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洗脑了!”
开头先放个重要的小tip:
为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和喜爱,黛西在文末准备了礼物以表心意——「连送7天好书」!
请一定要认真看到最后啦,真的别错过哈~
大家好,我是黛西。
之前我吐槽了下蜜雪冰城的洗脑程度,这几天才发现另一首歌,也疯卷全网:
“superidol的笑容都没你的甜,八月正午的阳光都没你耀眼,热爱105度的你,滴滴清纯的蒸馏水……”
这两首歌,还在B站上被玩了各种画风,都能轻松上百万播放:
也感觉到, 一丝的不对劲。
01.
大家现在还记得,去年火热的梗吗?
说实话,如果没有特地去百度,我真想不起来:
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一起去爬山吗、耗子尾汁、网抑云……
前几年,还有一些信息量较为丰富的词:
人间不值得、洪荒之力、是个狠人、百因必有果、雨女无瓜……
你好像有那个大病、所以爱会消失对不对、诶就是玩儿、拿来吧你、阿巴阿巴、yyds、芜湖、干饭……
朋友也吐槽过不少次:
“你真的是新媒体人吗,这都不知道?最近超火的!”
昨天公众号弹出了相关文章,我又困惑了:
真诚发问,什么「勇敢牛牛,不怕困难」「拿来吧你!」这些梗是怎么火起来的,我真的跟不上时代了啊啊啊!
导致我每天都在虚心跟朋友请教:
02.
收,说回正题。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自己使用网络流行语,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网络频繁迭代,风气一阵阵地换,我们也总不厌其烦地,用一波波新梗。
为什么市场想让每个人,都快速关注到新梗,一旦没关注的人,就有落伍的恐慌。
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是市场最好的变现方式。
而简单重复,就是最好的洗脑方式,最快吸引众人注意。
到这时,网络热梗,就不再是生动的文字,也不再是为了方便大家沟通。
它变成了一种象征性的符号,用来辨别是否是同类人的符号。
每当有热词冒出来,越快使用,就好像越证明,我们走在潮流的前端。
大环境的驱使,我们为了融入群体,获得众人认可,只好「被迫」使用简单直接、又能代表个人立场的网络词。
于是,我们渐渐不再耐心细腻表达,个人的真实感受,我也时常看到,不少人在各个平台的评论中抖机灵:
看到好作品,他们很少会分析作品的妙处,而是直称:我x,up主yyds!遇到有人回复读者的相反观点,也有不少附和声:就这?他急了他急了。社交平台成了没有个性的玩梗基地:勇敢猪猪,不怕困难! ……
以前网络玩梗,只是单纯的个人自嘲或互动;而现在,大家的沟通模式逐渐同质且平庸。
我们用「666」表达惊奇,用「笑死」表达喜悦,用「阿这」表达困惑。
却忘了停下来思考,一旦大脑习惯了简单的网络表达,习惯了走捷径,会有怎样的后果。
我们开始不知道怎样才能有逻辑地表达内心所想,也很难写出有质感的文章。
大部分人逐渐丢失「精准表达的能力」。
本质原因,是我们情感的退化,也是思维的懒惰。
我们享受着简单的生活,却一直在被降维打击。
从热梗,到各大微博热搜,我们都在消耗着情绪,也一直在被带节奏。
每次微博一爆出事情,评论就要打战一次,如林生斌、罗志祥、郑爽、半藏森林等等事件。
在不清楚真相前,我们常常一边倒地支持某个结论。
而真相大白时,总会两极反转,我们除了浪费时间外,没有任何收获。
但下一次,我们依旧这么重演。
我们永远被带节奏,永远不长记性。每个人,都在充当着资本家的免费水军。
03.
