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智若愚----国学六法(43)

2016-10-27 赵士林 赵士林文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1309zzxj29&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但老子的政治智慧当然不是一片光明,关于统治者如何对待老百姓,老子有一个似乎让我们不能容忍的思想,那就是愚民。他说: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65章)

意思是,古代善于治国的人,不是教百姓聪明,而是让百姓愚蠢。如今的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就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智谋心机。因此用智谋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难,不用智谋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幸福。

这就是后来被我们严厉批判的“愚民政策”。

“愚民政策”的知识产权,原来也是属于老子的。

愚民政策确实影响恶劣,秦代暴政,秦始皇和他的丞相李斯“焚书坑儒”,大搞思想统治和文化专制,就被汉代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贾谊称为“愚黔首”,也就是愚弄老百姓。(“黔首”从战国到秦代、特别是秦代,都是老百姓的代称。)而“愚黔首”显然就是发挥了老子的思想。当然,专制统治者愚弄老百姓是自以为得计,愚民政策不可能真正长久有效地维护残暴的专制统治。贾谊写《过秦论》总结秦代短命的教训,说得非常明白:“故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

百姓尽管地位低贱,但不可侮辱;尽管看似愚蠢。但不可欺压。从古到今,和老百姓对立的人,或迟或早,肯定要被百姓推翻。

这话说得铿锵有力,掷地自作金石声。和汉代的一首民谣完全可以对应。这首民谣说:

发如韭,剪复生;

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头发像韭菜一样,剪了还会长出来;

头颅像公鸡一样,砍掉了还要鸣叫。

当官的没什么可怕的,

小百姓从来就不可任意地轻视欺凌。

但回过头来,我们再揣摩一下老子的话,他的意思好像和秦始皇、李斯的做法还不是一回事。他说“以智治国国之贼”,那么是谁以智治国呢,显然不能是老百姓,而只能是统治者。他要求统治者不要以智治国,也就是说,统治者也应该愚蠢些。他不仅愚民,还要愚官,他的政策不仅是愚民政策,还是愚官政策。

这里插一句,老子所有的政治主张,都不仅仅是针对老百姓,同时也针对统治者,甚至主要是针对统治者。例如他说:

我无事,

而民自富。

我无欲,

而民自朴。(57章)

我不扰民,百姓自然就富起来;我没有贪欲,百姓自然就朴实无争。

谈到愚的要求,老子是要求国家上上下下,大大小小,从帝王到百姓都变得很愚蠢,认为这样国家就太平了,理想社会就实现了。

这个说起来很好笑,其实正好符合老子的一贯思想。

何以见得?

因为老子不仅要愚民、愚官,他是连自己也要一起愚进去。例如他不无欣赏地自我评价:“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已,而我独顽似鄙”(20章)

什么意思?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世人都明明白白,唯独我糊里糊涂;世人都精明得很,唯独我傻傻乎乎;世人都很有作为,唯独我愚蠢而笨拙。

老子甚至认为自己“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就是说浑浑沌沌,像一个初生的婴儿。

话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老子说的愚蠢其实就是淳朴自然,没有算计之心。老子认为社会之所以黑暗,政治之所以败坏,统治者之所以贪婪残暴,老百姓之所以悲惨无助,都是文明惹的祸,都是由于随着文明的进步,人太聪明了,于是耍心眼,玩阴谋,天天互相算计,互相争夺,互相坑害,互相残杀。用他的话说,叫做“智慧出,有大伪”,人越聪明越虚伪。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大家都输,大家都过不下去。只有回到淳朴自然的状态,才能结束这种人间悲剧。因此,老子把回到自然淳朴状态的所谓愚蠢叫做大智若愚。认为这种愚蠢才是大智慧,而现在人们互相盘算的所谓智慧不过是小聪明,到头来一定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就像《红楼梦》里说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大智若愚,是老子主张的意识形态,遵循这个意识形态,才能实现无为而治。那么怎样才是大家都很愚蠢,都很自然纯朴的理想社会呢?

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意识形态,还设计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模式,那就是小国寡民,也就是主张小政府,小社会乃至小国家,下面就是他的著名的政治设计:

“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章)

翻译出来就是:国土不大百姓不多,国家就应该是这种规模。使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远古时代。大家都能享受甜美的饮食,美观的衣服,舒适的居所,欢乐的习俗。邻国之间,人们互相都能看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互相都能听得到,但百姓从生到死,都不会互相来往。

反对暴政-独夫民贼心惊肉跳---国学六法(42)

独裁者遭受蔑视----国学六法(41)

政治家的等级----国学六法(40)

正确理解无为思想----国学六法(39)

老子的政治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不折腾---国学六法(38)


小编评述:道德经有很多解释的版本,其实就是某个具体的字是什么都有争议。所以大家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但不是所有的解读都靠谱,不要说什么信什么,要有自己的思考。比如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有的解释成,往来是战争,不往来就是不战争,如果这么解释国家是不是小了点。还有治大国若烹小鲜,有的解释说是治国家如做鱼,要放葱姜蒜酱油调味品,意思是要五味调和。这个有点扯,古代人没有调味品,最多吃点酱。我们会遇到很多,貌似有理的胡说八道,比如一个号称国学实用大师,说佛是的另一半是美元符号,把团队解释为有口才,有人听,都是在胡说。你当笑话听可以,但把这个当成道理告诉别人是不负责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