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及构成方式解析-以浙江省黄岩沙滩村为例

杨贵庆 王祯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2021-04-16

摘要

传统村落的整体空间形态在风貌上呈现出的地方特征和审美价值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从组成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入手,分析、归纳其类型特征,结合其构成方式加以解析。研究指出: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由点、线、面三种状态组成,其中点状要素包括村庙 / 教堂、牌坊 / 牌楼、祠堂、戏台 / 钟鼓楼、古树、照壁,以及桥梁、水岸埠头等关键要素;线状要素包括由上述点状要素所组成的主街通道、主巷通道、主要街巷两侧的建筑界面;面状要素包括村口、村内多种类型的广场、街巷交叉口空地、水塘等。上述物质要素的基本状态根据村落的自然地理地貌特征、生活习惯、民俗文化乃至宗教信仰,形成了“点源结构、线型结构、网状结构”三种主要构成方式,成为担负起传统村落日常生活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的物质支撑。文章结合浙江省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进行案例分析,以期对深入认识我国传统村落的风貌特色、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起到借鉴作用,并对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传统村落优秀文化基因和价值有所启发。


1  提出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村庄风貌处于无序状态。随着我国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住宅的新建、改建需求十分迫切。村民建房量大、面积广、速度快,出于对现代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不同理解,以及设计引导的缺失,导致各地的村庄风貌呈现出凌乱无序、风貌失控的现象。而普遍存在的困境是:一方面,传统村落的村民住宅虽然破败,但具有与当地山水相协调的整体风貌特色,只是受限于当地的生产力条件和生产关系特点,传统村落的居住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乡村的社会结构和设施需求,大多数村民也无法接受传统村落破败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有一些村庄,其功能类型单一,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导致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等民生设施衰败,地方传统建筑和村落风貌特色加快消亡 ;另一方面,陆续新建的村民住宅,式样五花八门,许多新建村民住房虽然在配套设施水平和建筑材料方面已远远优于传统住宅,但其

风貌样式缺乏地方特色,有的甚至照搬、照抄原有建筑,有的十分突兀,与环境格格不入,村庄风貌杂乱无章。这种风貌无序的现象和趋势,对于发展地方建筑文化和乡村人居环境品质,无疑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对传统村落风貌特征要素及其构成方式展开研究显得十分迫切。一方面,需要调查研究和整理当地传统农耕文明时代乡村人居环境的丰富宝藏,提炼出先人在当时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朴素智慧;另一方面,需要研究适合现代化乡村生活的物质空间建构,从而营造出既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又具有地方风貌特色的乡村人居环境。在当前我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激活农村内生的发展动力 ,是 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具体要求。因而,该研究对于深入认识我国传统村落风貌特色、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并对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传统村落优秀文化基因和价值具有启发意义。


那么,我国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可以归纳为哪些方面呢?这些物质要素又是如何构成并支撑传统村落日常生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功能的?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展开讨论,一管之见,求教于同行。


2  相关研究进展


2.1  关键词界定


在这里,我们把“传统村落”定义为“在传统农业社会背景和手工业生产条件下小规模建造的人居环境类型”。


“风貌”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风格和面貌;风采相貌;景象。可见风貌不是纯物质的表象,而是事物的内在属性、本质特征通过一定的物质外化形象表现出来,这种外化的形象是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印象。传统村落的风貌是其外在物质空间的环境形象和特定内涵


特质的有机统一,是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经济社会文化因素、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等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总体特征,换言之,传统村落的风貌是由其产业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和物质空间等因素综合显现出的外在形象、个性特征的集合。


