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说|港式“推娃”:没有起跑线,赢在子宫里?
▲ 来源:www.pexels.com
撰文:张卓妮
责编:许多多
写在前面
“推娃”不分国界,不分阶层。从美国纽约曼哈顿上东区,到上海某校的家委会;从哈佛耶鲁名校招生舞弊案,到举全村之力培养大学生。精英希望阶级再生产,普罗大众希望向上流动。无国界爸妈的共同关注的是,如何给孩子创造条件上好学校?
香港不例外。过去几十年,香港的高等教育急速扩张,但家庭背景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并未减弱,反而增加(Wu,2007);父母的教育水平、家庭收入、文化活动、课外阅读,对高考成绩都有显著影响(Lee and Chiu, 2016)。这个月是香港的高考月。由于要考四个核心科目(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及通识教育)以及两至三个(各式各样的)选修科目,所以考试长达一个月。去年大约有5.8万考生参加,其中约20%能进“港八大”。而“三大”(港大、中大及科大)的录取率则一直很低。2017年只有2%的高考生进入港大。
教育的激烈竞争,带来港爸港妈们全方位的“推娃”和无休止的育儿焦虑。有调查显示,港人子女教育开支冠绝全球,从小学到大学平均花费103万港元,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但是,仍有三分之二的家长担心自己没有为子女做到最好。这个调查的代表性有待评估,却反映出香港教育的种种面相:幼稚园小一面试培训班,“天王”“天后”补习社,普通话考证英语考证,琴棋书画游泳舞蹈武术班,中文阅读外教口语珠心算等等,当然还少不了社交群里,港爸港妈们从早到晚的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香港的教育情况,以及家长们“推娃”路上的各种招数。
1
1岁BB的未来:
国际vs传统,哪条道?
▲ 来源:网络
香港无线电视《没有起跑线?》的节目里,年轻妈妈们深有共鸣,“因为要小朋友进入好的大学,所以要有好的中学;进入好的中学就要有好的小学;要有好的小学就要有好的幼稚园;要有好的幼稚园就要有好的育婴院;要有好的育婴院,首先就要排期,所以就一定要赢在子宫里。” 这是由于很多竞争激烈的名校幼稚园只收一月出生的宝宝,所以逼得父母们不得不精心计算怀孕的时间,以保证自己的孩子在一月份出生。这种赢在子宫里的说法或许夸张了些,但对许多港爸港妈来说,宝宝周岁,就该是他们思考(孩子的)人生的时候了:宝宝以后要走哪条路?
如图1所示,按中学毕业之后的走向,香港目前的教育大致分两条轨:传统的高考,即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以及国际文凭(IB,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此外还有英国高考课程GCE A-level)。
▲ 图一:香港教育:国际VS传统
两者之间的差别,简单而言,就是DSE更大(diao)众(si),IB更精(pin)英(die)。IB课程主要由国际学校提供,也有部分直资/私立学校开设。目前全港约1100所中小学当中,仅60所开办了IB课程,其中只有29所获准开办IB预科文凭课程。IB预科文凭可报读外国的大学,也可通过非大学联招(即不用高考成绩)的方式进入本港大学。坊间有种说法,DSE是能不能上大学的事,而IB是能不能上顶尖大学的事。
▲ 来源:网络
国际轨:富人的游戏。
IB是一条烧钱的路。IB课程全英教学,从小学到中学(以及预科文凭),一共12年,每年学费6到20万不等。而且大部分国际学校要求新生入学时必须购买债券,用于学校发展及日常运作。这些债券少则几十万多达百万,在学生结束整个阶段的学习(比如小学)之后再退还给家长。
如果说传统教育是在孩子成年时通过高考(DSE)筛选锦鲤,那么IB的筛选其实早在幼稚园,甚至早在孩子刚满周岁时,就已经开始了。那些希望孩子走IB这条路的家长,除了努力赚钱,还要早早把孩子送进国际幼稚园,为了进国际幼稚园,通常要报两岁班,而两岁班的申请以及面试培训,又常常需要在宝宝1岁的时候就开始。
以耀*国际学校为例,六个月至两岁的婴幼儿(5天/周)课程全年学费12万,两岁(全日)班18万,幼稚园三岁和四岁班一共40万,12年中小学每年约21万一共252万。如果一个孩子从婴幼儿课程开始读全日班,到中学毕业,那么总学费高达322万。此外小一入学时要购买35万债券,中一入学时要购买47万债券。注意这些只是学费而已,其他各种教育投资另当别论。
可以说,IB是精英专属的“推娃”之路,拼爹也拼孩子,而且拼爹是持续的。一旦选择IB,很难中途退出,因为IB课程难与传统课程接轨,若中途经济条件不支持,孩子就可能转校无门。图2显示,过去20多年香港中小学生就读于国际学校的比例稳步上升,但2015年仍然只有6%的小学生和5%的中学生在国际学校就读。
▲ 图2. 香港中小学生就读于国际学校的比例,1995-2015.
