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春“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大闯关”-“我爱传统文化”互动体验奖揭晓


经过活动审核组审核,现公布新春“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大闯关”-“我爱传统文化”互动体验获奖名单。

  获奖名单  


一等奖

西城区第一图书馆/王若石    作品-文章类

平顶山市图书馆/穆海娜    作品-文章类


二等奖
     
  宝鸡市图书馆/韩冬    作品-文章类
        宋鑫宇    作品-文章类
        广西钦州市图书馆/黄菊彩    作品-文章类
        铁岭市图书馆/张婷婷    作品-文章类
       广西钦州市图书馆/龙海航    作品-视频类

三等奖

       甘肃省图书馆/段奕君    作品-视频类
       福州市图书馆/黄玉钦    作品-文章类
       西安市图书馆/张建伟    作品-文章类
       神木市图书馆/李向荣    作品-图片类
       成都市图书馆/徐启涵    作品-图片类
       任小雪    作品-文章类

恭喜以上获奖者,我们将在获奖公布后的1-3个工作日内邮寄出奖品,请您注意查收!

以下是部分获奖作品,敬请欣赏……

西城区第一图书馆    王若石

放寒假后,我在北京西城区第一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上,看到了正在开展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大闯关”活动,就立即参与了竞赛答题。在活动中,我看到了网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这个意外的发现,竟然像一块强力的磁石,把我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了。那几天,我把那些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完全沉浸在那些丰富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海洋里。

有一天,我听到爸爸妈妈商量:“1月28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儿。这一天到底有什么传统习俗呢?”我立即脱口而出:“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小年到,忙祭灶。”爸爸妈妈听到我的话都倍感意外,马上围了过来,让我给他们详细解释一下。我告诉他们,腊月二十三之所以还被称为小年,是因为过了这天就预示着新年一天天临近。旧时民间家家户户供奉灶神,俗称灶王爷,小年这天要打发灶王爷上天,也就是“祭灶”,腊月三十再迎接灶王爷回到人间,也就是“接灶”。通过这个习俗活动,人们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可是,这‘糖瓜粘’又是什么意思呢?”爸爸妈妈仍然疑惑未解。我接着给他们解释:“大家都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不想让他上天告状、说坏话。于是,人们就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用糖做祭灶的供品,让灶王爷吃了糖以后,说话嘴特别甜,最好是多吃点,粘住他的嘴和牙说不出话来才好。”听到这些,爸爸妈妈一起开心地笑出声来,并称赞我知识渊博。我告诉他们,这是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学到的知识。

“可惜啊,我只学到了这些知识,却没机会亲身体验那些活动!”我不无遗憾地叹了口气。一直安静地听着我们谈话的奶奶微笑地说:“这个事好说!马上就到小年儿了,你们抽空儿去超市买些糖瓜。到时候我亲自带领全家一块儿祭灶。”听到奶奶的话,我高兴地几乎要蹦了起来。

腊月二十三的前夜,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超市。这时的超市处处洋溢着春节的年味儿,尤其以卖糖瓜儿的摊位最是火爆。我们好不容易才挤到摊位前。这时我才看清楚,原来所说的糖瓜儿,其实就是一个个南瓜状的麦芽糖。我亲自动手,挑选了一大包又大又漂亮的糖瓜儿。

腊月二十三的早饭后,在奶奶的指挥下,我和爸爸妈妈一齐上阵,把厨房里的盆盆罐罐、角角落落收拾擦洗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奶奶点上了一支檀香,屋内顿时香气袭人,令人心情宁静平和。我们把前一天买来的糖瓜儿,在小碟子上码放成宝塔形状,小心翼翼地端上灶台,整个过程都充满了庄重的仪式感。奶奶带领全家人恭恭敬敬地站在灶台前,对着檀香和贡品拜了三拜。奶奶喃喃地祈祷说:“造神啊,您是我们一家之主。我们全家的幸福安康,有赖于您的保佑。今天是您上天的日子,请您一定在天宫说些好话,也请您来年继续保佑我们平平安安。” 此时,我自己在心里也说:“灶神,今年我们全家人辛勤工作、刻苦学习、节俭生活,来年我们会再接再厉的。请您一定‘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啊!”随后,奶奶带领我们又拜了三拜。

奶奶还告诉我们,旧时家家户户在腊月三十“接灶”时,都会在神龛内贴上一张写着“灶君之神位”的纸幅,等第二年祭灶完毕后,就把纸幅揭下来用火引燃,意味着送灶君上天。我想,在那青烟缭绕、纸灰飞腾中的祭灶,是不是应该更庄重更虔诚呢?