“风貌要素”是构成风貌特征的要件和因素,是体现风貌特征的基本元素。本文主要关注的是构成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在城乡规划学的语境下,这些物质要素主要是构成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基础空间单元或组件,它们是当时当地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内涵的物质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结构” 的定义为:事物系统的、诸要素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或连接方式。体现为要素的组织、总合、集合。诸多要素借助于结构形成系统。结构作为某一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或相互组织的方式,标志着系统的组织化、有序性的程度 。功能作为活力的表现或活动的过程,是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一般而言,功能的变化是结构变化的先导,通常决定着结构的变异和重组。同时,结构的调整必然促使功能进行转换,两者相互促进。本文中的“功能结构”是指功能的结构,即功能的结构组织和呈现。


2.2  相关研究


对传统村落风貌特色与功能结构进行引导不仅具有生动的空间美学价值,而且对于村落的社会文化、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引发国内外学者的思考和探索。


在村落的风貌特色研究中,20世纪 80 年代,金其铭通过研究我国农村聚落地理的房屋形式,指出房屋的形式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和居民集体的社会、文化、习俗的交互影响。在每一个农村地区都有一定特色的房屋,这些普通房屋最能体现出人地之间的相关关系;彭一刚从传统聚落的形成过程研究其景观环境的特征,指出由于各地区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民族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导致各地村镇聚落景观的不同;李秋香基于我国 10 个较为典型的传统聚落,从历史、文化、经济和行政管理的视角,对大量乡土建筑展开调查,综合研究了村落的特征和建筑风格;石楠通过对大都市郊区农村风貌特色的研究,指出郊区特色风貌的保护与建设应把市区与郊区的协调、互动发展作为基本目标,要实现功能与风貌特色的统一协调,要实现政府指导与市场机制的协调;王竹等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乡村聚落的区域分布、公共空间以及建筑营建进行剖析,从操作性角度提出针对浙江乡村地方风貌特色的营建导则。


在村落的空间结构方面,Martin通过对村落结构的类型学分析,总结出德国巴伐利亚村落七种不同类型的结构肌理,即自由型村落、封闭 / 聚集型村落、中心广场型村落、街道型村落、行列式村落和串型村落。他指出村落街巷对空间形态起着结构性的支撑作用。其中,街道型村落的建筑在当地建筑主导朝向的基础上依据道路来排列,并保证与水流相近,村落结构随着道路向外延伸而发展;王文卿通过分析传统聚落空间的特征要素对村落的总体结构进行解释,他指出各地村落的进口处都有类似的标志性建筑物,这不仅是村落的标志,而且是人们共有的一种意识的反映,它们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不同地域的村落通过特征要素所表现出的内在的、普遍的多样性和相互关联的共性即是人们对传统村落总体结构所共有的一种意识;范少言对村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村落空间结构的演变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制约。其中,空间结构的变化主要与乡村的环境条件和城乡间的相互作用有关,村落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是乡村劳动力生产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生产中新技术的使用。


在村落的功能方面,日本在乡村复兴中强化乡村旅游在村落发展中的功能作用,扩展村落的功能。通过结合都市人对于休闲旅游的需求,日本推动农业生产及乡村产业向观光、度假方向发展,形成了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扩展了村落功能;法国在乡村建设更新过程中通过乡村空间建设不断完善其村落空间的多样化功能。乡村功能经历了由农业生产地向农民居住地,再向城乡互动的多功能地区转变的过程。


在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中,林若琪等对乡村的多功能发展及其景观功能塑造进行了研究,指出乡村景观功能是塑造村落多功能的潜在动力和机制。现阶段转型中的我国乡村,应该妥善规划和运用并积极重塑景观的多重功能,通过乡村景观来实现地方化结合现代化、精致化的乡村地域功能发展,为村落产业经济的成长带来另一种创新模式 ;王勇等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乡村聚落功能的变迁进行了研究。他们基于表征乡村转型的两个重要维度—乡村功能和空间形态变迁,认为伴随着村落功能的转型,乡村生产、生活的空间分化日益明显。


