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收藏!护士长要掌握的护理质量管理概念(三):护理质量如何监测
护理质量的改善,需要有系统的计划、执行及应用科学方法分析改善。 Katz及Green提出的质量管理十步骤可供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参考借鉴:
1、确定责任人
明确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和成员组成,明确负责组织和负责人,制定质量改进计划,应该注意的是:质量改进计划的制定应该有连续性,实施目标管理。
2、确定质量监测、改善的范围
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诊疗护理包含内容、环节很多,不同专业科室均有其患者的特殊性,护理也有所区别,需要确定护理质量监测/改善的范围,应该注意的是:护理质量监测/改善范围的确定,也要有科学依据,如基于相关政策、行业标准等要求,或上一年度监测数据情况等。
3、确定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方面
护理质量管理也有优先次序,如最影响患者安全、患者结局的一些方面等,重点监测方面可以从临床层面、专业(人员资质)层面、行政管理层面进行制定,如下表所示:
4、制定护理质量监测指标:
* 指标是护理结果的评价,从重要照护面(护理质量管理重点)来制定指标,才能衡量该项活动的执行情况。如重要照护面--患者安全,其指标可以包括:正确手卫生、院内感染、患者跌倒/跌倒损伤、非计划拔管等。
* 指标又分为结构、过程、结果指标。
* 结构指标的选择要看其与结果指标是否有关,如制定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指标,有研究显示护理人员是否接受压疮护理相关培训对于发生率影响显著,那结构指标即以“护理人员压疮护理培训”进行制定指标。美国护理学会制定患者跌倒发生率指标时,研究显示护理人员数量、人力组成与发生率相关,故结构指标就包括:护理时数、人力组成(不同级别护士配置(skill mix)及各级护士提供的护理时数。
* 过程指标要看其与结果是否相关,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指标)与手卫生、口腔护理、气囊上滞留物清除等有关,过程指标即可设定为其执行率。
美国护理学会发展护理质量指标的过程包括:
① 回顾文献,找出影响护理结果的重要内容,明确指标的定义及信效度测试。
② 经过专家审阅指标的定义、资料收集方法、数据收集指南。
③ 修正后指标征求更多临床护理专家意见,以确保指标数据收集的可行性。
④ 结合临床专家意见,再次修订指标定义、数据收集指南。
⑤ 制定好的指标数据先在部分机构试行测试。
⑥ 最后完成定稿。
⑦ 培训相关人员正确执行资料收集。
我国已在国家护理质控中心护理质量指标研究小组专家经过2年的努力,发布并出版了中国《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版)》
(实用手册内所有指标的解读均在中卫护研院微信平台推送过,详情请在中卫护研院微信公众账号主界面点击指标解读查看各指标的解读PPT与视频或点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查看各指标的汇总)
在护理质量指标的设计与应用上,医院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质量指标的制定,可参考一下步骤进行:
① 制定通用性和专科性指标:通用性是全院均需要监测指标,专科性可根据专业科别划分,如普通病房、急诊、产房、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
② 确定优先质量改进的目标:针对高危性活动、多数人需要或高发生率的活动等进行制定,有数据依据。
③ 制定指标:包括结构、过程、结果三个维度质量指标。每个指标要有规范的定义、计算公式、资料收集的方法、阈值的确定等解释。
质量监测资料收集的原则如下:
(河南宏力医院 副院长 杨磊编)
精彩内容推荐:
温馨提示
微信平台上所有资信、视频及PPT资料均可到中卫护研院官方网站上获取:www.zwini.org
中卫护研院网站有关于护理相关的各类资源,涉及护理临床相关指南、护理管理、护理分级、护理质量、质量管理方法、国际资源等,内容持续更新中。链接地址:http://www.zwini.org/nurseinfo-web/page/resource/toresource
中卫护研院网站在线培训模块有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标准培训以及各种会议等的相关视频,并会持续进行更新。配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护理质量指标研发小组编写《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使用手册(2016版)》,我们录制了研发小组成员对各项指标的解读视频,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与学习。链接地址:http://www.zwini.org/nurseinfo-web/page/online/to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