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这件事情,比刷抖音强太多太多了

黛西啊 黛西巫巫 2023-02-28

大家好,我是黛西。

开始之前,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在刷抖音的时候,获得的是快乐吗?

不,是快感。

当我们觉得生活沉闷无聊的时候,会刷上一两个小时,即时获得满足感。这样坚持一周,我们就可以发现,放下手机后,生活枯燥无味,还是抖音的世界更美好。
因为,我们陷入了「高频率快感」的软件圈套。

这种即时满足,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没有耐心:

看一部剧或者电影,倍速已经满足不了了,直接在抖音上找解说。被网络的病态审美影响,想快速减肥,不惜解释来伤害健康,达到短期效果;以为月入过万是人均常态,人均创业都能成功,总觉得公司给的薪水太低,不能满足自己。
如果不及时制止自己的行为,长期下来,我们想找回静下心学习和工作的状态,会成为一件难以坚持的事情。

如果你想改变这样的现状,那就从戒掉刷抖音,选择能锻炼我们思考能力的记录片开始看起。

所以今天,黛西给大家推荐3部超级好看的纪录片,帮助你找回人生时间的价值,以及不再依赖廉价的快感麻痹自己的神经。

01.

《人生七年》

这部电影就像一本人生说明书,不同阶级的孩子,63年的变化,我们都能够在他们身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缩影。

人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以及如何更好地度过我们的一生,是这部系列纪录片最令人深思之处。

一口气看完9集的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所感所悟。

1)读书和自身努力拼搏,是少数可以突破阶级差异的方式。

我们不得不承认出身会让我们输在起点上,会直接决定我们最初的认知,甚至影响到人生阶级。

在七岁的时候,就能看出每个阶级思想的差别:

上层阶级的孩子,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甚至可以确定自己的未来上牛津,做律师。中层阶级的孩子,男孩会想好做什么职业,女孩则是想长大嫁人。生活在平民窟的孩子,觉得好好活着就是梦想,有的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的希望有机会能见到爸爸。
但是这些出身所带来的认知偏差,并不代表,我们普通人和精英人士一辈子的差距就是如此。

很多人认为,输在原生家庭起点的孩子,很难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

真的是这样吗?

确实,我们的学习、工作甚至未来的婚姻,都会被影响到,以至于我们过不好这一生。

这里借用东野圭吾的一句话:

“悲观也没用,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读书和自身的努力拼搏,是人生赛道上加速的buff。

就像纪录片里,出生在农场的Nick,通过教育考上牛津成为教授,摆脱了原生家庭的束缚,实现阶级的突围。

他大概是「小镇做题家」出身,但是他没有变成「985Five」。

家境条件这些已注定,只有留在脑子里的知识,才是普通人抢不走、有底气的王牌。

2)20出头并不是人生最关键的时刻。

我曾经肤浅认为,20出头的人生是最关键的时刻。

大部分人会在读大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甚至还会遇到与自己相守一生的爱人。

好像没有抓住这个关键的节点,我们的就会错过一生最好的机会。

当我看完纪录片时,我才发现,人生并没有什么一锤定音的时刻。

有的人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走着,做到那个行业的佼佼者。有的人兜兜转转,从一份工作换到另一份工作,最终也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有的人在20多岁就步入婚姻的殿堂,离婚后又再婚。有的人在世俗定义中「晚了」的40多岁时,依然收获了真爱。
我们好像夸大了某件事情,某个决定对人生的影响,所以总是循规蹈矩,不敢在成长道路上尝试新事物,不敢轻易犯错。

但我们忘了一个人的发展,是没有上限的,我们在犯错中成长,才能不断提高人生的容错率。

只有输过的人,才能赢得漂亮。

所以,不要为你的一辈子盖棺定论,生活是未知的,人也可以随时改变,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前方是什么模样。

02.

《但是还有书籍》

读书从来不是阶段式,我们不会随着毕业典礼的结束,而终止自身的提升。

在这个记录片中,我们看到了每本书背后的呕心沥血,也让我们深知书籍的魅力。

身边的人都在思考着,如何让时间利用的效率达到最高,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事。

每天都在「快快快」中度过:

早高峰的地铁换乘时,不管车有没有到所有人都是跑着上楼,否则就要迟到;点外卖空出的时间,可以多做一些工作,否则今晚就得熬夜加班;看电影看综艺,一定要1.5倍速,否则会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这样的快节奏生活,就是将时间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吗?