在“三集中”政策的作用下,在乡村功能分化、乡村空间形态的建构中,政府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总体而言,学术界对我国传统村落风貌特色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等也较早地开展了关于村落结构、功能及其更新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村落风貌反映了特定地域、特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建造技术的特征,其特色要素具有较强的内在关联,会随着村落及其功能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因此,从物质要素、构成方式及其功能整体的角度系统地分析我国传统村落的风貌特色,对研究村落风貌特色的营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  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


3.1  要素分类


村落风貌要素是村庄长期以来生产生活方式、技术水平以及风土人情等非物质特征的物质载体。它由多种载体要素组成,如街巷、建筑、铺地、广场等,每一个物质要素又可再细分为次一级的要素。多种载体要素以不同的方式来组织空间,从而形成各异的要素载体特点(图 1)。


图 1  传统村落风貌的物质要素分类


3.2  要素形态特征


村落风貌是各载体要素相互联系、作用所呈现出的整体形态。现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将村落风貌要素按其空间形态特征分为点状要素、线状要素和面状要素。


3.2.1 点状要素


点状要素是村落风貌中空间实体面积相对较小或整体形状为团块状的一种单要素空间类型。以下列举了其中的祠庙 / 教堂、戏台 / 钟鼓楼、古树、照壁等。


(1)祠庙 / 教堂

村落作为一个建立于特定血缘、地缘和宗教基础上的共同体,祠庙、教堂在村落社会的文化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常常位于村落的几何中心,是村落地理空间和村民心理情感上的标志性核心空间。就中外村落的外部景观而言,最能够体现社区历史和村落传统风貌传承的建筑也往往是村落中的祠庙或者教堂。


(2)戏台 / 钟鼓楼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戏台传统的功能是演戏酬神,它往往正对祠庙的正殿,戏台与神龛之间具有直接的观演关系,形成“观”与“演”的协调。随着戏台建筑的发展,“观”与“演” 的协调逐渐将重点转向了“演戏娱人”,戏台的形式和位置随着人们的要求逐步多样化,空间也更加丰富,很多戏台节点成为村落中村民举办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 。


(3)古树

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规定,“古树”一般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随着村落的发展,这些大树在生态、文化和景观上已经和村落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常与文物古迹、历史典故、名人轶事以及村落传说相关联,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形成了村落空间的地标,并承载着居民的记忆。


(4)照壁

照壁,又称“影壁”,为中国汉族传统民居四合院在建筑形式上必有的一部分。风水讲究导气,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的大门前面设置一堵墙。为了保持“气畅”,这堵墙不能封闭,故形成照壁这种建筑形式。照壁具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墙面若有装饰则造成对景效果。照壁可位于大门内,也可位于大门外,前者称为内照壁,后者称为外照壁。在村落中,照壁也服务于宗祠、寺庙建筑,并作为整体空间的起点,起到标志性作用,同时,通过空间视点的巧妙组织,增强空间的庄严肃穆感。


3.2.2 线状要素


线状要素是村落风貌中由多种载体要素共同组成、呈带状分布的空间,主要包括主街通道、主巷通道、主要街巷两侧的建筑界面。


(1)主街通道

主街是村落发展的主轴线,也是村落公共活动最频繁的发生地,它包含了村落相对完整的历史信息。受自然条件限制,村落的主街通常不是笔直的道路,但是相比其他街巷,它更为宽阔、平坦,同时,对村落街巷的空间序列具有明显的组织功能,是村落空间形态系统的主骨架。除此以外,主街还承载着村落中绝大部分的商业活动和公共活动,它既是村民生产、生活、通勤的主要路线,也是串联起村落重要公共设施以及公共空间的载体。


(2)主巷通道

主巷是主街的分支,在村落内部起着连接主街与其他区域的作用。主巷的尺度一般较主街小,承担着疏散人流、举办少量商业活动和促进居民交往的功能,它在村民的公共生活中使用频率不如主街,在整个村落街巷中居于次要地位。


