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精英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优秀的绵羊”吗?- 吴小柔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我的杂八读物 RandomStuffIRead Author 吴小柔
编
者
按
本期推送即将入读宾州大学法学院法律博士(JD)项目的吴小柔同学的一篇文章。作者在美国Williams学院本科毕业后的j工作和迷茫期间,读到了William Deresiewicz的《优秀的绵羊》,深有感触。William在此书中认为当代精英学府所培养的顶尖学生,实际上是在培养“优秀的绵羊”。他们害怕落后,又害怕与他人方向不同,缺少批判意识,不知道自己真正热爱什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发生碰撞时,作者的阅读与思考或许可以类似的年轻读者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感谢作者吴小柔的授权和支持。云里阅天下致力于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欢迎继续关注和支持。
从“优秀的绵羊”说起
文 I 吴小柔
I have seen students stumble for years, as many bright young people do today, unwilling to submit to doing something they can’t feel passionate about but still not knowing where their passion really lies.
我看到很多学生以及很多聪明的年轻人跌跌撞撞许多年,既不愿低头做自己不热爱的东西,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热爱什么。
——— 《优秀的绵羊》
1
在威廉姆斯念大四那年,我经历了一次存在主义危机。
身边人求职的求职、考研的考研,而我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一脸问号。
真正让我心态爆炸的是有朋友决定入职某公司的时候。明明上一秒还很兴奋,下一秒却转头突然开始掰着手指跟我讨论401K (养老金)算法。
我当时还笑嘻嘻地说,怎么还没毕业就开始想着退休啦。
朋友说,不然呢?
人家不爱这份工作。人家只是想恰饭。
再去看看身边的大部分人,恰饭的居多,对工作内容本身真有热情的很少。人生还没开始,就已经盘算通货膨胀后的养老金了。
我看着这能一眼望到人生尽头的架势,突然就笑不出来了。
刚进大学时看过一张图。
图上说,
得到好成绩。
这样你就可以来威廉姆斯勉强拿到好成绩。
这样你就可以找到一份很难的工作并在那待40年。
这样你就可以等你60岁的时候买个游艇啥的...好吗?
当时的我只有大二,但是几年过去,我对这张图上的每一句话都记忆犹新。
为资本家当一生的螺丝钉,就为了退休时完成年轻时的梦想。
如果当年就有现在的表情包,我就想问一句,
在没几个人热爱工作本身的大前提下,有些人工作是为了赚大钱,买奢饰品或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有些人为了温饱,这样周末可以追寻自己真正的爱好。
我没想过赚大钱,也没什么爱好。所以作为一只平平无奇的咸鱼,除了给资本家做螺丝钉,活着对我们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
不想成为螺丝钉,却也没勇气开辟新的道路。这就是许多二十几岁年轻人存在主义危机的开始。
2
在挣扎了一年后,我做出了二十二年来第一次忤逆父母的决定:离开美国回到了温哥华,找了一份可能会喜欢但是平凡的工作。
做这个决定之前是很焦虑的,因为这仿佛就是放弃了之前一直顺风顺水的日子,在别人向“未来精英行业“大礼包:投行、咨询、法学院、医学院和CS大厂继续前进的时候按下人生的暂停键。
但是我相信在有些节点,整顿比出发更重要。
过去的两年确实是目前最快乐的时光。
突如其来的经济独立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自由。我突然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不跟人说话就不跟人说话。
然而很快这种快乐又被新的焦虑所替代。
高中时,我很喜欢的英语老师曾说,她最爱的就是可以通过与我们交流,对文学产生新的想法。但是轮到我自己做教育时,我只觉得自己在输出,没有输入。
于是,在工作外有规律地看书、写书评都是为了缓解这种焦虑。
然而这样做效果小的可怜 —— 我无时无刻都在担心未来。十年之后,我还会喜欢现在的工作吗?会自己开公司吗?我会不会后悔没有立刻考研?如果考研,要学什么呢?