并不是。

不仅仅是投入了大量时间的成本,还把健康、快乐压缩了一半。

纪录片中,刚好帮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

如何在拥挤和喧嚣中,找到时间的价值。是在日积月累的阅读过程中,增加自己的思想厚度,才能用清晰的思维逻辑做有价值的事情。
这不是靠年龄的增长,就能自动获取的事。

你试过在地铁上拿着一本书,不理会周围的喧嚣,静下心阅读吗?

很少吧,每天看到的场景都是每个人低着头在刷手机。

我能理解,肉体在为生活奔波,精神得不到满足下,我们习惯「低投入,高回报」的快乐。

但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而审视人生需要有闲暇 。

我们今天有很多能快速获得讯息的渠道,但并不能够帮我们审视人生;因为它们没有给我们带来闲暇,让我们更加没有时间思考。
读书则不同,它会让你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情,花时间不断复盘我们的人生。

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依旧有保持匠人精神的编辑们,为我们创造深度阅读的机会。

最后一集的快时代阅读指南,就很适合我们想读书却没有时间,以及不想读书却有时间的年轻人。

其中提到我们日常中的自媒体阅读推荐,是有一种通过算法,强行灌入你的思维方式。

先看文章再反思其实有点反人性,毕竟我们在书中接受的,也是作者的主观之感。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深度思考后再去和他人交谈,不将别人的观点直接灌输给自己。

何其有幸,能有这样的一部纪录片出现,帮助我们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开辟出一个精神角落。

03.

《历史那些事》

在我们的印象中,历史像是一本铺满尘埃的书卷,离我们很遥远。

但是《历史那些事》这部纪录片却通过融入现代的方式,拉近我们与历史的距离,给我们讲述了“活生生”的人和事。

为什么这部剧会有很多人喜欢?2个原因:

1、网络化的旁白,更通俗易懂。

长期以来,历史纪录片的严肃沉闷,并没有取悦到观众的耳朵。

但是这部纪录片的旁白解说,极为贴近年轻观众的喜好。

比如第一集中,关于苏东坡的旁白,就引得大家在弹幕疯狂表白。

他游历赤壁作一词两赋,引来无数点赞收藏投币;震惊,因为太过饥渴,大文豪苏东坡竟然做出了这种事。
这样通俗易懂的旁白解说,让我们认识到历史并不是只有一种色调。

它也曾是鲜艳的、鲜活的,也会让人产生兴趣和情感上的共鸣。

2、靠近年轻人的精神触点,与历史人物达到共鸣。

正如第一集片尾的旁白:

他屡遭贬谪的一生,是悲苦的;但他却在所到之处,用当地的美食装点了人生,用能够企及的食材,温暖了生命中的苦难。
反观我们的生活,不也是如此。

每天下班之后有热腾腾的食物,就能扫除一天的疲倦。

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用创意且接地气的形式,缩短了历史与现代的“代沟”。

有人质疑这样诙谐轻松的片子,不足以被称为历史纪录片。

但是历史只有通过严肃冰冷的文字,还是沉重解说式的纪录片,为我们呈现吗?

我们有千百种方式看待过去,在不同的视角中,得到不同深度和广度的知识。

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学习,得到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汪曾祺老先生曾说:

“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希望我们在学习的路上,不要局限某种常规汲取知识的方式,我们的认知池子才不会快速枯竭。

04.

到这里分享就结束啦,希望大家能够静下心,至少好好看完一部纪录片。

刷刷短时频,用15s的时间掌控你的快乐之后,放下手机,就开始无尽的焦虑跟不知所措。

还不如利用好这些时间,多看纪录片,吸收有用的信息化为己有,一起克服这个浮躁的时代。

如果你也喜欢这一期的纪录片推荐,不妨点个「在看」告诉我;

如果你也有宝藏资源的话,也别忘了在评论区跟我分享啦~

推荐阅读
为什么鲁迅成为了B站的流量密码?
今年最舍不得发布的一篇文章,真的不要错过!
为了不错过每天的见面,请记得把我设为「星标」啊~

操作步骤如图:

END
作者:黛西,90后女生,一个激进的自我精进者,想带你看更大的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