(3)主要街巷两侧的建筑界面主街、主巷由其街巷界面构成,街巷界面通常包括侧界面和底界面。侧界面是街巷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临街店铺、建筑墙体等是侧界面的主要构成要素。街巷空间的公共服务功能以及重要的空间景观效果由侧界面的服务设施、围合程度、比例以及墙体、门窗材质、细部等来决定,并成为塑造村落风貌的重要元素。


底界面为街巷空间水平方向的界面,由街巷路面及其附属场地和路面两侧及路面下的市政基础设施等要素构成。道路的使用性质和重要程度决定了铺地的材质、形式和等级,以此形成街巷铺装的风貌特色。交通性、商业性主街的人流量、车流量较大,常选用厚实且耐磨的地面材料,材料使用量大,铺装较为庄重、齐整;次要街巷主要以行人为主,对地面材料及铺装的要求较低,常以多种小尺度材料的拼装组合为主,给人以亲切感;村落中的道路路面常设有排水系统,或明沟或暗渠。在现代村落中,排水设施多被更新为现代化的管道。


3.2.3 面状要素


面状要素是村落风貌中空间实体面积相对较大、由多要素组成且呈面状分布的载体要素,包括村口、多种类型的广场、街巷的交叉口空地、水塘等。


(1)村口

村落的入口通常也是街巷的入口,作为展示村落形象的窗口,它是人们感知村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第一印象。村口作为人们对一个村落的最初印象,对村内外不同的空间起着较强的标志性作用。本文中的村口包含作为村落入口的街巷空间交叉口和村口广场。


村落入口大致可分为植物景观营造村口、建筑营造村口和构筑物营造村口三种类型。主要通过打造绿色生态景观,公共建筑或民居建筑与周边环境形成空间,构筑牌楼、雕塑等,塑造特色形象,起到展示村落的作用。


(2)多种类型的广场

村落中多种类型的广场主要是结合村落商业活动、祠庙 / 教堂的宗教活动、街巷交通等形成的日常活动场所,具有宗教祭祀、公共交往、商品交易、交通转换等功能。广场通常具有较为清晰的边界,并处于村落内部中心的位置,在空间导向上起着承接转换的作用 。


(3)街巷交叉口空地

在村落内部的街巷空间中,人们为了寻求通行的便利,以及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街与街、街与巷、巷与巷之间会形成多种类型的交叉口空间。一方面,交叉口空间是人流交汇的地方;另一方面,交叉口的视线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在此举办活动能够观察到更多的行为。因此,街巷交叉口在村落中起到疏导人流、减缓交通压力的作用,同时也是人们停留或开展交往活动最频繁的场所。


(4)水塘

村落中的水塘对于居民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水塘集供给用水、抗旱排涝、防火避灾、调节气温、装饰庭院等功能于一体,兼具民俗风水观念的寓意。一方面,水塘可以连通水系、集蓄雨水,满足生活洗涤、田园灌溉等用水需求;另一方面,许多村落都力求借助地形的起伏,灌水于低洼处,从而形成池塘,有的甚至把寺庙、宗祠、书院等公共建筑环列于四周,形成村落的中心。此外,古代人们以水喻财,开凿此类水塘寓意着聚宝敛财、人丁兴旺,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


4  要素构成方式及功能结构


4.1  物质要素的功能


功能是一种活力的表示,也可以理解为活动的过程。村落空间要素的功能是指空间要素在村落的社会经济发展、乡村建设和村民的日常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担当的职责。本文借鉴《乡村中国》一书中将乡村属性归为空间、经济、社会、文化四大属性的提法,把传统村落风貌物质要素的功能类型划分为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居住功能以及交通(联系)功能。


4.1.1 经济功能


经济功能是指村落空间要素承载的村落生产及与生产和产业相关的功能。传统村落的经济功能具有典型的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点,作坊、店铺常与住宅建在一起,既是工作场所,也是相当一部分居民维持生计的手段。现代村落经济功能的发展常伴随着独立经营用地的出现,与居民的居住建筑相分离。产业经济类型也由农业、传统手工业向工业制造、商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部门转型发展。