(数据来源:Xu, 2018)
那对普通大众而言,既然不会选IB,而会走传统的DSE之路,是不是就不需要那么早开始操心呢?对不起,你太乐观了。
传统轨:拼学区,拼孩子。
传统的中小学分两类。一类是官立或者津贴学校(以下简称官津),免学费,小一和中一招生参加政府的入学统筹办法,大部分名额受校网(学区)限制。另一类是直资或者私立学校(以下简称直私),收学费,可自主招生,不受校网限制,但竞争激烈。2017年,全港有454个官津小学、390个官津中学、83个直私小学和83个直私中学。
免费的官津拼的是学区和运气,收费的直私拼的则是孩子的表现。不管是拼学区,还是拼孩子的表现,都需要在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发力。
一方面,为了去好的学区上免费的官津,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生之后就开始看房,买不起房的看租金。香港是全球楼价最难负担的地方,2018年楼价对家庭收入中位数的比例是20.9倍。换句话说,对于一个家庭收入在全港排中间的家庭,全家不吃不喝不消费20.9年才能买楼。
那香港名校区的房价有多吓人?如图3所示,传统名校大都分布在九龙和港岛中西区。在全港36个小学校网和18个中学校网里,最出名的四大校网是九龙区的41和34校网,以及港岛的中西区11和湾仔12校网。这些校区,售楼呎价大都在3万以上,相当于每平方米30万以上;若是租房,实用80平米的租金常常不低于4万/月,实用30多平米的租金也不低于2万/月。2018年香港三人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是32700。也就是说,即便只租30平米的,每月也只剩1万多点,用于一家三口的吃穿用行以及孩子的教育(想想还是罢了)。
▲图3. 香港官津(蓝色)、直立(红色)中小学和传统名校(黄色)的分布
(图片来源:Xu 2018)
另一方面,收费的直私面向全港择优录取,其中有些是“一条龙”(小学毕业直升中学),也有不少传统名校。质量高生源足,当然竞争惨烈。去年笔者为大娃申请培*书院,一共165个小一学位,第一轮招生就收到4800份申请。为了增加胜算,我特意请系里的名教授给孩子写推荐信,还跟教育专家请教孩子面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结果第一轮面试就被刷下来了。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如何让自家孩子脱颖而出?家长们除了早早(甚至在6个月大时)送孩子去上游戏班(playgroup)及两岁班,还要在两文三语、幼稚园校际或全港比赛(比如朗诵、滑冰)、各种名目的考证升级(比如游泳、芭蕾舞)等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至于乐器,则被视为是必须的,有些小一申请表直接问孩子会几种乐器(中一有问孩子会几种泳姿的)。我的圈子里,还有给孩子报两个幼稚园的,上午是国际的主攻英语,下午是普通话的,午饭在私家车上搞定。
直私比官津早几个月开始招生,所以家长们通常采取“双保险”。先给孩子申请直私,拿到录取通知书当定心丸,然后等免费的官津公布结果之后再做选择。也就是说,不管最终孩子会去哪种类型的学校,对家长(以及孩子)来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拼的孩子有书(好学校)读”。
虽然昂贵的国际学校和收费的直私学校备受青睐,大部分港人子女还是通过政府的统筹办法,进入官津中小学就读。2017年,全港36.2万小学生中,81%的学生在官津,13%在直私,6%在国际学校;全港33万中学生中,79%在官津,16%在直私,5%在国际学校。下面我们详细看看大众所走的政府统筹入学之路。
▲ 来源:www.pexels.com
2
学位也可“世袭”?