就是在这样的迷茫下,我接触了《优秀的绵羊》。
从这本书的标题就能看到它对于名校毕业生们的可用之处。《优秀的绵羊》全名《优秀的绵羊:美国失败的精英教育和寻找生命意义的方式》
(Excellent Sheep: 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
作为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本科和博士生以及耶鲁大学的前教授,作者William Deresiewicz本身就是精英教育的结果。
作者犹太家庭的氛围与现在的华裔相仿:他家人只接受他做银行家、医生或律师。可是在成为耶鲁教授之后,他发现在这样的“精英学府”,无论族裔以及家庭背景,去投行、咨询、和医法学院的人都越来越多。
因为作为教授会接触很多学生,他了解了这些天之骄子的恐惧与焦虑,并发现这虽然看起来是自由的选择,其实只是像一群绵羊扎堆前进,互相取暖。
原因如下:
害怕失败
能进入精英学府的学子从小都是佼佼者,但是他们为了“保持”这种成功只做自己擅长的事、选自己擅长的课,导致直到大学毕业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知道“应该”做什么。
拖延时间
因为最经常被夸的是“做什么都可以”,所以他们特别害怕失去这个特点。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去投行咨询法学院,因为出来之后还是“做什么都可以”。
越难越好
因为在他们认知中,越好的机会越难得到(例如越好的大学越难考),所以进入大学之后那些更难得到的也更受青睐。这样就导致大家一窝蜂地做最热门的事情,哪怕那个事情不是最适合个人的。
野心勃勃
精英学府中的学生大多认为自己可以做到想做的任何事。但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所以空有野心无处安放。
就像作者所说的:
One spoke of continuing to struggle not only with anxiety and fear, but also with ambition... with the feeling of being a failure of you don’t continue to amass the blue-chip names, the need to keep on doing the most prestigious possible thing, and the constant awareness... of all the prestigious things that your former classmates are doing.
一个学生提到不仅与焦虑和害怕,也与野心的持续斗争... 好像如果你无法继续收集最大牌的名字、做最有声誉的事情,就是个失败者了一样。还需要与之斗争的有一种永不褪去的意识,就是你之前的同学们都在做的一些厉害的事情...
因为从小就有竞争意识,绵羊们对“落后”这个概念有高于常人的恐惧,以至于只能扎堆向前跑,既唯恐不能出头,又害怕与别人方向不同。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名校生不是有特殊的“批判性思维”吗,这时候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哪去了呢?
这是个好问题,作者也在文中做出了解答。
他认为,精英学子的批判性思维是在特定的场合中出现的。需要时,他们批判。不需要时,他们茫然。
People in elite universities do think more critically but only because they know thinking critically will get them A’s.
精英大学中的人们确实思想更具有批判性,但是这只是因为他们知道批判性思维会让他们拿到A。
他们的批判只是在社会框架中的批判。
用我男票的话说,“我们都是绵羊,有的吃玉米,有的吃土豆,所以那些牧羊人可以说,看,我们的羊很多羊(yuán)化。但是你不可以想做一只吃肉的绵羊,因为这就在框架外了。”
我们说框架内框架外,也就是说精英大学并没有做到他们应该做到的,真正教会学生们打破框架。那他们做到了什么呢?又应该做到什么呢?
3
作者将书分成了四大部分:优秀的绵羊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精英教育应该是怎样的、以及绵羊对社会的影响。
内容很复杂,我大概讲讲。
就像任何社会现象一样,优秀绵羊的出现是许多不同原因的结果。例如精英大学早期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聚集精英家庭,维持上层社会的统治,所以当时名牌大学都有拉丁文入学考试 —— 普通学生接触不到拉丁文,就自然没有了入学的权利。
衍生到现在,拉丁文考试就变成了legacies (毕业生后代) 和捐款人后代。可是随着大学之间竞争变得激烈,他们不得不也录取分最高、课外活动最多的学生们。
于是就出现了各种虎爸虎妈迎风而上,用全部身家打造的“优秀”高中生。
可是越是被录取的“优秀”人才,越无法跳脱“优秀绵羊“的框架。因为他们就是因为服从了框架,才能被录取的。
