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黛西。
现实中,无论我们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都会在某一瞬间感到后悔,这个情绪会在内心反复发酵:
当初努力点,会不会考上更好的大学?
当初不来一线城市,会不会轻松点?
当初不跟ta在一起,会不会快乐些?
大部分情况下,不会,生活还是一样糟糕,我们还是一样欲望满身。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想让大家明白,选择本身不是错误的,错的是我们无止境的后悔。
不要活在过去,不用纠结当初的选择,别再后悔自己现在的处境,你只需要重新出发。
有很多人说的都是:就是想成功,想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啊。我的答案是,两者结合:所谓成功,就是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中二点来说,这个就叫自由,选择自己生活模式的自由。但如果我就是不想做呢?我就是想当个平凡的人,庸庸碌碌过一生不好吗?
害,这当然没问题了。虽然我一直在帮大家变得优秀,但我也很鼓励你去做一只舒服的咸鱼啊。
举个栗子哈,像KEEP的 slogan 是「自律给我自由」。(每次看到这句话我就腿疼)
但神奇的是,只有真正自律过的人,才会对这句话感同身受。外人都觉得天天6点起床,泡健身房举铁跑步这么受罪能叫自由吗?
只有天天睡到自然醒才叫自由。
但充分认识了自律的人却觉得,能够自己选择几点起床,几点锻炼就是一种自由。
自己天天瘫着什么都不做反而空虚。
你能清楚的意识到每一个选择将会为自己带来的结果,并且在选择以后,能一直不后悔自己当初所做的决定。这个能力并不是指你很有钱,财富自由了想买啥就买啥。一种能认识世界,应对世界,承载未知,并且不为选择而后悔的能力。我鼓励你们去多看看书,学习一些兴趣爱好,提升认知独立思考……并不是说,让你们一定要这样去生活。而是说,当你做了这些事情,至少你能提升自己的认知。这会让你对以后遇到的每一个选择都充分认识,对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不后悔,并且从更高的层次,看到每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回归正题,那么你是要跟着我提升认知独立思考,还是当一只舒服的咸鱼?但这一切都要基于:你清楚选择其中一个时会得到什么,又会失去什么的前提上。如果你从来不知道「我还可以有另一种生活」时,就随便选了一个自己更熟悉的,更省劲的,这不叫自由,这叫懒。因为你可能已经错过了自己「更想要」的选择 —— 你压根都没有体验过它。
我们肯定都曾为自己曾经做出的决定,而后悔的时候吧。其实我们之所以会后悔,都是因为对另一个选择的认识不够充分。因为以那时我们所处的环境、认知层次来看,有些弯路是注定绕不过去的。即使选对了学校,也可能会选错专业;
即使选对了专业,也可能会选错城市;
即使选对了城市,对象可能还死缠烂打要你去陪ta……
总之,这不是运气和选择的问题,是当时的我们看待世界和自我方式的问题。认知,决定了一个人,能做出多少让自己不会后悔的选择。
这也就是我上面所说的,你对一个选择会不会后悔,是由你对这个选择的「充分认识」而决定的。
小到每天选择中午吃烤肉拌饭,还是排骨汤;大到毕业后选择去大城市热血闯荡,还是回老家安逸度日。
只要我们还会面临选择,我们就需要学习以保证自己的认知水平,保证自己对尽可能多的选择的充分认识。这的确不是贩卖焦虑啊,这只是在基于我的个人经验,为了让你的人生能少一点后悔。所以我希望你,第一是要保持对知识的开放,第二是要敞开自己的世界,去接纳新的东西。别觉得这个很简单,随着我们的成长,这件事会变得越来越难的。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写过一个反讽的「科技三定律」: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世界本来的一部分;2)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革命性产物;3)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反人类,要遭天谴的。
它从侧面反映出,人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是会衰退的。当人不再保持对知识的开放度时,就会变得越来越难接受新事物,越来越封闭自己的世界。比如,和父母讲道理是件特别累的事儿吧,因为他们年纪大了,只能抱着自己老一辈的那套规则去生活,无法接受我们时代的新产物。但恰恰是在我们的童年,我们能对一切新鲜事物,都保持着开放和好奇。我们总是会问出十万个为什么,鸡毛蒜皮的东西,也能好奇地研究半天。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科学家,哲学家都提倡要“保持童心”。因为你会发现,你当初所作出的决定,并不是你脑子一热才判断失误,而是各种各样综合的原因。当你的认知能够充分认识,你所面临的每一个选择时,你就不会再为了纠结“会不会还有一个更好的”而后悔,而郁郁寡欢。
所谓成功,就是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且自在地过一生。所谓自己喜欢的方式,并不是指多有钱有地位,而是无论过什么样的生活,你都不会为之后悔。所谓自由,是可以选择不凡,也可以选择平凡,而不是被迫平凡。当你能够理解,你曾经所有的阴差阳错,都是一种必然时,你也能得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人生,获得真正的自由。
所以啊,你要做的不是无限后悔,而是接受自己的选择,然后做对每一件事情,将选择变正确。
这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啊最后,别忘了给黛西点个「在看」呀~
作者:柴桑柴,一个爱写作,会画画的斜杠青年。转载自拾柴院(ID:shichaiyuan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