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合群,越无能。
作者丨维小维 来源丨维小维生素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乌合之众》里的这段话,把合「不该合的群」的坏处解释得十分清楚。一个在群体中迷失自我的人,真的会变笨的。
因为短暂的合群热闹,只会带来长久的迷茫空虚,让你活得愈加拧巴。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希望你看完之后,能学会独处,让自己活成一个队伍,偷偷成长惊艳所有人。
是平庸的开始
我刚开始工作时,曾经为一个问题深感疑惑:为什么身边的女同事都非得一起去上厕所?
当时苦思冥想得出来的答案是:因为一起去会显得比较合群。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进入了一个项目组,女经理跟我说:
看见那些老板们每天中午自己一个人去吃饭,深夜加班独自一人离开,就觉得他们很孤单。我真的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明明工作加班到晚8点就可以完成,大家非要拖延。
宁愿6点出去吃饭到9点回来,也要拖到12点才疲惫不堪地回家。工作效率高的早一点走,就被视为“工作态度太差”。
极度拖延,极度疲劳,也毫无意义。但却一直持续着,没有一个人敢发声。
事实上,那个害怕孤独午饭的女经理,一直都没有升迁。这个项目也一直没做成功。
我想起了詹姆斯. 瑟伯写过一段十分形象的文字,来描述这种“羊群效应”:
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虽然已经迟到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
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
“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一位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
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
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
可能都不太合群
不久前看了一则新闻,非常有趣,也觉得挺受启发的。
江苏淮安有一个高校,里面的宿管阿姨赵艺,非常喜欢把小黑板的通知,用段子的形式呈现出来,你们看看她都写了什么:
天将降大任也,我却要靠英语四六级——记得带“三证”+收音机+脑子
楼内监控已启动运行:1)保证同学们物品安全;2)不要再企图带女生混进去;3)着装不要太露,免得现场直播。
清明节和情人节是一样的,都是送花。然后说一堆骗鬼的话。
原来,这个宿管阿姨发现学生都不看小黑板通知,每次都是匆匆而过,灵机一动就想起写小段子来吸引大家。
每次看见这些幽默精灵话,学生很自然就驻足记住了公告的内容。
网友们纷纷说:为什么这是别人家的宿管阿姨!而我家的阿姨只会催电费?!
是啊,本来一个宿管员,按大多数普通阿姨的工作标准,把电费催到手,把学生哄上楼,准时11点拆散情侣关门大吉就已经是把工作做完做够。
这个宿管阿姨独辟蹊跷做的不过就是:把一件平凡的事情也做出闪光点。
乍一看她的行为是蛮不合群的,甚至显得特别想红,特别来事儿,说不定也被人背后说特别的“有心计”。
但是我相信,大部分老板要都会pick这个不一样的她。
黛西写过月薪五千和月薪五万的差别。很明显,差别到底在哪,这个阿姨给我们最好的示范。
谁就越没有价值
前几天学妹小娴找我诉苦,她刚入职时,还想着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去考证、学习、看书。
然而为了迎合同事们每天的娱乐活动:唱k、开黑、深夜撸串,渐渐耽搁了精进计划。
半年过去,能力没涨,却涨了一身膘,再碰上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毫无意外地出现在裁员名单上。
她哭着接受了这个现实,深刻明白一个道理:谁越和大家一样,谁就越没有价值,越会被社会淘汰。
乔布斯曾经在演讲中提过:
过去我认为一个出色的员工,能顶2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个!
盲目的所谓「合群」,不但抹杀你所有的创造力,还让本应闪闪发光的你,变得泯然众人。
曾经有一个段子刷爆了朋友圈:
一个老朋友想到我公司上班,让我帮忙推荐一下。
我去跟老板说:“老板,我的这位老朋友工作能力很强。”
老板:“有多强?”
我:“对工作认真负责,比我还厉害。”
老板:“我知道了。”
第二天,我朋友来上班了。
第三天,我被老板炒鱿鱼了......
说明了世界上所有的老板都是精明的主儿。谁厉害就留下谁,这叫物竞天择,还连抱歉都不跟你说。
什么叫做所谓「核心竞争力」?简而言之,就是「我不一样」。
如果没有过硬的本事,天天想着“隔壁老王不是跟我一样差劲吗,我也随便完事儿就好",估计很大可能,是和这个段子里的主人公的结局一模一样。
值得你「合」一辈子
我们常常不喜欢出头,喜欢同化在所处的一个群体当中。
甚至很多人会认为,假如自己和这个群体,有什么价值观的出入,那就是自己错了,绝不是大家错了。
比如所有人都爱刷抖音刷微博,只有你喜欢默默看书,你就会开始动摇:
是不是我太落后了?不看这些就和别人搭不上话,会不会显得我很无趣,怎么办?
代价就是,你不但为了融入这个群体,费尽了心思,别人省事你也纵容自己偷懒,别人不求上进,你也不敢表现出半点野心,最终还失去了自己最值得炫耀的长板。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后来渐渐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模样:
欺软怕硬、油腻圆滑、但求安逸。甚至从来不去问一问,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只是知道,身边人人都是这样。
一个人要脱离大环境的影响,到底有多难?真的很难!
但是拼尽全力,保卫自己向上生长的价值观,却是愈到人生后期,我们愈赖以自豪的地方。
没有什么「群」值得你「合」一辈子,反而是与众不同的实力,会给你一生保驾护航。
但愿你有足够的勇气,不去维持虚伪的塑料关系,大胆拒绝无效社交,点个「在看」,我们一起做个不太合群的酷女孩/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