送完灶神,撤下供品,我们全家人欢欢喜喜、开开心心地吃起糖瓜儿来。奶奶说,这叫心到神知、上供人吃。吃着粘牙的糖瓜儿,说着一年来的欢喜,我们内心都充满了无限的甜蜜和幸福。

我知道,这世上根本没有所谓的灶王爷,也没有天帝和天宫,能够创造美好生活和幸福安康的,是人们自己的勤劳双手和聪明智慧。所谓祭灶,其实是老百姓对食物、对自然馈赠的由衷感激,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民俗,承载了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感恩回报与祈求祝愿的美好传统。


平顶山市图书馆    穆海娜

2019年1月23日,我在平顶山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发现了这则消息《平顶山市图书馆新春“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大闯关”主题活动开始啦!》,阅读后,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和满满的正能量!

不得不说,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与冲击,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仪式感”已经不是很强烈了,但这些文化又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平顶山市图书馆能够在春节期间,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唤醒我们沉睡已久的记忆,调动大家积极主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实属用心良苦!

参与传统文化知识答题活动。在答题前,我进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的网页,在这里,一股文化的正能量涌入了我的身心,我认真学习了文学、诗词、礼仪、茶文化、建筑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也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折服,答题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却未终止、学习信念也反而变得更加坚定了!我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深感自豪!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文章。通过平顶山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我认真学习了该馆发布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主题文章,比如,十二生肖的趣味故事、灶神的传说等等,真是趣味横生,我还把这些作为教材讲给孩子听,孩子听得十分认真,还会提出很多有趣的问题“人们为什么不让灶神说真话啊?”、“是不是真的有年这种怪兽啊?”……针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经过思考,我都给予了他满意的回答。

用十二生肖计算家人的年龄。通过学习,孩子熟练地记住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对于孩子的记忆速度,我非常吃惊,后来我才知道孩子利用十二生肖这些小动物的故事情节帮助了记忆,记住十二生肖排序后,孩子又准确地计算出了我们一家三口的年龄。原来,中华传统文化还能和数学结合起来呢,真是神奇又有趣!

举办家庭诗词朗诵会。伴随着春节的临近,我选取了王安石《元日》作为家庭朗诵会的古诗,主持人由孩子担当,在朗诵会正式开始前,孩子还穿插了笑话作为引子,我、孩子爸爸、孩子分别上场进行了朗诵,最后以不记名打分的方式选出了冠军、亚军和季军,比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古诗的载体,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度过了非常难忘的一段家庭亲子时光。

非常感谢平顶山市图书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营造了浓厚的春节氛围,通过参与此次活动,我受益匪浅,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而且增强了我的民族自信心,让我更加坚定了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宝鸡市图书馆    韩冬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时光如梭,不知不觉,又到了新的一年。橙色温暖的灯笼悬于璀璨的夜景之中,毛笔书写的撒着金粉的红纸对联贴于大街小巷间,让异地归来的学子也感受到了宝鸡正洋溢着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

当然,在寒假期间的学生纷纷涌向宝鸡市图书馆,晚来几分钟,自习室便满满当当只有书本翻阅、壁纸摩擦的声音——从小学初中的小朋友拿着寒假作业趴在桌子上奋笔疾书,到高中生、大学生、“考研党”默默地整理背诵知识点,再到一些上班族拿着电脑和书本细细品味、做着笔记。

图书馆在节日期间也有许多倍受欢迎的活动——灯谜知识讲座、“网络书香过大年”、“红岩魂”语言情景剧汇报演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闯关、公众号的节日推送文章……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寒假期间也绵延于莘莘学子的心中。

看到公众号的推送,我才知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虽说也属于知网,但平常我只是用来查找文献,这是第一次在里面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比较新奇的。

对于即将到来的时令节气,网站都有较快的更新速度,详细地介绍了其民俗、起源;“每日一课”栏目中每天都会分享一首诗,并作以赏析,保证了阅读者每日的知识输入,与最近大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文学艺术方面,囊括了许多版块——诸子百家、先秦文学、诗词鉴赏、古典小说、传统戏曲和音乐舞蹈、曲艺、绘画、书法、杂技……让读者能从各个方面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礼仪风俗中,介绍了中华的酒文化、茶文化、食文化、衣冠服饰与传统礼仪等,比如在吃团圆饭时的座位次序、敬酒姿势、拜年作揖都是很有讲究的,在斟酒倒茶的礼仪中,更要遵循“酒要满茶要浅”的规矩,按照中国的传统中庸观念,茶以七分满为宜……这些文化如果平常不去学习,对于这一代学生来说更是会慢慢生疏、遗忘,所以,传统文化的通识课学习不亚于专业课的学习,既然提供了这个活动契机,我们就要在平常生活中多多学习,运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来学习平常老百姓家是如何过节的,观察询问父母和长辈是如何交际的,只有融入生活才能高于生活。