他们中间,没有吃肉的绵羊。
到了大学,这些优秀的绵羊们大多也并没有得到西方文明之星——古希腊/罗马式的文理学院教育。
作者认为,能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教育必须是困难的。学校应该提供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手法——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他/她的同学们做出回应,教授在旁边只是不停提问,促使他们进一步思考。
而在越来越多人学经济/计算机的时代,几百人的大课愈发普遍,和教授发生碰撞的机会越来越少。当然,这也与大学们的资源倾斜和社会对科技的硬性需求有关,但是这不代表这些人毕业之后就不会迷茫,也不代表大家没有学到真正的思考方式。
最重要的,是无论什么专业,都需要学习人性。如果医学生不学人性,那么他们治得是病,不是人。如果法学生不学人性,那么他们讨论的是条文,而不是社会。
最后,各个精英大学产出的学生会成为各行业的领军人物,可是如果只是在已存在系统里毫无目的地乱走,不仅不会真正带领进步,反而会给那些试图打破已有规则的黑马更大的障碍。
那些入学时说要改变世界的少年们,最终也沦为了恶龙与深渊。
4
也许是因为这两年一直在纠结“梦想还是恰饭”的难题,每次看到这种题材的作品时都特别有感触。
比如耶鲁教授Daniel Markovits的《精英主义陷阱》(The Meritocracy Trap),那本让我对《优秀的绵羊》提起兴趣的书。
比如我打了满分五分的《死亡诗社》,虽然结局那么燃,我还是对这些孩子抱有悲观的看法。
甚至比如《Frozen2》,我在无数个早晨在车里放那首《Into the Unknown》。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拿到了写作offer想要往纯文学的路上发展,一碰到现实丢过来的炮弹又蔫得仿佛从未存在过。
毕竟那么多文学家都没读过写作。
注定要成为大家的话,不用专门去念也是可以的吧。
这也是为什么我虽然深爱这本《优秀的绵羊》,觉得它了解我、看穿我、用诙谐的文字精确地指出了我每一处不安全感,但是我依然觉得它太过乐观。
因为与很多其他精英学府的毕业生不同,我确实是在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中毕业的。虽然能肉眼可见地感觉与大学前自己的思维方式很不同,但是还是没有勇气真正的离开羊群。
最可怕的是,在毕业中的两年,我仿佛越来越觉得恰饭才是最可靠的。也许是因为我读书写作的爱好特殊,不需要直接拿来做主业。也许是因为我有自知之明,知道哪怕去念了写作大概率也写不出什么大作。但是无论原因,落后的焦虑并没有随着毕业减少,反而一直都在。
又或许这就是被精英主义洗脑太深的结果吧。
我觉得作者本身是从大型学校毕业,所以才对文理学院的教学方式报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有效吗?
有效。
但是它足够打破整个精英主义系的洗脑吗?
这可能就是一生的功课了。
尾
虽然《优秀的绵羊》书名中有“优秀的”一词,也明说了是“哈佛或斯坦福或威廉姆斯”等学校,但是说到底,绵羊不分高低贵贱。人群中奔跑,大学本就不是终点。
所以,哪怕这本书讲的是优秀的绵羊们,我觉得里面(尤其是前半段)自省的部分对许多迷茫的学生和近届毕业生们都会有启发。
每个人身上的负担不同,所以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横冲直撞,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幸花上好几年思考、彷徨。对于那些没有条件做选择的人来说,也许这本书只是在无病呻吟,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也是使他们夜不能寐的难题。
看完这本书近一年后,我将以一个大学时的自己会认为非常讽刺的方式开启下一个篇章。
今年秋天,我就要入读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
之所以说讽刺,是因为早在大学时期我就考虑过念法学院,但是正是因为不愿被羊群裹挟着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所以才决定回到温哥华思考人生。
兜兜转转,三年后我还是踏出了这一步。而且现在我也不敢确定这下一步一定会是自己想要的。
毕竟,做出一个有关未来事业的决定多少是源自于各方的压力与期待呢?
可能做出决定的人自己也不知道。
但是话说回来,虽然并不能说拥有了完美的答案,但是这几年带给我的,是更加平和的心态和对自己更深的了解。
大四有次在跟西班牙语教授讨论未来规划的时候,她说道,
“你知道吗,我们现在在读的作者,就是本来要做律师的。所以说不定你到时候读着读着,也会和他一样呢。”
现在,我经常会想起那位教授说话时脸上的狡黠。
所以可能也不用太悲观:也许人的一生不能永远坚持自我,但是这不代表加入羊群后不能再离开。
去法学院不一定是下一段旅程的开始,而是再次离开羊群前的小憩。
这样想想,似乎也不错呢。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