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回顾 | 义诊,显微镜,隔壁的榜样
——
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们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UNDP-GEF-SGP)支持下,在海南省儋州市海头镇开展了“以渔业社区为主体的海南省儋州市珠碧江河口滨海湿地保护项目”。两年来,该项目通过加强社区宣传和示范,让养殖户树立“人海和谐、科学生产、互助共生”的生产理念;同时协助当地主管部门加强社区的指导和监督,通过提升养殖户的技术水平,改善养殖生产方式等途径,降低养殖尾水中的污染物的水平,减少对珠碧江滨海湿地环境的影响。
以养代捕的渔港变迁史
珠碧江是海南岛西部的主要河流之一,在儋州和昌江交界的海头港区域汇入北部湾,并在河口区域形成了典型的河口滨海湿地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水生生物和优质的水质资源,也滋养着当地海头镇南港村的渔业生计。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头港就是当地发展最为鼎盛的渔港,拥有拖网渔船100余艘。随着近年来渔业资源的衰退,当地捕捞渔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作业渔船数量大幅下降。
2010年左右,海头镇南港村出现了首位石斑鱼苗养殖户,带领着刚上岸的捕捞渔民开启了养殖渔业的道路,凭借着当地优质的水质资源,石斑鱼苗养殖在当地迅速兴起。2020年,南港社区600户居民中,有超过300户居民从事或参与了石斑鱼苗养殖生产。然而,在快速扩张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建设和养殖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养殖场的用地规划、进排水管道的铺设及养殖方式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环境友好性的问题,让石斑鱼产业本身和珠碧江河口湿地环境都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威胁。
初识社区
初识社区
为了探寻渔村生计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道路,2020年初,智渔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UNDP-GEF-SGP)的支持下,启动了“以渔业社区为主体的海南省儋州市珠碧江河口滨海湿地保护项目”,旨在通过政策倡导、绿色养殖技术推广和社区组织化建设的方式来推动当地养殖户建立社区互助网络,改善养殖管理模式和产业结构,以减少养殖对周边湿地环境的污染,构建“人海和谐”的可持续渔业社区。
想要推动社区变化,第一步必然是认识社区。2020年上半年,智渔先后对社区石斑鱼产业开展超过50人次访谈调查,深入了解当地社区养殖产业的经济形态、发展阶段及瓶颈挑战等情况。同时,在公益伙伴机构的协助下,我们还对珠碧江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水质条件进行了本底调查,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情况形成的基本的认识。我们发现,养殖户偏信个人经历的经验主义养殖习惯、缺乏养殖专业知识且学习意愿不强、水产养殖政策信息的断层,是这里的水产养殖实现绿色发展的内在障碍。
个别养殖户设计建设的养殖尾水处理池
如何学以致用
如何学以致用
基于我们过去五六年在罗非鱼产业上积累的经验,我们认为,为有效改善海头镇石斑鱼养殖户普遍简单粗放凭经验养殖、缺乏科学指导的养殖现状,需要联合社区优秀养殖户和水产养殖专家,结合当地实际生产条件和水平,共同制定养殖技术规程,从苗种购买、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死鱼处理等全方位地总结一套因地制宜、针对在海头如何科学有效养殖石斑鱼苗的技术规范。
2020年9月,我们联合儋州市农业农村局、海头镇政府、海南大学与广州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举办了首个“海头镇石斑鱼规范养殖技术培训会”,从政府、学术和产业三个维度向养殖户讲解石斑鱼苗规范养殖的相关知识。活动现场,我们发布了《石斑鱼标粗(中间培育)环境友好技术规程》,号召养殖户共同学习和交流,进一步贡献优秀经验以补充和完善技术规程,以期用众多来自一线的最佳实践和科学的理论知识来支持社区养殖管理模式的转变。
其中,如何让养殖户应用技术规程才是任务核心。随后的一年多,我们进行过多角度的尝试,包括以构建当地公共区域品牌为引擎来拉动最佳实践技术的推广,通过鱼苗采购方的压力传导,以及识别养殖过程中的关键影响点等。
但推广效果都不佳,为什么呢? 一是当地的养殖户往往局限于身边几个熟人之间交流,想通过“以点带面”的推广最佳实践,在这里发展速度很慢;二是当地鱼苗采购商也以小散户居多,市场集中度不够,下游对养殖户影响力并不大。因此,不论是构建公共区域品牌,还是借助采购商压力传导,这两条路径都难以走通。在关键节点的识别上也存在许多困难,养殖户对于自己的养殖经验和管理方法都已经形成较固定思路和见解,在交流过程中养殖户分享和改变意愿低。
抓痛点,接地气
抓痛点,接地气