不单是二胎家庭的福利
在崇尚校友文化的教育体系,世家子弟优先入学(即所谓的Legacy Admission)并不稀奇(比如美国的藤校),但政府出面界定“世袭生”且强制要求学校录取的,恐怕算是香港的特色了。
香港的“世袭制”针对的是免费的官津小一学位。前面提到,官津学校遵从政府的小一和中学入学统筹办法。统筹办法分两个阶段:自行分配学位阶段(学校自主招生)及统一派位阶段(电脑搅珠/大抽奖)。其中学校自主招生部分的小一的学位,“世袭生”必须录取,其他的“积分入学”(官津中学则自行制定收生准则)。
具体来说,官津小学的小一自主招生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兄/姐在该小学就读或父/母在该小学就职的申请儿童”(即“世袭生”)。政府明确规定,只要世袭生申请,学校必须给予小一学位。通常世袭生占该校小一总学额的30%,但假如“世袭生”的申请数超出总学额的30%,多出的就会占用原本留作“大抽奖”的统一派位学额。第二类是根据“计分办法准则”分配的学位,这类学位占该校小一总学额不少于20%。“积分办法准则”由政府制定,其中积分点最高的是兄/姐在同一校址的中学部(不是要上的小学)就读(20分),或父/母在同一校址的中学部/幼稚园工作(20分),或者父/母是该小学的校董(20分);积分点第二高的是父/母或兄/姐为该小学的毕业生(10分);然后是首名出生子女(5分)等。
不管是“世袭”还是“算积分”,最着数(有利)的是兄/姐在读或父/母在职。由此衍生出两个有趣的现实。其一,这个政策对二(多)胎港爸港妈,是实实在在的福利,但对孩子来说那就看排行了。弟弟/妹妹享福了,哥哥/姐姐就惨了,因为哥哥/姐姐承担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有弟弟/妹妹的前途。小小年纪的孩子不懂,父母对他/她使出浑身解数,其实是因为这一仗打赢了,弟弟/妹妹就不需要再来一次了。其二,为了成为心仪小学的在职员工,家长们也是费了心了。有的家长提前一年去应聘,不管工种,只要心仪学校肯收就值得。
“世袭制”和“积分入学”的安排,对符合条件的家庭来说是天上掉馅饼般的福利。上班顺便带娃去上学,或者兄弟姐妹同校(址)上学,多好的事。图4所示,过去十年,香港官津学校小一学位分配总数大约从4万上升到5.7万,其中通过世袭/积分入学的比例始终维持在四至五成,每年都有两三万家庭受益。有这种制度化的保障,也就难怪港人对长子/长女特别狠了,当然也难怪名校的职工申请那么难。从教育不平等的角度看,世袭制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社会流动,加强了教育的阶级固化,由此社会有各种反对的声音,呼吁检讨现有的制度。
▲ 图4.香港官津小一学位分配情况,2009-2018
(数据来源:香港教育局)
3
“叩门”
不是走后门
“叩门”,字面意思“敲门”,是指经过政府统筹入学办法的自主招生和统一派位两个阶段之后,家长到心仪的官津学校,去申请该校剩余的小一或中一学位。叩门的家长有些是子女抽到不理想的学校,有些则是已经有了直私的学位,但还想搏一搏看能不能去到免费的心仪官津。
2018年,通过统一派位获得官津小一学位的3万个学童里面,大约70%抽中前三志愿。很不幸运地,我们大娃属于少数的30%。领取派位结果的现场,有的家长不顾仪态大声欢呼,有的边打电话边垂泪。真是几多欢喜几多愁。我们住的学区只有11所官津小学,除了前三志愿,我们实在不愿孩子去读其他的,所以唯有最后一搏——去叩门!
