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各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出炉!自然资源管理要点都在这了
导读
目前,2019地方两会已落下帷幕,这意味着31个省(区、市)今年的重点工作规划已全部出炉。本文根据各地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汇总了新的一年各地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进行的工作部署,以供相关行业人士参考。
以下全部内容请“点击上划”查看
北京
抓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严格审定落实分区规划,编制中心城区和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重点功能区规划,开展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建立总规引领、全域管控的空间规划体系。深入开展标准和政策规范制定工作,进一步完善规划管理机制,持续开展年度城市体检,为总体规划逐层逐级落实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制定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实施方案,全年减量30平方公里以上,推出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区域和试点项目,推动城市减量提质发展。坚持“保障对保障”,按照申请式改善、“共生院”改造的思路,推进核心区平房院落有机更新。中心城区严格实行用地和建筑规模增减挂钩,对照规划要求抓好腾退空间使用。有序释放平原新城规划建设指标,提升规划建设标准和资源配置水平,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统筹生态涵养区的分类管控,严控开发强度,维护生态安全。
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注重提升森林质量,实施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全市新增造林绿化25万亩,推进温榆河公园、官厅水库八号桥湿地恢复等一批项目。
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因地制宜,体现京韵农味,突出多样性、特色化,加强对村庄风貌、建筑风格和色彩的管控引导,年内完成1000个左右村的规划编制工作。继续推动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基本完成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坚决杜绝违建“大棚房”问题反弹,继续整治浅山区违法占地违规建设。
积极推动重点区域建设。实施新一轮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南水北调大兴支线等市政设施,实施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等生态环境项目。落实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平原区与生态涵养区结对协作机制,鼓励延庆、怀柔、密云等区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发行绿色债券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推动生态涵养区成为绿色发展的示范区。
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成1200公顷住宅供地,加快已供地住宅项目开工建设和入市步伐。
天津
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全力以赴消除各类隐患。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实行最严格的围填海和岸线开发管控,落实“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加强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隐患治理,严格控制地面沉降。实施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和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及时有效应对处置突发问题。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陆海污染防治,大幅降低陆源污染入海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严格农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开展天津农药厂等典型污染地块治理修复。
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严守生态红线,坚持留白、留绿、留璞,优化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空间体系。加快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建设,落实分级管控措施,加大增绿、补水力度,营造大绿野趣、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全面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实施生态移民、土地流转、退耕还湿、河湖水系连通等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开展北部山林修复,新增造林绿化35万亩。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全面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强化日常监管执法,斩断非法利益链条,确保实现“五无”目标,让天津成为鸟类等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
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完成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健全“多规合一”平台,完善由主城、辅城、功能组团、小城镇和村庄构成的城乡规划体系。贯彻军民融合思想,结合国防建设需求,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深入开展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打造智慧能源样板工程。全力推进国家卫生区创建,大力实施拆违和废弃建筑治理,推动城市综合整治向城乡结合部、次支道路和背街里巷延伸。
深化“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坚决守住“农地姓农”“农地农用”的底线。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深化顶层设计,科学编制村庄规划。
河北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清理整治“大棚房”。
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和“空心村”治理组合拳,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持续加力治理生态环境。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工程。推进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复绿,加大河湖整治及生态补水、湿地保护力度,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把恢复地下水位纳入考核内容,高质量完成营造林770万亩。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坚持全域规划,高标准推进“多规合一”,高水平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积极打造生态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加强地下综合管廊、排水防涝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石家庄高标准高质量搞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快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
山西
扎实推进能源革命综合试点。坚定走“减、优、绿”之路,继续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退出煤炭过剩产能,稳妥处置已关闭退出煤矿的资产债务问题,不断提高先进产能占比,有序释放在建煤矿产能,提升煤炭产业综合竞争力。深化煤层气体制改革,全面建立煤层气矿业权退出机制,加快煤层气勘查区块出让和“三气”综合开发,提高抽采能力,推进输气管网设施互联互通和储气设施建设,加快煤层气产业发展。
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加强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税收强度考核,开展开发区土地利用节约集约评价,推动开发区提质升级。
切实提高城镇化质量。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挂钩机制,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实施好优质粮食工程。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清理整治“大棚房”,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
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稳慎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清产核资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有序开展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继续深化林权、水权制度等改革。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加强采煤沉陷区、矸石山治理,加快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推进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两山七河”生态保护与修复,完成营造林400万亩。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三线一单”管控。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稳步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督察工作机制。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引深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承诺制+并联审批”模式,推进“承诺制+标准地”改革,实施“区域评估”,试行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制度,大幅压缩核准类项目审批评估时限。
内蒙古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守阵地、巩固成果,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防治重金属和农牧业面源污染。
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做好项目用地、市政配套、环评审批、资金落实等方面统筹,新上重大项目能耗指标实行单列。
巩固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牧区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理整治“大棚房”,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
加强草原保护管理,严格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加大退化草原治理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草原、毁林开垦等行为。全面落实天然林保护责任,建立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维护天然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加大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保护力度。制定自治区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有效保护和修复各类湿地。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沿黄生态廊道。治理浑善达克、乌珠穆沁、科尔沁等沙地,支持发展沙产业。
推进自然保护区内工矿企业退出、矿山环境治理,推进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完善自治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绿色发展差异化考核与奖补机制。
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开展区域空间环境承载和适应性评价工作。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全面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辽宁
持之以恒打造发展环境最优省。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90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5天办结。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总要求,着力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大破、立、降力度,继续推进去产能。深入开展“五矿共治”专项行动,加大非煤矿山综合治理力度。
