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人"又爱又恨"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钱岳 缪斯夫人 2020-09-02
很多时候,我们对人的感情不是“我爱你”、“我恨你”可以描述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我们对很多关系往往有着复杂的感情。英语中有个词叫“ambivalence”,字面翻译是“模棱两可”,通俗点说是“又爱又恨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对人“又爱又恨”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撰文 | 钱岳

责编 | 靳永爱

在文章之前,先分享两个朋友曾经发过的朋友圈: ★ 跟我妈打电话,她特别落寞地说:“你今年没回家,准备什么时候再回呀?我好想你啊。” 那一刻,我真的觉得好心酸。我妈真的就是会跟我说“我爱你”、“我想你”的那种煽情妈。可是,下一秒钟,我妈又批评我不谈恋爱,把青春都浪费在读书上面了。于是,我进一步确认了我和我妈“相爱相杀”的感情。
★ 老公最近特别想看魔兽,因为这是他最爱的游戏之一。可每次二人世界时,他都会陪我去逛街,特别霸气的说:喜欢什么就买,哥买单!于是,我买衣服的level也越来越高。前几天在三里屯用几十张毛爷爷买了两条裙子,他一点都不心疼,说的也是咱不差钱。回到家黏糊劲还没过,又因为他乱扔东西吵了起来,一晚上谁也没理谁…第二天早上,刷牙时相视而笑。也是又开始黏糊!


美国作家Joshua Liebman曾经写过一本书《安心:对人性的洞察力,可以改变你的生活》,在书里就总结了故事中出现的情况,他写道:“我们大多数人希望看到我们的敌人被击败、被惩罚。但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甚至有点可怕的)有关人性的真理是:我们许多人不自觉地对我们的朋友和我们的家庭成员有一样的感觉。人类灵魂存在着一个奇怪的矛盾:它可以在同一时间,用几乎相等的力量爱着、恨着同一个对象。


如何测量“又爱又恨的感觉”


今天介绍的是研究者Karen L. Fingerman和她的同事们2004年在《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婚姻与家庭)》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研究者们采访了187位被访者,包括13至16岁的青少年,20至29岁的青年人,40至49岁的中年人,60至69岁以及80岁以上的老年人。
 
那么,研究者们如何测量被访者对其他人以及他们身处的社会关系的感觉呢?研究者并不是直接问被访者:你爱TA吗?你恨TA吗?你对TA又爱又恨吗?
 

研究者首先让被访者填答了一个社交网络亲密关系圈(如下图)。被访者将自己社交网络里的人分成三类:


★  最中心的圈子:你觉得最亲近的人,你没有办法想象没有他们的日子
  中间的圈子:你觉得有点亲近但也不是特别亲近的人
  外围圈子:你觉得不是很亲近,但他们在你的生活里还是挺重要的人


接着被访者又填答了一个社交网络烦恼关系圈。被访者将自己的社交网络里的人分成三类:

  最中心的圈子:给他们带来很多烦恼的人
  中间的圈子:给他们带来一些烦恼的人
  外围圈子:偶尔或者轻微地给他们带来烦恼的人

当被访者在往各个圈子里填人的时候,他们可以将圈子填满、或者留空白、或者介于两种情况之间。在“亲密关系圈”和“烦恼关系圈”里,被访者可以填同样的人,也可以填不同的人。同时,被访者回答了他们提到的这些人与他们的关系。

研究者根据被访者的回答,将他们提到的社会关系分成了三类:

  亲近的关系(close only):仅在“亲密关系圈”里
  糟糕的关系 (problematic only):仅在“烦恼关系圈”里
  又爱又恨的关系 (ambivalent):同时在“亲密关系圈”和“烦恼关系圈”里

被访者的社会关系则分成:配偶、兄弟姐妹、子女、父母、其他家庭成员(岳父母或公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孙子孙女、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等)、朋友(包括普通朋友和最好的朋友)、熟人(不属于朋友的非家庭成员,比如同事、同学、教会成员等)。


谁是你又爱又恨的人?