当然,我并不是一票否决热梗以及这些事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
流行语给我们的沟通方式,提供了多一种选择,能快速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社交中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爆出的一些社会恶劣事件,也可以让我们看清一个人的人品,并在生活中远离这类人,保护好自己。
凡事都有两面性,而事情好坏的决定性,取决于我们的使用态度。
当你能把握好「玩梗程度」,也能对热点事件保持审视,清楚知道自己所做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那么恭喜你,在网络中能保持清醒。
如果你的行为是相反的,也没关系,接下来黛西就给你3个建议,让你能主动使用网络信息,防止被洗脑。
1)提高你的媒介素养,拒绝标语化思维。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而越是简单直白,越是荒诞离谱的东西,能越火。
虽然我们不能对抗大环境风向,但可以修改自己的大数据喜好。
市场会根据我们的点击,不断精准投放我们喜欢的信息流。
所以,当你一次次忽略那些明星热点、情感八卦等噱头信息,手机为了吸引你的注意,自然会主动过滤劣质信息。
这时多给一些优质作品点赞,比如对提升认知思维、技能有帮助的信息,你的媒介素养,也就随之提高了。
同时,如果可以的话,用反主流的方法,去运营你的人生。
流行不等于绝对正确。
而网络用词,只是流行营销的产品之一。
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思维,当你使用一种语言时,我更希望你能思考这些问题:
我想拥有怎样的思维,成为怎样的人?我想获得什么样的群体认同?为此我需要养成怎样的语言习惯? 什么方式,可以让我远离浅薄用词的同化?主动使用网络信息?
2)对当下的所有爆点,持反思状态。
不要第一时间去吃瓜,最好不吃瓜,你看到的,都是媒体想让你看到的。
再火爆的热点,不出一周,也会降下热搜,生活还是会回归平静。
我看过很多人,为了微博热点义愤填膺:
看了林生斌事件大喊: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看了半藏森林事件后直称:绿茶没一个好东西…… 看了艾莉洪世贤离婚11周年,高呼爱情不是什么好东西……
最好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评论一件真相未解的事。
最后你得知的真相,尤其是娱乐事件,一定是团队经过各种方案的衡量后,选择损失最小化的方式,每一步,都充满了算计。
不知道这个套路的人,看见热点越是急着发声给人定罪,情绪越膨胀;
事后真相大白时,越会快速开启贤者模式。
网络太魔幻,别轻易被片面消息煽动,多问问自己:
这件事值得我关注吗?能给我带来什么价值?如果值得,那热搜说的一定是对的吗?有没有更客观的看法?有没有其他角度的补充,能让最后得出的观点,是事实而非片面的? 事情最后的本质是什么?它想让我获得什么东西?又想让我付出什么?
3)远离情绪化场所,多走入生活。
网络和生活,有很强的割裂感。
在网上大家都在鼓吹躺平、拒绝内卷,大喊男女不平等,希望社会能公平,人们能平等一点。
各自都在为了各自好的标准,而争得面红耳赤
但现实中,大家都在努力生活着,该上班的上班,该奋斗的奋斗,该尊重的尊重,该谈恋爱的谈恋爱。
而不假思索,把网络观点当做人生信条的人,在生活往往会落得吃亏下场。
网络上大多人所敲出来的文字,都是有目的,要么发泄情绪,要么商业变现。
如果你无脑接受投喂,例如不卷了,躺平吧。
有钱人家有资本霍霍,干出成绩的人可以逍遥生活,而作为初入职场的我们,在毫无保障的情况下,就贯彻这一观点,人生会走向怎样的道路,思细级恐。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往往就是自身最大的罗网。
眼前这不如意的生活,大多可能,是自己之前每一次选择,所构成的。
而你现在所能做的最快补救方法,就是真正走进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大数据帮你选定的生活。
走入现实生活,多做一些有难度,却能让你暴风式成长的事情,从认真看完一本书开始。
不要低估目前微小的改变,给你带来的长期反馈。
共勉。
(活动还剩6天)
大家有过什么「被洗脑」的经历
或者有什么小技巧可以防止「被洗脑」吗
欢迎来留言分享你的故事和心得~
本期福利书籍
活动规则
联系获奖者并包邮送出书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