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Candela 毒舌 承豪
海虱防治是三文鱼养殖的常见挑战之一。但"一条鱼感染,全家鱼治疗"的方案,会让未受到海虱感染的鱼也同样消耗治疗资源,导致效益低下。
为了更加精准地进行海虱防治,挪威的三文鱼养殖公司Cermaq,近期开展了一项名为iFarm的试点项目——将机器识别技术应用到三文鱼养殖中。每个iFarm有盖网箱会投放15万条鱼,当三文鱼浮出水面时便会被转移到特定区域接受探测器扫描。系统负责识别每条鱼的独特特征,并记录其体重、健康等数据。如果检测到某条鱼被海虱寄生或受伤,即可单独治疗。该项目预计可将海虱感染致死率降低50%-75%。
图源:Forbes
Google母公司Alphabet也开展了与iFarm项目类似的养殖试点项目Tidal,他们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三文鱼和鰤鱼养殖中,能做到精准识别、跟踪、记录每条鱼的生长过程和健康状况,根据养殖数据进行实时管理。
在水产养殖中,机器识别和人工智能可以实现个性化数据采集,而管理决策的即时性则取决于数据的传输速度。相比以往维护成本高昂的海底光纤,近年来快速发展的5G技术有望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近期,苏格兰三文鱼养殖场Sea Farms即开展了一项引入了5G技术的试点项目,并结合物联网检测设备进行个体鱼识别和数据采集,实时记录和处理养殖网箱中的水温、pH、含氧量等关键数据。
中国作为水产大国,在5G技术的发展上也处于引领位置,我们期待未来5G可结合人工智能、机器识别等技术共同赋能水产养殖。
02 且看安哥拉的鱼塘主如何乘风破浪
编译 颜溢 毒舌 子钰
Frutos da Lagoa是一家位于安哥拉西北部的大型鲶鱼养殖场。该养殖场成立于2019年,目前已进军鱼类加工行业,其希望借助非洲自由贸易协定(AfCFTA)的东风,将产品销售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安哥拉签署批准并于2021年1月正式执行了AfCFTA协定,其有可能在自由贸易的机会中,利用其相对便宜的能源、合理的基础设施和充足的耕地等比较优势,成为区域农产品加工业贸易枢纽。
而对于Frutos da Lagoa这样的养殖公司来说,协定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客户群的扩增。作为年产500吨的大型养殖场,该公司还联合信用合作社Coopera发起了"社会外联项目",为当地养殖散户提供培训、鱼种和饲料,最后再按商定的质量标准回购成鱼,减少了市场波动对个体户的影响并解决了当地一部分的就业问题。
目前,Frutos da Lagoa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在新冠疫情期间亟待解决最佳生产水员和员工安全之间的平衡;而为安哥拉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水产养殖生态系统,则是其需长期攻克的又一个难题。
▍来源:[1]https://www.howwemadeitinafrica.com/fish-farming-in-angola-entrepreneur-provides-snapshot-of-his-business/92939/
03 进击的Eidsfjord Giant
编译 承豪 毒舌 钰洁
为了使水产养殖业从成本、环境和鱼类健康等各个环节都变得更加可持续,诸如全球最大的三文鱼生产商美威(MOWI)[1]等国际大型水产公司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离岸养殖。这次,吸引我们目光的是挪威水产养殖企业Eidsfjord Sjøfarm设计的三文鱼养殖概念工程Eidsfjord Giant。
Eidsfjord Giant概念图 ,图源:Fishfarmingexpert
离岸养殖设施Eidsfjord Giant像一艘巨大的潜艇,长达270米,宽45 m,拥有6个约11,500m³的单元,总面积达69,000m³。三文鱼达到2.5公斤前将一直养殖于“船上”,超过2.5公斤后再转移至其他养殖区。船上配有电气过滤系统,可将海虱阻挡在外,保证三文鱼的健康成长。该系统在相同面积下能比普通养殖设施多生产两倍以上的鱼。
看到"离岸养殖"这样经济环保的模式,国内自然也不会错过机会。日前,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所(ECSFRI-CAFS)[2]与世界一流的渔业研究机构AqualisBraemar签署了合作协议,强强联合、相互切磋成长,共同研发海洋水产养殖有关的设备、工程和技术,以探寻离岸养殖的未来发展方向。
▍来源:
