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野丨在巴厘岛,渔民有捞不完的虾?

智渔 智渔 2021-11-08


2019年年初,印度尼西亚本土NGO-LINI的创始人Gayatri Reksodihardjo-Lilley女士,到海口参加智渔举办的“小型渔业转型路径探索国际研讨会”时,就给我们介绍了她们在巴厘岛北边Les渔村的LATC基地


船工小罗本人极其向往,于是在10月15日,即上个月,我专门买了机票。其实是代表智渔到巴厘岛参加为期三天的亚太地区渔业提升项目实践社区工作坊(Asia Pacific FIP Community of Practice (CoP) Workshop)去了。


不过工作坊结束后,从巴厘岛的一头,专程到LATC(Aquaculture and Training Center)养殖和培训基地进行学习参观,也还是我此行的另一大任务。


从开会的semiyak到Les渔村需要横穿巴厘岛


从巴厘岛最南边的semiyak地区开车到几乎最北边的LATC保育中心,路上三个多小时在山上兜兜转转,路过了猴子山、大峡谷、各色各样的庙之后,司机告诉我说:“你看前面蓝的,不是天,是海”。


嘿,总算是到了。


从主街道寻着海风的咸味拐进一条小径,穿过芒果树、木瓜树、椰子树和几间民房,总算是见了LATC的真容:三栋小楼,一间厨房,一片养殖基地,一个潜水装备间,装备间外的海岸上还停着几艘小船。


 Les渔村的小渔船,比我国的小渔船要窄得多

据了解,在Les渔村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渔民。其中大部分渔民通过钩钓的方式捕捞食用型鱼类(主要有金枪鱼、鬼头刀等),另外的少部分则在珊瑚礁区以捕捞观赏虾为生。


观赏虾捕捞主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渔民最初使用网具进行捕捞,效率较低。直到后来的一批菲律宾渔民带来了投毒技术,他们的捕捞效率才得到极大提升。但这导致的后果就是虾的存活率降低,种群数量随之下降,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渔民生计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据说从事观赏虾捕捞的渔民人数越来越少了,从80年代的200多人,到现在只有20余人


为了保护沿海生态,自2010年开始,LINI团队通过投放人工礁吸引观赏虾、引进对环境损害小的网捕方式在人工礁区进行捕捞等方式,替代原有的存活率低、危害大的投毒捕捞方式,辅助渔民捕虾。


研究表明,随着人工礁投放时间的增加,渔民在固定的人工礁区作业就能获得不菲的收益,不用再去其他海区捕捞。随着项目的推进,自然珊瑚礁受到了保护,野生虾种群数量也得以逐渐回复。而作为直接受益者,当地渔民对此非常认可,越来越多渔业社区主动寻求LINI的帮助,通过合作的方式在巴厘岛各地进行捕捞方式的培训和人工礁的投放。


基于在Les较好的民众基础和前期投入,LINI这里建立了LATC基地,以供团队在此进行观赏鱼繁殖研究,也为研究所、高校提供研究场所。该基地在培训当地渔民观赏鱼养殖技术,让渔民观摩学习的同时,还可以进行观赏鱼的繁殖销售,既增加收入来源,又减少了对野生种群的捕捞,可谓一举多得。


观赏鱼繁殖研究车间


据接待我的Nyka和Yunaldi两位LINI工作人员介绍,LINI常驻在这里的不过两三人,负责整个LATC基地的日常管理、维护,也雇了当地的村民过来做饭以及养殖基地的日常打理。除了他们以外,每个学期也还会有实习生、研究生到这里学习和做研究。目前部分研究生就在开展不同饲料配比对小丑鱼发色影响的实验,以及人造礁区鱼类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藏在海胆缝隙间的 banggai cardinal fish(邦盖天竺鲷)


手工制作的卤虫孵化器


当然,对于更细分领域的研究,从最基础的生物饵料如小球藻养殖、轮虫喂养、卤虫孵化,到观赏鱼的选育、育苗、孵化以及后面各个阶段的分级养殖,珊瑚养殖、实验等,LATC基地应有尽有。配套上周边没有工厂污染源的海水和空气、宁静的环境、当地慢节奏的生活,可以说是科研工作者们梦寐以求的研究基地了。

研究生通过不同的饲料养殖小丑鱼进行发色实验


Yunaldi还告诉我,基地除了用作实验、研究,和开放给当地人随时过来参观、学习之外,他们还会把由当地个体户繁殖的鱼苗全部进行增殖放流,虽然这个尝试的效果还有待验证。原因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复杂程度高,这些放流到自然生境中的鱼不管有多少,都会马上被各种捕食者一哄而上,抢作盘中餐。因此他们也在尝试先让这些鱼苗和其他捕食者混养,然后增殖放流前再通过用篮子保护的方式放到海里熟悉环境。


LATC基地不大,绕过养殖基地就是装备间了。屋子里的墙上记录着近海人工礁区投礁的种类、所处位置、水深等。门前则制作人工礁的一块空地,旁边有记录部分人工礁的结构和当地水下拍摄到的各种生物。


记录了所投人工礁地址、种类和所在水深的地图

我有幸被邀请参与制作了一块人工礁,上面留下了种植养殖珊瑚用的小孔,和可供章鱼、虾等物种栖息的管道,要过两个月才可以下水。


制作人工礁的船工小罗


所以我本次下水,只能参观别人制作的人工礁。短期内投放的人工礁、自然礁,和在此处栖息的海龟逐渐下沉,不断从一块人工礁区游向另一块,不少立着的金属指示牌都已经腐蚀,新投的礁上可以看见有一些珊瑚和藻类附着,十年前投放的人工礁则与自然礁已差异不大。Yunaldi告诉我通过投礁来转移渔民捕捞区域的方式减少了捕捞压力,自然礁区的物种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恢复,如今也显得颇为丰富。


水下的人工礁


LINI在巴厘岛的可持续渔业探索归根结底或许是源于渔民对于资源的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原来无节制的在自然礁区毒鱼虾,到现在高效率的在人工礁区限制性的捕捞,还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的同时,还保障了当地人稳定收入。现如今我国发展海洋牧场、投放人工鱼礁的呼声日益增高,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达成这种人与自然环境的新平衡,值得我们深思。


小罗跟LINI的工作人员和实习生们的合影

 



作者简介

罗一鸣
中国智人罗一鸣(Yiming Chinesis Luo),别称Sharky,灵长目,人科,人属。该物种可以在各种栖息地中被找到,主要见于沿海区域,分布广泛,适应性强。通过后天学习可以拥有一定渔业资源调查、渔业管理、渔业生态以及自然哲学思辨能力。通常两脚直立行走,偶有发现使用单车、脚蹼等工具迁徙,能够以不同语言、符号以及数据来表达思想。食性和普通智人相似,对酒精有显著偏好(p→0)。





hi~ 还有你想看




我们需要优秀的小伙伴,详情 点我




—— END ——




本文为智渔原创,欢迎转载
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图片均由原作者拍摄制作


编  辑 | 罗一鸣

排  版 | 黄晓健


 


感谢SEE基金会、劲草同行计划

爱佑慈善基金会对智渔提供支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