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归自然---国学六法(44)

2016-10-29 赵士林 赵士林文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1309ig1jzp&width=500&height=375&auto=0

先秦时代的儒家道家墨家,都特别喜欢怀古,特别喜欢发思古之幽情,特别喜欢向往远古的黄金时代。并且一个赛一个地看谁向往的时代更古老。儒家向往周代,墨家向往夏代,道家的怀古更彻底,一下子就要回到小国寡民,结绳记事的时代,那已经是原始社会了。我由此想到,老子经常强调贵柔守雌,还搞女性生殖器崇拜,他说:“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6章)

意思是说,虚空的变化永不停歇,这就是微妙的母性。微妙的母性之门,是天地的根源。其实,“牝”就是女性生殖器,“玄牝”就是女性生殖器崇拜,再参考老子经常强调的“柔弱胜刚强”等,可以肯定老子的思想带有浓厚的母性文化色彩。从这一点来看,老子要回归的原始社会还是最早的母系氏族社会。为什么要回到那么早的时代呢?因为那是一个还没有被文明污染的时代,国家从领袖到百姓都是自然纯朴的。

法国大革命的精神领袖卢梭,在十八世纪提出了一个著名看法:文明是人类罪恶的根源,人类为了拯救自己,应该回到自然状态。这个著名看法使卢梭名噪天下。但这个著名看法的基本精神早在中国的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由老子首先提出来了

老子的第一个大粉丝庄子最明白老子讲的道理,他明白地点出了道家向往的原始社会:
    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马蹄》)

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盗跖》)

那个时代,山中没有道路,水上也没有舟桥。那时候的人,想睡便睡,香香甜甜,绝不做噩梦;说起便起,舒舒服服,没有烦心事。老百姓都是只知道老妈是谁,不知道老爸是谁。大家都耕田吃饭,织布穿衣,互相之间绝对没有相害之心。那真的是一个最道德的时代呀!

他还用自己最擅长的讲故事来宣传老子的道理,普及老子的思想。这就是那个有名的混沌的寓言。

今天我们说到混沌,指的是原始自然未开化的状态。但是在庄子的故事里,混沌却是个神,是主管中央地区的神,叫做“中央之帝”,混沌长的很有特点,他就是一个大肉球,既没有鼻子也没有眼睛,既没有嘴巴也没有耳朵,七窍全无。尽管混沌没有七窍,看不见也听不着,但是非常好客。当时主管南方地区的南方之帝叫儵,主管北方地区的北方之帝叫忽。今天我们说“倏忽”是极快的意思,当时却是两个神。倏忽二帝经常到混沌这儿来做客。混沌每次都十分热情地招待他们。这两位十分感激混沌,私下里商量:这混沌对我们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报答他呀?怎么报答呢?两位思来想去,达成个共识:你看这混沌,既没有鼻子,又没看有眼睛,既没有嘴巴,又没有耳朵,七窍全无,看不见听不见闻不着,连话也不能说,活得多憋屈呀!我们给他凿七窍吧!于是这两位就动手给混沌凿七窍。每天凿一窍,到了第七天,七窍造成了,混沌也死了。庄子的原话是“七窍成而混沌死。”

在这个寓言里,混沌就象征着原始自然纯朴的状态,七窍则象征着文明。混沌本来活得好好地,偏偏倏忽多事,自作聪明,硬要给他凿什么七窍,结果七窍凿成了,混沌也送了命。文明诞生了,自然就死掉了。

庄子还拼命反对“机事”,什么叫“机事”?机事就是机械之事。庄子又讲起了故事,这次是拿孔子最有名的学生之一子贡当托儿。说子贡有一天来到汉水边,看见一位老汉打水浇菜。这位老汉抱着个大坛子,沿着隧道进到井里,用这个大坛子淘上水来,又抱着它到菜地里,哗哗地浇灌,看着十分费力,效率又低。子贡就对他说,有一种机械,用它来打水浇地,既省力,效率又高。老汉立刻接过来说:“我知道你说的那个机械,它利用杠杆原理,一头绑着石头,一头吊着水桶,这边一压,那边水就上来了,十分省力。它的名字叫桔槔。”

你瞧这老汉,门儿清。这个桔槔可是当时的高科技。但是老汉为什么不用这个桔槔呢,您听老汉的高论:我的老师早就告诉过我,“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天地》)

你搞这个机械,必定要经过一番算计,这就是机事。算计要用心来算计,于是又有了机心。人一有了机心,也就是算计之心,就丧失了纯洁的天性,这就叫“纯白不备”。纯洁的天性丧失了,你就心神不宁,这就叫“神生不定”,心神不宁,就违背了自然的大道了。

最后老汉说:“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天地》)

我哪里是不知道用这个桔槔来打水更省力,效率也更高。但是它造成的后果更可怕。由于研究这种东西,大家都来算计,大家就都丧失了自然纯朴的天性,罪恶的时代就开始了。因此,我实在是耻于使用这种东西呀!