4.1.2 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是指村落空间要素承载的村落行政管理、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体娱乐、建设及环境管理等社会服务功能。通过这些社会服务功能实现村落的建设发展和管理、村民权利的保障以及日常交往、公共活动等的开展。


4.1.3 文化功能


文化功能是指村落空间要素承载的村落建筑文化、传统风俗、宗教信仰、民间技艺等文化艺术功能。主要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物质文化如建筑文化、乡土风貌;非物质文化如历史文化、民俗、信仰等。村落空间要素主要为人们无意识的文化传递提供了条件。人们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在日常的交往中不知不觉地发挥传递文化的作用。


4.2  物质要素的构成方式及其特征


传统村落的物质空间布局形态和特征是特定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具有其特定的自然智慧和社会语义。在传统村落风貌特色营造中,风貌特征的功能结构强调的是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即各风貌要素之间、各功能类型要素之间以及风貌要素与功能类型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风貌功能结构的核心是通过强化风貌要素与村落系统中功能要素的关系,在保护特色要素的基础上,促进整个村落系统的提升。


4.2.1 点源结构及其功能特征

点源结构是风貌结构的基本形式,其功能以村落的文化功能、经济功能和居住功能为主。街巷的公共中心作为结构的核心,公共活动的“烈度”随着与核心距离的增加或自然地形因素的复杂而衰减。这类风貌结构通过“点”的扩展以及与“点”的直接联系,形成街巷连接。


图 2  点源结构示意图

图 3  线型结构示意图

图 4  网状结构示意图

在点源结构扩展、演进的初期阶段,居民依据公共中心如宗祠等,聚居在一个相对集中的位置,公共中心作为村落空间中的点源要素,成为村落居民交流、交易、聚会的场所。随着居民的增多,村落的风貌格局从点源发展、扩大,形成一种多线式的扩展,“点”作为一个能量中心,是风貌结构的主导要素。


4.2.2 线型结构及其功能特征


线型结构的村落空间公共中心呈线型分布,其功能以村落的经济功能和居住功能为主。线型风貌结构核心的线型伸展增加了风貌核心的“影响范围”,线型核心改变了单核心结构的“向心”特征,功能结构具有良好的均衡感,且其可伸展性较好地满足了风貌格局继续发展的需要。线型核心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是这一功能结构的关键,一旦线型核心出现断裂,那么,功能的整体结构将遭到破坏。


在线型结构的扩展演化中,有些村落空间的公共中心是由点源结构扩展而成,也有些是由于运输物资或者商业贸易的需要,人们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沿交通轴线逐渐形成居住点或者公共建筑,如旅店、饭馆等。建筑的形成先从外到内,然后再从内到外,产生必要的对立面,界面要素开始出现。随着村落人口增多,生产水平提高,建筑逐渐增多,线型空间逐渐围合而成。这类风貌结构呈现出沿道路以直线或曲线状排列,其支路较短,形成一种通过式的空间功能结构


4.2.3 网状结构及其功能特征


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村落风貌的网状结构,其功能也更加复合。总体上来说,由于自然地形、村落文化及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这类村落风貌结构经历了“点”“线”的发展层次,形成了风貌结构中的双核心或多核心,双核心或多核心之间为网状组织形式,核与核之间有较强的联系,从而共同构成村落风貌结构的整体格局。如四川黄龙溪古村落,曾是蜀国的军事基地,军事据点为点源核心并造就了线型空间的雏形,在发展过程中,村落的主体街巷空间沿河流展开。首先,几处民居沿河岸扩展,形成线型建筑群组;接着,随着物资运输和商品交换的繁荣发展,该地形成陆上交通运输线并沿主要街巷形成建筑群。由此,两个建筑群围合形成了村落的主要线型街巷空间结构。多条主巷与主街交汇,同时伴随着民俗文化活动,宗教活动空间、会馆等多个核心穿插其间,使得村落呈现出由几条主要的线形街巷连接形成的网状空间结构。


