各向异性
Schmidt定律,位错滑移与应变张量之间的关系。
(3) 塑性加工过程中的织构及其影响
变织构,再结晶织构,织构对金属性能的影响规律,织构的工程应用。
(4)金属塑性流动、不均匀变形与润滑
(一)金属塑性变形宏观流动规律与不均匀变形
(1)塑性变形宏观流动规律
金属塑性变形的宏观规律,变形特点,金属质点流动的基本规律,自由变形理论及最小阻力定律。
(2) 塑性加工过程中的不均匀变形
不均匀变形的典型现象、产生原因和后果,减轻不均匀变形的措施。
(3) 塑性加工过程的附加应力与残余应力
基本应力,附加应力,工作应力,残余应力的概念,附加应力产生的原因及后果,消除或减轻残余应力的措施;塑性加工诸方法(轧制、拉拔、挤压等)的应力与变形特点。
(二)金属塑性加工过程中的摩擦与润滑
(1) 塑性加工中摩擦
塑性加工中摩擦特点、分类,摩擦机理; 塑性加工中摩擦利和弊;摩擦系数的因素及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塑性加工的常摩擦系数与常摩擦力定律。
(2) 塑性加工中的润滑
掌握塑性加工中润滑机理及选择润滑剂的原则和方法;了解近代润滑方法改进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5、金属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强韧性能控制与断裂
(一)金属塑性加工过程中的断裂
断裂的定义、基本过程、断裂的分类。
金属的理论断裂强度概念,脆性断裂裂纹的形核模型,韧-脆转变温度概念、影响因素。
延性断裂典型方式,多晶体金属韧性断裂的典型断口特征,韧性断裂特点。
金属塑性加工中断裂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二)金属塑性加工与强韧化
强韧化概念,金属强化机制与途径,韧性概念,韧化原理,改善金属材料韧性途径,强化同时的韧化,工业生产中金属的强韧性能的控制。
V. 复习参考资料
[1]《金属塑性加工原理》,彭大暑编,中南大学出版社
[2]《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刘楚明编,中南大学出版社
录取名单
19复试
【19复试】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复试情况介绍
【19复试】华南理工大学935《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综合》考研复试情况介绍
20考研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