虽说最后一搏,但早在自主招生阶段就开始铺路了。因为很多学校要求叩门者百分百的忠诚度:首选-首选-首选都是你(即所谓的1-1-1)。具体来说,就是自主招生(算积分)阶段申请了该学校(1),并且统一派位申请表的甲部第一个志愿(1)和乙部第一个志愿(1)都是该学校。前面提到统一派位是大抽奖,其申请表分两部:甲部不限校区,最多三个志愿,约占所有统一派位名额的10%;乙部只限本校区,按优先顺序最多填三十个志愿,占所有统一派位名额的90%。有人甲乙两部33个选项全写同一个学校,这种叫做“自杀式填表”,相当于只在甲乙部各填了一个志愿,假如抽不中,就只能等全世界派晒之后再被随机分配了,此乃题外话。
▲ 来源:网络
我们想去的学校不属于本校区,所以只做到了1-1,但不管怎样,忠诚度有了,接下来就是申请材料和面试了。话说人靠衣装,孩子的申请材料则靠“精心包装”。封面页是给校长的情真意切的信,说明对该校教学理念以及负责任的家庭教育(responsible parenting)的认同。接着是精炼而专业的简历。后面是目录,一一对应各类获奖证书、学校报告、日常生活照(在家读书、大自然玩耍、兴趣班和外出旅游)等20多页辅助材料。最后是幼稚园校长的推荐信。所有材料用透明的塑料文件夹夹好,用心专业之至,堪比应聘名校教授职位(我要是校长我就直接收了哈哈)。
面试是叩门必经阶段,而且通常需要两轮。香港的娃娃们对面试太熟悉不过了,从两岁班到幼稚园,再到小一入学,中学,大学,哪个阶段不是各种面试?市场上各种面试培训班(对小孩)和面试讲座(对家长),任君选择。面试培训班可长可短,有实战模拟的,也有分主题的。比如针对明年9月读小一的,今年1月就有培训班给正在读K2(幼稚园中班)的小孩。
▲ 来源:网络
我们大娃没有上过面试培训班,但她的玩伴里好多都上过。我自己听过幼稚园和小一面试的讲座,也经常找有经验的同事取经。印象深刻的是学校如何费尽心思设计面试。听一个退休的小学校长讲,老师在面试结束时送贴纸或玩具,其实在看孩子是否礼貌以及能否正确运用社交语言。孩子接受了礼物应该看着老师的眼睛说“多谢”或者“Thank you”,千万不能说“唔该”。有的学校不会直接问家庭情况和亲子关系,但会问“你今天是怎么来学校的?(家里开车、的士、地铁/巴士)”“平时谁陪你去图书馆?”听说更有甚者,会问孩子“你家的床可以从几面落床?”或“你家的雪柜(冰箱)放在哪里?”(大多数港人住房局促,这两题相当于侧面打探孩子的家庭住房面积和经济实力)。
▲ 来源:www.pexels.com
我们想去的津贴小学,普通话教中文,英语教数学和科学,而且学生各种特长都成绩优异。学校在游泳、武术、诗歌朗诵、跳舞等方面拿奖杯拿到手软,关键是,这些课程免费啊!因此,也特别受欢迎。第一轮面试,校长对着满礼堂的家长说,一共收到400多申请,但名额很有限,请大家平常心。第二轮面试,校长对着成功留下来的家长说,恭喜大家,但名额有限,请大家平常心。一周后出结果,我们大娃幸运地成为14个叩门成功的孩子之一。好姐姐,妹妹享福了,世袭制的甜头我们也有份,真是开心过中GRF(香港政府课题,tenure必要条件)。
4
结语
推娃之路漫漫
香港的总和生育率自1980年开始低于2.1(每名女性活产婴儿数)的更替水平,过去几十年一直处于下跌趋势,2016年的数字是1.2。女性的初婚年龄中位数1981年是23.9,到2017已经推迟到29.6岁。1981年大约有90%的第一胎在婚后3年内出生,到2017年只有66%。
为何港人不愿生仔?大概是因为自己的日子已经很难,不想难上加难。在这个房价和教育开支均贵绝全球的“石屎森林”,不买房不生娃,大部分港人的日子可以很潇洒。倘若家庭收入属于中上,只要二沾其一,那么你就可能是个“假中产”。
“推娃”大业,上学只是一方面,孩子还要全面发展。在这个“两文三语”的社会,英文中文,粤语英语普通话,样样要精。在这个素质教育的时代,亲子陪伴、能文能武(如琴棋书画+游泳舞蹈等)、礼貌谦让、内心强大,样样重要。