在多次“碰壁”之后,我们发现当地养殖户在鱼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知识十分匮乏。有一次,在帮助某位养殖户诊断鱼病的过程中,我们告知他的鱼可能是感染了病毒性疾病,他却不耐烦地说:“这不是废话吗?没有“病”毒怎么会有病。” 几番争论下来,他才理解到“病毒性疾病”是一种病害类型,意味着他们过程常用的杀虫剂、抗生素对其是无效的。过去社区内大部分养殖户都是全凭过往经验与猜测进行用药治疗,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水质污染问题,甚至导致鱼产生抗药性。由于这涉及到他们的切实利益,养殖户对病害诊断及治疗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也就非常感兴趣。
对此,我们立刻调整策略,马上联合海南大学石斑鱼病害研究团队,针对较易入手的寄生虫检测问题,在前述技术规程的基础上补充了图文并茂的《石斑鱼寄生虫病害手册》。同时,针对社区主要以小范围聚集交流的特点,项目组在社区内以互助小组的形式组建8个小组(每组不少于5人),对每个小组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工作,让养殖户学会使用显微镜诊断寄生虫病害。并邀请了海南大学的专家定期到社区开展病害义诊活动,现场为养殖户检测病害,并培训养殖户诊断的方法和技巧,每次义诊活动后都会形成相应的《石斑鱼检测结果分析报告》,为养殖户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看得见、听得懂”的病害防治指导。
社区石斑鱼病害义诊工作
经过多次的义诊活动,社区内养殖户对科学诊断和防治方法的信任程度越来越高,逐渐有养殖户将患有疑难杂症的病鱼寄送到海南大学请求协助诊断。在通过电话的协调指导下,养殖户需要一早找来合适大小的泡沫箱,去码头找冰,再将患病且存活的鱼样打包后快速送到车站,通过班车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学校。养殖户从未设想过送个样品会有如此多要求,使其慌乱地忙活了一早上才把样品打包好寄出。好在结果是喜人的,一场持续了一个月多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虽然送样挺麻烦,但确实比我们自己瞎折腾要效果好呀!”养殖户事后感叹道。
政策宣导的“最后一公里”
政策宣导的“最后一公里”
由于近几年养殖产业才在海头镇迅速兴起,大家多为亲戚邻居相互带动,传统捕捞渔民和外来人口对水产养殖依然比较陌生。人们在投入养殖生产建设时,不太了解需要办理何种手续、需要获得哪些审批,社区养殖户与渔业主管部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信息断层。
针对该问题,项目组协助当地数名养殖户完成了生产和环评许可的申报工作。同时根据申报工作的经验,梳理了儋州市水域滩涂养殖证、苗种生产许可证的办理指南,得到儋州市农业农村局的认可和采纳,并配合该局在社区就许可证办理、养殖尾水治理和投入品管理开展了主题宣传活动,大大缩减了养殖户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断层,使社区养殖户更加清晰了规范化养殖的方向。
在经过项目一年多的推动与探索,我们发觉,在各类影响路径中,社区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与行政管理影响同样重要的路径。为充分调动社区内部的自我活力,智渔在社区内召集志愿者,在社区内设置多个宣传点开展日常的政策、技术材料发放宣传,持续影响养殖户养殖理念的转变。
隔壁的榜样
转变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养殖户都存在着“这些技术太难了,我这种初中学历的学不来”,“大家都是这样养过来的,不学也一样养”等心态。
因此,为了让养殖户看到应用科学的技术的优势和可落地性,智渔通过与当地养殖理念先进的养殖户合作,从益生菌培育、显微镜检测等一些简单易上手的技术,来搭建一个适合社区养殖情况的病害诊断实验室。
同时,还设置养殖尾水处理设施、悬挂标准操作流程提示牌等,作为养殖场进一步规范化的样式,为社区的养殖户提供一个身边的优秀案例,使养殖户感受到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理念离自己并不遥远。示范基地自成立三个月来,接待社区参访的养殖户人数超50人次,且有部分养殖户在参观之后学以致用。
平时相隔不远的养殖户
结语
两年对于要解决一个渔业小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来说只是刚刚开始,尽管走过的路和未来的路都很曲折,但已经发生的改变让我们意识到:
水产养殖社区存在的问题是复杂的、系统性的,哪怕是其中的一个小问题,也需要调动多方力量、从多重角度同时用力,才有可能看到改变的希望。因此,在复杂问题的解决上,我们同样需要运用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去应对与解决,而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也需要从点滴入手,通过点滴的累积,才会有问题答案的浮现。
我们希望,曾经因渔业繁荣兴旺、又因过度捕捞而衰败的渔港小镇海头,能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用科学高效的技术和多元协作的文化武装社区,让这个千年古镇重新焕发绿色生机。
点击下面视频可以了解更多哟👇
贝伟烈
本文由智渔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感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对智渔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