5  案例分析


5.1  沙滩村概况


沙滩村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的东南部,距黄岩城区30 千米 ,据现有史料记载,沙滩村已有近九百年历史。沙滩村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一般村”和“2016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该村依溪而建,三面环水,八百余年的古樟树、南宋古建筑太尉殿为村庄增添了一份韵味。此外,长 300 余米、宽 8 米的沙滩老街上还较好地保留了老卫生站、粮油站、兽医站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清水墙建筑。2013 年起,同济大学的“美丽乡村规划教学实践基地”和“中德乡村人居环境规划联合研究中心”落户于此,沙滩村开始对一些破旧的院落、街巷和废弃的公共建筑进行改造、再生利用,通过功能更新将传统农业与民宿、餐饮等休闲旅游产业相结合,使得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


5.2  风貌物质要素与布局特征


沙滩村的风貌要素主要有:太尉殿、戏台、古樟树、照壁、街巷交叉口餐饮小吃店等点状要素;沿老街侧界面分布着乡村旅社、民宿、各种特色商铺,在街巷底界面上铺装着传统石板道、布设了给排水管道等线状要素;与游客集散中心相结合的村口、修缮后的水塘、社戏广场、街旁绿地和生态化的停车场等面状要素。


各项物质要素对应的功能特征见表 1 所示。

表 1  沙滩村风貌物质要素及功能分析


通过对各项物质要素的整合,形成一个“T”字形的村落风貌物质要素构成的结构(图 5),“点、线、面” 的要素系统与村落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相互支撑。在沙滩村(老村部分)以沙滩老街这一主体街巷作为空间认知的主轴,形成承载传统村落公共活动的主要街道、巷道系统。


图 5  黄岩沙滩老村风貌要素与构成方式示意图


其中,在街巷网络的重要节点及其围合的沿街建筑界面共同构成的活动场所中,太尉殿(宗祠兼具宗教活动功能)处于全村的空间几何中心;同时,戏台和社戏广场、古樟树等风貌要素围绕太尉殿这一核心进行布局。通过主街通道来连接,各类设施与太尉殿位于不超过 200 米的半径范围内,保持了风貌要素标识的延续性,从而形成对村落整体风貌特征的感知。


6  结语


综上,传统村落风貌特征之所以耐人寻味、极富地方特色,是因为其风貌物质要素形成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整体的场所构成,给予人们心理上的认知,而不是依靠单独的建筑物。组成这个系统的物质要素可以归纳为“点、线、面”三种状态,并相应地形成了“点源结构、线型结构、网状结构”三种主要的构成方式。作为物质支撑,它们承载了传统村落日常生活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


因此,只有整体地、系统地认识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才能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单独存在的物质要素在村落整体的风貌特征中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也才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先人传承至今的传统村落的建造智慧和文化价值,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关键。避免 “对传统村落局部的改造行为造成对整体村落空间结构的破坏”,导致“建设性破坏、破坏性建设”。一方面,这要求规划师尊重村落自然的地理地貌特征、生活习惯、民俗文化乃至宗教信仰;另一方面,应根据当今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现实要求,整体保护和积极利用,使得传统村落既可传承历史文化和“乡愁”,又可以获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真正使得传统村落可以“活”在当下,并绽放出新时代的光彩。


鸣谢

感谢同济大学参与“黄岩区美丽乡村教学实践基地—屿头乡沙滩村调研团队”的师生们,同时感谢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帮助和支持!


*本文原载于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刊《城乡规划》杂志2018年第1期。


推荐阅读

小城镇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大都市边缘区乡村遗产价值认知与维育——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

中国香港的法定规划制度及高生态价值地区的发展—“和生围”发展个案研究

应对新形势的有效规划供给—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创新与重点问题剖析

“因山就势”:探索贵州特色小镇发展路径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