跟普通家长一样,我们不去想IB争直私,顶多只是叩个门,但育儿的焦虑仍然裹挟着我们。因为不单我们有同伴压力,孩子也会有同伴压力。我们大娃每周固定时间游泳、溜冰、钢琴、小提琴、科学实验、还有香港儿童合唱团,除了游泳钢琴和唱歌,其他的都是她的好朋友也在上。此外,学校还不定时举行颁奖典礼,表彰在各种比赛/表演中获得地区或全港优异成绩的学生,让家长观看直播。然后孩子放学问我们:“爹地妈咪,我什么时候也能上台去领奖?”(呃这个,这个,……)
最后,以周华健给大儿子写的《亲亲我的宝贝》结尾,与育儿路上诸君共勉:
“亲亲我的宝贝 我要越过海洋
寻找那已失踪的彩虹
抓住瞬间失踪的流星
我要飞到无尽的夜空
摘颗星星做你的玩具
我要亲手触摸那月亮
还在上面写你的名字
……
最后还要平安回来
回来告诉你那一切
亲亲我的宝贝”
参考文献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2016,《没有起跑线?》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92%E6%9C%89%E8%B5%B7%E8%B7%91%E7%B7%9A%EF%BC%9F
香港教育局,2018,《小一入学统筹办法》https://www.edb.gov.hk/tc/edu-system/primary-secondary/spa-systems/primary-1-admission/
香港教育局,2018,《二〇一八年度小一入学报告书》,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edu-system/primary-secondary/spa-systems/primary-1-admission/POA2018_annual_report.pdf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 2018, 《2018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统计概览》http://www.hkeaa.edu.hk/DocLibrary/HKDSE/Exam_Report/Examination_Statistics/dseexamstat18_1.pdf
香港政府统计处,2018,《香港经济年刊2018年版》https://www.statistics.gov.hk/pub/B10100032018AN18B0100.pdf
香港政府统计处,2018,《1981年至2017年香港生育趋势》https://www.statistics.gov.hk/pub/B71812FA2018XXXXB0100.pdf
头条日报,2017,《平均花逾百万,港子女教育开始冠绝全球》http://hd.stheadline.com/news/daily/hk/579992/
Lee, Trevor Tsz-lok and Stephen Wing-kai Chiu. 2016. “Curriculum Reform and Social Class Achievement Gap.” Social Transformations in Chinese Societies 12:148-165.
Wu, Xiaogang. 2007. “Family Resources and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The Case of Hong Kong, 1981-2001.” Social Transformations in Chinese Societies 3:173-201.
张卓妮
香港城市大学
社会与行为科学系
副教授
- 更多相关文章 -
权威、严谨、客观
我们带你体验不一样的
情感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