或许有点超出你想象的是,人们对家庭成员往往更容易持有又爱又恨的感觉。

 我们可以看到,下图中黄色的部分告诉我们,人们对22%的家庭成员的关系持有又爱又恨的感觉,而仅仅对11%的非家庭成员的关系持有又爱又恨的感觉。


接着将家庭关系和非家庭关系进一步细分,研究者们发现,人们对父母和配偶最容易持有又爱又恨的感觉。与兄弟姐妹或子女的关系,也常常让我们感到又爱又恨。而熟人关系,是最容易单纯给我们带来困扰的关系(下图的红色部分)。有意思的是,世界上这么多人希望通过结婚来找到爱、亲密感、归属感,可是,人们与配偶的关系,却是所有关系里让人觉得“仅仅只有好的一面”的比例最低的(下图的绿色部分)。


为什么对家人更容易持有又爱又恨的感觉?

从宏观层面来说,由于观念的冲突和权力的不对等,人们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可能会伴随着相互抵触的期待。非家庭关系当然也会有权力的不对等,比如上司和下属的关系,但是习俗、规定、法律等往往对这些关系本该有的样子有着比较清晰的定位。比如说,如果妈妈天天逼婚,我们一方面觉得她很烦,一方面又觉得她毕竟是为我们好;但是如果隔壁邻居天天逼婚,我们大概只会觉得这个人讨厌,而不会对隔壁邻居“又爱又恨”。因为社会对隔壁邻居管不着我们结婚还是不结婚的定位还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妈妈究竟该不该管我们的情感生活,则是一个说不太清的问题。 同时,人们更容易对无法轻易终止的关系感到又爱又恨。虽然我们也有可能与父母、子女断绝关系,或者与配偶离婚,但是相比朋友、熟人而言,家庭关系更难终止或者被替代。 

从微观层面来说,人们对一段关系感到又爱又恨,往往是因为:


(a)依赖性与自主性的博弈(b)关系里的规范发生冲突(c)和谐与冲突的共存 这些因素最容易在成年子女和他们父母的关系中出现。但是,很多研究发现,对于既互相依赖,又对自由、自主性的追求而产生的矛盾,在各种家庭关系里都有所体现。虽然与朋友的关系也会涉及到自主与依赖的关系,但是人们在如何处理与朋友的关系时,还是有更大的自由。同时,家庭关系往往持续的时间较长,有比较久的历史,从而容易让人们积累又爱又恨的感觉。人们可以在互相表达爱意、一起活动中建立积极的感受,同时文化的期待也是“相亲相爱一家人”。但是,一起经历的过去、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日子又容易滋生矛盾、嫉妒、和摩擦。在往期的推送《妈妈偏心带来的后果,你绝对想不到…… | 学人说》中,我们就谈到过母亲的偏心会影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这种共同经历的过去以及血浓于水的亲情,可能让我们对母亲、对兄弟姐妹都产生又爱又恨的感情。 而对于我们生命中,没有成为朋友的熟人,我们与这些熟人的关系很可能不亲密,所以他们的存在很可能只是来让我们感到“心塞”的。 上次看了一个心理咨询师写的文章,他说,他多年做婚姻咨询的经验,让他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每个人在他们的婚姻里都感到或多或少的“又爱又恨的感觉”。有时候,我们觉得很享受我们的婚姻生活,有时候又觉得,都心累到没有力气让它继续下去了。这位婚姻咨询师说:生活中总有一些差异和矛盾,需要我们去沟通和协调。这意味着,“模棱两可”、“又爱又恨”是长期关系(long-term relationship)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或许接受这个现实,然后认真反思你是愿意与伴侣沟通、还是选择对TA背过身去,是应对“又爱又恨”的亲密关系最好的态度。



参考文献:


Fingerman, K. L., Hay, E. L., & Birditt, K. S. (2004). The best of ties, the worst of ties: Close, problematic, and ambivalent soci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3), 792-808. Feeling ambivalent about your marriage? So is everyone else. http://family-studies.org/feeling-ambivalent-about-your-marriage-so-is-everyone-else/ Liebman, J. L. (1994). Peace of mind: Insights on human nature that can change your life. Citadel Press Book



钱岳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专注研究家庭婚姻、

会性别关系。



权威、严谨、客观我们带你体验不一样的情感婚姻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和我们一起玩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