在对中国古典小说的介绍中,以时间轴让我们了解了小说发展的历史规律,还有许多除了“四大名著”的优秀作品值得我们去细细地阅读品味。在各个历史期间的许多名人也有着详细的说明,为我们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很大的助益。

科技文化、器物文化也是回味历史传统的非常好的方式,每个时期的科技、器物发展都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政策制定、文化风气等密切相关,找寻其中的相关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与继承这些蕴含悠久文化的实体。

最后的答题闯关也是让我们在接受了这么多的知识输入后,有一个知识输出的渠道,更加巩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

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绝不是一朝一夕。对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我们能做的,就是怀着敬畏之心,结合当今时代,发展和传承下去。细心观察的琐碎日常中,一定有着传统文化的影子。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关注节日习俗,了解背后的历史故事,而不是仅限于“吃”上,这是我们这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


广西钦州市图书馆    黄菊彩

今年元月,在钦州市图书馆看到一则活动预告,是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活动。正好是周末,刚好可以有时间做在电脑旁,刷刷试题,自己本身也是读了几年汉语言专业,我想应该懂得不少。

做着电脑里面的题目,感觉回到了学生时代,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原来自己对传统文化知识是一知半解,对传统文化知识如此匮乏。在这个知识库里,我就形同一只井底之蛙。

我再也不敢自恃中文专业毕业出来,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充其量还是个门外汉呢。我很惭愧,我要学的还有很多,于是我乖乖的认认真真的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里面系统梳理了中国历史中传承下来的有关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的传统文化。

据相关资料介绍,百科知识库精选了2600余本权威、优质的中国传统文化工具书,并从文学艺术、礼仪风俗、科技文化、器物文化四大方面进行了深度解读,构建了26个主题库,1.4万个知识导航节点。并对每一个主题库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挖掘和展示,这些都给我们这些读者构建了一个推广和普及传统文化的平台。

通过图书馆举办的这些活动,我在知识大闯关里,每天拿手机在答题闯关板块里面刷题,最后,我拿起自己的手机参与传统文化知识答题,居然也能十题全对。这回心里终于稍微开心了下,有没有奖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种成就感,感觉又学到了知识。也不枉费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花费了很多天的答题闯关。没想到,刷题也是能刷上瘾的。

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思,于是我把活动链接发送到了我们组建的家庭群里,里面亲戚朋友很多,大家也纷纷响应,都在里面的答题闯关里跃跃欲试。遇到不懂的知识,就发信息在微信群里面大家讨论……

正值春节期间,大家在群里比拼有关春节的诗词,这个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那个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还有“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于是大家的激情高涨,纷纷说要增加难度,不但要把诗词背出,还要把诗词作者及作品一并列举出来不可。最后连“酒仙”、“诗仙”、“诗圣”是谁都搬出来比拼。

末了,还意犹未尽,大家都觉得好玩。不但学到更多传统文化知识,还学以致用。如在常用的礼仪文化,这些都在我们生活中常常出现。我的朋友说他在这个活动里,通过在十二生肖计算家人年龄这些小小活动,带动自己孩子的学习激情,还有另外一个朋友利用全家一起比拼诗词朗诵,诗词接龙活动,使这个春节更有意义,这些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活动都让大家不但学习了知识,还增进了感情。

有一天,我在看传统戏曲这部分内容里,我的小小女儿看见了,大声对我说,“妈妈,这是戏曲人物”,我问她是怎么知道的,原来女儿的学校也教戏曲知识,她还跟我讲生、旦、净、末、丑……连小孩子都知道的知识,而且还要孩子教我,令我汗颜,而且小孩子从小就学习的传统知识,我觉得我要懂得更多才能以身作则,毕竟中华文明历史还要靠代代传承。

这个春节,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我体验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从来不缺少魅力,缺少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传播。”,我想通过全社会的传播和感染,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应该深深扎根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广西钦州市图书馆 龙海航


——甘肃省图书馆    段奕君


——参赛读者图片类作品


——各地活动剪影





春节民俗文化展

春节民俗时间表

十二生肖的趣味故事

过了小年就是年

春联里的大智慧

最浓年味儿是除夕

大年初一:该拜年啦

逛庙会,寻找记忆中的年味

吃汤圆,舞龙灯,热热闹闹过元宵

<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关注  公共服务在线

及时准确的行业资讯

有趣有料的深度阅读

专业权威的文化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