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下馆子有多贵?一顿饭我吃了10000......
白色情人节那天,因为疫情很久没有在外面吃饭的我,出去吃了一顿。
两个人刚刚好吃饱的量,一结账花7000多……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感受香港生活成本有多高了。
没有在香港生活过的人,真是无法体会我们港漂生活在什么样的“水深火热”之中。
没来香港之前,我生活在内地一线城市,基于对火锅偏执的热爱,每周都有几天要出去跟朋友吃火锅。
在一般的饭馆吃饭,两三个人花费三五百已经吃得不错了,海底捞一结账也就四百上下,同样是两三个人如果在香港吃个海底捞呢?
没花个一千五可能要饿着出来。
每次有香港朋友来内地总会惊呼“吃饭好便宜”,我心想一顿饭三五百,也不是很便宜吧?到底在香港下馆子有多贵?真是来了才知道。
刚来香港不久,有次下馆子吃火锅,四五个人吃两千多,我当时就震惊了……心里一个劲儿回忆刚才到底点了什么才这么贵,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点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去红磡吃海鲜大排档,我心想大排档能有几个钱?
没有豪华酒楼的装修,肯定简单便宜实惠,没想到一结账又两千,我再次震惊了……
一个煎饼果子卖48港币,折合成人民币也40多,煎饼店里一个老外坐在窗前,把煎饼放在盘子里,双手拿着刀叉,一边切一边吃得津津有味。
我来香港之后,再也不敢像在内地一样的频率下馆子吃饭了,和房价相比,下馆子这么贵,真是干饭人的噩梦。
在香港生活很多年,我才慢慢习惯这里吃饭的价格,结账时也由当初的战战兢兢变成了后来的习以为常。
在香港,食材贵,劳动力也更值钱,想在香港潇洒地生活,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不过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一次在香港吃牛排的经历。
当时因为要请两个重要的朋友吃饭,选中了一家吃牛排的日本餐厅,这家餐厅位于湾仔,原先只招待会员,开业半年以后终于开放给大众预约。
据说这家餐厅还是贝克汉姆的御用食堂,他不管是去日本还是来香港都会去这家店吃饭,更让我想要一探究竟。
就餐之前必须在网上预订,而且要先要刷卡付钱,每位最低消费港币2600,服务费另加10%。
刷卡刷得我心都疼了,但是那天结完账后我就更心疼了,三个人吃了一万多。
究竟是吃什么能吃一万多?
这家餐厅采用固定套餐的方式,在香港叫做“厨师发办”(日语:Omakase),是日本和香港很流行的一种吃饭方式。
客人什么都不用想,也不用自己点,套餐里吃什么都是餐厅搭配固定好的,每一道菜都是当场做,一般是比较高级的餐厅会选用的就餐方式。
这倒是避免了吃饭时候你推我让的尴尬点菜场面,也很适合像我这样怕麻烦什么都不懂的客人,给什么吃什么,简单高效。
当天,我们来到湾仔一个很隐蔽的地方,从外面看上去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拉面店,还以为来错了。
反复确认过后才知道其实没错,这个饭馆,就隐藏在这个拉面店之中。
进店了……
首先进入了一个神秘的银色小屋,整个房间就像一个大型的冰柜嗖嗖冒着冷气,跟俄罗斯餐厅喝伏特加的那种地方营造的冷冷的感觉类似,我差点以为我们就要在这里玩密室大逃脱了。
神秘的银色小屋
眼神在四周上下打量是不是可以解锁个暗门才能进入下一个房间,正在这时有人过来了,拿了一杯作为餐前酒的清酒给我们,我才想起来我不是来玩密室而是来吃饭的!
紧接着他又给了我一份牛肉干,这个牛肉干可不得了,因为它不是普通的牛肉干,它是和牛的牛肉干!