[1]MOWI作为开发三文鱼深远海网箱养殖业最积极的企业之一,拥有“蛋型”网箱(the Egg)、“Marine Donut”深海渔场、贝克网箱(Beck Cage)和“AquaStorm”等颇具创新力的项目 https://mowi.com[2]过去的60年中,ECSFRI-CAFS为中国渔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研究领域涉及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渔业环境及评估,渔业技术及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质量安全,水产养殖及改良,渔业遥感和渔业生物技术等。[3]https://aqualisbraemar.com[4]https://www.fishfarmermagazine.com/news/next-step-for-submarine-fish-farm-project/[5]https://thefishsite.com/articles/china-steps-up-offshore-aquaculture-drive[6]https://www.fishfarmingexpert.com/article/second-chance-for-floating-enclosed-salmon-farm-concept/
04 核战争后,渔业或许能够"养活"我们!
编译 钰洁 毒舌 Candela
你是否想象过"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情景?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核战争爆发导致的烟尘释放将阻止阳光直射,使大气温度暴跌,从而导致农业生产大幅减少,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威胁。而海洋渔业将成为维持灾后粮食安全和人类生命的重要资源。
研究人员使用社区地球系统模型(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模拟了六个战争情景,并观测其后渔业行业的社会经济反应。根据目前国际形势存在的冲突,研究人员还在印巴交界处以及可能发生更大战争规模的美俄接触点等地注入了更多的烟尘。
结果表明:在危机时刻,海产品能够作为全球紧急供应食品,并在核战争后到气候稳定为止的五到十五年间成为全球人口依赖的营养来源,而持续的捕捞资源供应则是稳定食物来源的关键;而在气候剧烈变动的当下,如果我们保持如今的捕捞方式,那么到本世纪末,渔业资源的下降幅度将与美俄战争的模拟情景最为接近。
尽管此次的场景设定是核战争之后,但此结果同样可类比于如火山爆发等其他气候性灾难。同时,掌握农作物、食用动物等各类食物资源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将帮助我们更好应对灾难后的粮食危机。
▍来源:[1]http://www.mcgilltribune.com/sci-tech/mcgill-research-study-finds-fisheries-may-save-humans-after-nuclear-war-02022021/
05 虾感染白斑病,竟是因为随地小便?
编译 子钰 毒舌 颜溢
据The Fish Site2021年2月15日的报导,解决虾养殖业中最致命、治疗代价最昂贵的疾病之一"白斑病"的突破口终于找到,这要归功于一项可能对虾养殖业产生深远影响的研究。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白斑病)能在72小时内使感染的虾死亡,据估每年会给该行业造成10%的损失——相当于数亿美元;但白斑病的感染机制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病毒学家,因为将虾浸泡在有病毒的水中或给虾口服病毒都不能使虾感染。
直到近日,根特大学的Hans教授及其研究小组证实,白斑病这种虾病毒的靶向器官为虾的触角腺(排泄腺)。当虾的尿液全部排出后,其膀胱出现轻微真空,导致少量水流入。如果这种水被病原体污染,那么病毒便从触角腺处感染虾。该小组还发现,如果养殖环境中的含盐量降低,虾的感染率则会升高,这也是养殖户发现雨后虾患病率增加的原因。
该研究作为一项基础研究,筹措资金并非易事。"找到病毒进入虾体内的方式后,该如何对该病进行防控与治疗?这项研究充满挑战,而我也会继续向前。"Hans教授如是说。
▍来源:[1]https://thefishsite.com/articles/a-dramatic-insight-into-how-white-spot-infects-shri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