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子的政治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不折腾---国学六法(38)

2016-10-17 赵士林 赵士林文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1309z7ypd9&width=500&height=375&auto=0


老子的政治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不折腾

老子的政治思想中充满了对百姓的同情,对贪得无厌的统治者的憎恨。

如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75章)

老百姓之所以忍饥挨饿,就是由于统治者收的苛捐杂税太多。

老子更进一步尖锐地批判腐败的统治者,痛斥他们是强盗头子:“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芋,非道也哉。”(53章)

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大道平平坦坦,但是君王偏偏喜欢走邪路。朝政腐败极了,农田已经非常荒芜了,百姓的粮仓已经十分空虚了,但统治者呢,还照样地穿着绫罗绸缎,佩着锋利的宝剑威吓百姓,精美的饮食都吃厌了,国家的财富都刮净了。这就叫强盗头子呀,他们是多么地无道啊!

老子由此感慨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77章)

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来补充不足的,人间的规律却是剥夺不足的来供奉有余的。

损不足以奉有余,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就是今天的经济学家们经常谈起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的典故出自基督教的《圣经》。《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都来向我汇报。”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汇报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国王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奖励他10座城镇。第二个仆人汇报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国王听了也很高兴,于是奖励他5座城镇。第三个仆人汇报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现在您回来了,我原封不动地还给您吧!”国王听了很生气,于是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国王的意思自然是奖励积极的创业者。后来西方的经济学家们将这个故事拿过来打比方,把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社会经济现象称为马太效应。

在中国,老子最早揭示了这个马太效应。“损不足以奉有余”,七个字,精炼地概括了所谓马太效应。老子如果活到今天,恐怕还要产生关于马太效应的知识产权纠纷,他会不会和西方人打打官司,说应该将马太效应改成老子效应呢?当然不会。后面我要谈到,老子奉行的是不争哲学,他是不会为任何问题去打官司的。

有人批评老子不讲感情,专谈权术,十分冷酷,但从老子的政治批判来看,他其实非常关注民间疾苦,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和贪婪,抨击贫富悬殊和社会不公,很有正义感,是个热心肠的老头儿。

政治如此黑暗,出路何在?老子不仅是批判家,他还热心地追求自己心目中的政治理想。谈到老子的政治理想,人们立刻就会想到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意思就是统治者的政策要顺其自然,不要骚扰老百姓。

老子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49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符合正义的执政者绝不自作聪明,异想天开,更不会心存私欲,他们就把老百姓的愿望当作自己的愿望,把老百姓的心当作自己的心,这就是无为而治,很有点像今天我们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样的政治家真难找。将希望寄托于圣人的政治道德,来实现“以百姓心为心”,恐怕很不可靠,必须得有个制度,真正让百姓的心决定官员的命运,他得不到百姓的心,就保不住乌纱帽。这样他就不得不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关于治国还有一句千载传诵的名言,那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60章),这句话最生动地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

小鲜就是小鱼的意思。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煎一条小鱼一样。会煎鱼的都知道,煎一条小鱼不能总去翻腾它,翻来翻去就翻碎了。治国的道理也是这样,不能总去折腾老百姓。这就是无为而治。很有点像今天我们说的政府职能转换,多服务少命令,行政权力的干预越少越好,需要行政审批的项目越少越好。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谈政治,竟然想出这样生动而独特的比喻,发明这种出人意表的命题,真的是令人惊叹!令人叫绝!据说,老子这句话受到商汤王的丞相伊尹的启发。伊尹原来是位厨师,他将治国比作炒菜,火大了不行,火小了也不行,咸了不行,淡了也不行,五味调和,恰到好处,才是高明的厨师,搞政治的道理也一样。

美国前总统里根对老子的这个治国智慧非常欣赏,还将它引到自己的国情咨文中。

除了不折腾的意思之外,老子这句话更是道出了搞政治的一种境界:举重若轻,以小观大,四两拨千斤。政治在老子这里,已经不是复杂的权力角逐,利害相争,而是一种带有审美意味的行为艺术。中国历史上有境界、有气象的政治家,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老子的智慧。

天地万物,有什么能大于日月?但是你看杜甫的诗:“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人间万事,有什么能大于改朝换代?但是你看邵雍的话:“唐虞揖让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

唐尧将帝位禅让给虞舜,商汤王讨伐暴君夏桀,周武王推翻残暴的商纣王,都是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邵雍这位老夫子却把它轻松地点化为喝几杯酒,下一盘棋,这不正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老子气象!

中华文化是一种艺术气质非常浓厚的文化,悠悠无尽的历史烟云,惊心动魄的政治事件,都可以被中国人用时光之水洗尽它的污浊和血腥,再将它们化成审美意象,欣赏之,玩味之。正所谓:“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经说:对于人生,你如果从现实的角度去看,那真是悲惨的无可救药;但是你从艺术的眼光去看,那又是赏心悦目的大戏。中国人就非常喜欢用艺术的眼光看人生。老子一句“治大国若烹小鲜”,将天下国家的头等大事顿时化成了烹调般的艺术。


无为与正义---国学六法(37)

反战思想---国学六法(36)

热爱和平---国学六法(35)

三国演义中的老子智慧----国学六法(34)

善战者不怒---国学六法(33)

传奇色彩的老子---国学六法(3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