老实说,我实在吃不出这是那种每天听着交响乐生活、过得比我还滋润的牛做成的牛肉干,但因为现在吃的可是几千块的套餐,这牛肉干到底有什么特别,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吃完了之后,就被带到正式吃饭的地方了。
整个餐厅也就招待20个人吧,环境有点像平时吃日料的铁板烧。
我环顾周围,琢磨着都是什么样的人来这种地方吃饭——
其貌不扬的大叔可能一抬手就戴着一块Roger Dubuis,一身淘宝STYLE的人可能一出门就开着法拉利走了,喝得满脸通红的人可能明天根本不用上班……
总之,每一个人都可以神秘莫测,而这小小的饭馆只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普通的部分。
整个环境并没有什么特别惊人之处
每上一道菜,店员必须摆出特有的经典手势和造型,并配合独特的犀利眼神把菜品送到你面前。
这个时候,就是客人拿出手机拍照的大好时机。
但是一个尴尬的问题来了,因为手机对焦多数都自动锁定在人脸上,往往需要拍很多张才能拍清楚菜。
正当我左右对焦努力把菜拍清楚的时候,感到斜前方射过来一道冷峻的目光,朋友立刻就认出是某位三字明星,但是我不认识。(大家看出她是谁了吗?)
她可能误会我在拍她,看来在这里吃饭遇到明星的概率真是很高。
白衣服的这位,能认出她是谁吗?
除了摆出酷酷的姿势让客人拍照之外,每次有客人进来,或者给客人上菜的时候,他们都会使出洪荒之力大声喊出来,加上音乐声音震耳欲聋,所以显得特别热闹。
因为这家店的店名(具体叫什么不透露了,谁叫不给我广告费)里有黑手党的意思,为了营造出黑手党的文化元素,每一个服务员!手臂都有!纹身!
摆出的表情也是凶神恶煞,你别说,还真有种置身黑帮的感觉。
幸好这位大哥端的是肉不是大砍刀
我点的套餐价格是每位2600,但这个钱不包括饮品。
我接过饮料的餐单一看,竟然比五星级酒店还要贵,300ml的清酒两千多(又是两千多,我到底和两千多有什么仇什么怨),这都赶上一位的套餐价了。
我心里盘算了一下,一听可乐还有330ml呢,还是可乐价格实惠量又足啊。
再看1800ml那种一大瓶的……我往后扫了一眼价格:一万五。
看完价格手有点抖,最后只点了三杯不太贵的红酒……
这时候才知道还有好多东西可以加,要不要鱼子酱,要不要双份,基本每一项都得几千块。
点完饮料,服务员跟我说当天有好多新鲜食材,什么意大利寄来的白松露。
以前我就听说白松露很罕有,而且都是狗挖出来的,想着狗也不容易,我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点了一个,每位又加了500。
就是下面这几片东西,账单又加500*3......
来这个餐厅,第一是吃牛,第二就是吃气氛。
因为上菜的时候服务员都是用英语介绍菜品,那些部位和做法的词汇都相当深奥,除非之前是米其林厨师,否则根本听不懂。
但是大家似乎都在装听得明白,我尽量混在这个气氛里不被人注意到。
这家料理总店在日本,但由于它是香港分店,所以也融入了一些香港当地特色,比如使用了传统点心笼盛菜。
陆陆续续上了几道菜,最后快饱了的时候,上了一道和牛牛排,第一感觉是这也太肥太油了……
虽然和牛应该吃肥的,但这块肥得也太多了?所以还是有点失望。(对,我居然因为有点吃不下了而感到失望)
终于到了最紧张的时刻——买单。
基本套餐费在预订的时候已经付过了,所以还要付当天的白松露、酒水以及服务费。
之前已经付了8000多,补尾款的时候我已经淡定多了,但是账单还是把总价也打了出来。
吃到最后虚荣感已经盖过了真实的味觉,我已经分不清最后让我印象深刻的到底是虚荣感还是眼前的珍馐美味。
三个人吃了一万多港币,虽然有心理预期,但还是暗地感叹,香港真是一个让人纸醉金迷的地方,如何在这个城市找到归属感,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吃完这顿以后的一个月,每次路过家楼下,看见25块钱一份的叉烧盖饭,我都觉得格外地亲切。
此时此刻,脑海里有一首歌在轻轻地唱:“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END-
● ● ●
/本 文 作 者/
西边街揸fit人
有时天真,有时很邪恶
TA的更多文章
/小 助 理 推 荐/
滑动查看更多
如果你也想将自己在香港的经历
与更多人分享
请在后台回复“投稿”获取投稿要求
本文为“香港体验官”版权所有
转载或加入读者群
请联系@小助理
点个「在看」
来聊聊你在香港吃过最贵的一顿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