自然纯朴,看似愚蠢,但是大家都活得很透明,不设防,幸福快乐,因此这个愚蠢实在是大智慧。文明诞生,人看似聪明了,但是有了这个所谓聪明,也就有了互相算计,于是烦恼、痛苦、冲突、罪恶全都来了,结果是人人从此就不再快乐,这样看来,这个聪明实在不值得提倡。因此老子才说:“大智若愚”。

后来苏东坡就写词很自豪地宣称:“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谁能像我苏东坡,老白毛了,还丝毫没有算计人的心机!

东方的先哲这样考虑问题,西方的先哲何尝不是如此?例如亚当和夏娃为什么被逐出伊甸园?这两位一男一女,人类的始祖。本来生活在伊甸园里无忧无虑,自自在在。上帝告诫他们,千万不要吃那树上的果子,只要不吃那个果子,你们会永远这样欢乐地生活在伊甸园里。但是有魔鬼来诱惑了,说那树上的果子非常好吃,上帝不让你们吃,是他留着自己吃。赶紧尝尝吧!人啊,哪里经得起魔鬼的诱惑!于是两位偷吃了禁果。没吃之前,一男一女,坦诚相见,互不设防。一吃了果子,哎呀!怎么这么不害羞呀!一男一女,什么都不穿,天天在这儿裸奔哪!连忙找些树叶遮住了下体。上帝看见说:坏了,一定偷吃了禁果了。于是将他们罚出伊甸园,来到人间,遭受熬煎。

这个禁果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它也象征着文明。亚当和夏娃在没吃禁果之前,就像天真的儿童,完全是纯朴的状态,没有互相算计和防备,因此也没有羞耻,没有罪恶,一切都自自然然。但是一吃了禁果就不同了。文明诞生,罪恶开始。就像小孩子成人了,算计心哪,防备心哪,羞耻心哪,全都来了,因此才赶快遮住下体。

但是,不管你怎样宣传自然纯朴,老子提倡的理想社会,他的小国寡民的政治设计当然是痴人说梦。母系氏族社会的生产力低下得可怜,人们在大自然面前非常脆弱,不可能像老子和庄子宣传的那样,生活的那样滋润。今天有些人鹦鹉学舌,瞎感伤,瞎浪漫,痛骂现代文明,主张回到原始社会。这其实都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你让他到西北的大山里呆上半年试试,早就屁滚尿流了。

历史总是不断前进,文明总是不断发展,欲望总是不断膨胀,人心总是越来越复杂。用今天的话说,人民群众有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老子要求小国寡民、自然纯朴当然是空想。不仅是空想,真的按照老子说的做,后果很可怕。
    想当年,美洲的印第安人很淳朴,澳大利亚的土著很原始,非洲的黑人很自然,结果差点被白人殖民者灭了种。特别在今天这个时代,全球化汹涌澎湃,高科技突飞猛进,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这是一个只看实力,不看情面,看情面,情面也得围着实力转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置身于互相使劲玩心眼的世界,博弈的世界,你一味地讲愚,讲自然淳朴,将返璞归真,讲憨厚,讲大咧咧,不讲点智慧,肯定要吃大亏。

但是,老子对自然淳朴和谐境界的憧憬是否毫无意义呢?

不是的。我们可以说老子的憧憬在政治上是空想,甚至很幼稚,但他对于人生境界的探求却总能够发人深省。冯友兰先生说老子的小国寡民表面上是在描绘一种社会状态,实际上是在谈一种精神境界。我同意这个看法。我甚至可以说,老子是借谈政治来谈人生,他的政治智慧通向人生智慧,下面就来谈老子的人生智慧。


大智若愚----国学六法(43)

反对暴政-独夫民贼心惊肉跳---国学六法(42)

独裁者遭受蔑视----国学六法(41)

政治家的等级----国学六法(4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