推动农村环境提档升级。扎实开展“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推动农村改革提速深化。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完善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政策,建立健全县级土地流转交易中心,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完善 “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乡村振兴。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深入实施三北防护林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加快建设美丽辽宁。
加快沿海经济带开放发展。发挥大连龙头作用,建设北方地区开放大门户。统筹六市联动,加强协同协调,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着力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强化海陆统筹,促进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互动联动发展。
支持辽西北地区发展。加快抚顺西露天矿、阜新海州矿综合治理,努力走出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子。
吉林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突出生态环保类项目,加快辽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和查干湖生态治理保护、长白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项目建设。
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黑土地保护试点县建设。
持之以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绘就产业融合发展新画卷。严守耕地红线,粮食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实施“两区”建管护工程。彻底整改“大棚房”。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础建设,新增200万亩高标准农田。
深入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扎实推进国有林区改革,做好国有林场改革国家验收工作。配合搞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推进垦区改革,循序渐进解决问题。深入实施“三北”防护林更新改造工程。
坚定不移稳外贸稳外资。推动开发区转型发展,向开发区下放更多经济管理审批权限,在省级以上开发区推广“标准地+承诺制”项目快速审批试点。
黑龙江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切实做好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等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国家重大工程。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再完成造林117万亩。释放原生态优势,探索培育碳汇市场。扎实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开展对市地经济统一核算,编制全省资产负债表和自然资源资产账户。落实黑土地保护措施,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耕地轮作试点面积900万亩,农业“三减”高标准示范面积4000万亩。
落实中央“八字方针”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北斗导航、遥感及测绘地理信息等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推动鸡西、双鸭山、七台河、鹤岗煤城转型、企业转业、职工转岗;强化大兴安岭、黑河、伊春等生态型城市的生态保护恢复功能。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不动产登记限5个工作日内办结。
上海
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推进土地资源高质量利用,合理提高工业园区、城市副中心等区域容积率,低效建设用地减量15平方公里,强化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提高城市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效率。
着力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常态长效机制,继续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坚持留改拆并举,加大旧区改造力度,深化城市有机更新,加强历史风貌保护,完成5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实施30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改造,修缮保护100万平方米里弄房屋。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大力推进5G网络、新型城域物联专网等建设。
大力实施“幸福乐园”工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深化镇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深入推进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继续推进土壤污染整治。
加大绿色生态空间建设力度。新建林地7.5万亩。新建绿地1200公顷、城市绿道200公里、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推进合庆、庄行、漕泾等郊野公园建设。
江苏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黑臭水体整治,确保主要入江支流、入海河流消除劣V类,国考断面水质优III类比例提高到70%。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加快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和开发利用负面清单,扩大典型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试点,深入开展涉重企业排查整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强化“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突出抓好城镇污水垃圾、化工污染、船舶码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两岸造林绿化和湿地生态修复,切实把母亲河的一江清水保护好。
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扎实开展城市“双修”,加大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开发利用,以“绣花”功夫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努力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
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农业农村改革力度,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完善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吸引社会资本下乡投资。
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百姓受益的体制机制新优势。全面实施“标准地”制度,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打造标准地招商新模式。深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探索用地预审和规划许可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联合测绘、建筑工程竣工测验合一改革,完善中介超市,规范承诺制改革,力争实现企业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前审批“最多90天”。
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完成入海排污口整治,实现在线监测全覆盖。有效推进重点土壤污染地块和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五类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13年削减8%以上。
认真落实国家战略举措。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加快发展。做强做大宁波舟山港,带动沿海港口加快发展。全面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海工装备、海岛旅游、远洋渔业等现代海洋产业,加快发展蓝色经济,建设海洋强省。
全面开展“四大”建设年活动。实施有机更新行动。编制实施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多规合一制度,推进空间重构、产业重整、环境重生。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深化“三改一拆”和创建无违建县行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建设美丽城市、美丽县城。实施乡镇有机更新,深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镇。实施园区有机更新,运用特色小镇的思路和方式,分类、分块、分步改造100个传统开发区(园区),建设美丽园区。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把“三农”工作作为压舱石和战略后院。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机制,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
安徽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严厉打击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行为,加快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健全河(湖)长制、林长制,拓展生态补偿范围,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大力开展“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造林120万亩。深化开发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涉生态环保问题整治,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
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和数字经济。加快“数字江淮”中心建设,完善基础数据统一、资源共享开放的平台功能。
着力开拓内需潜力 。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推动项目审批流程优化和标准化,对新上重大优质项目实行用地优先保障,全面提高项目建设工作效率。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深化农村改革。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推进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充分运用农村承包地确权成果,深化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万人,规范提升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巩固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成果。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开展改革的村分别达40%、30%,让沉睡的农村集体资产焕发出勃勃生机。
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实施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安徽方案,搞好与淮海经济区建设规划衔接,编制绿色生态廊道、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网络、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实施一批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淮河绿色廊道建设、大别山生态保育、水资源保护、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等重大工程,启动一批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高速铁路、高等级航道等重大项目,加快发展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友好的现代特色产业。 统筹推进区域联动发展。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加快城区老工业区、独立工矿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落实“多规合一”,启动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扎实推进平安安徽建设 。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应急救援中心建设等工程,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和救援力量建设,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着力乡村振兴,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加快建设800万亩水稻生产功能区,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守住耕地红线。推进农村土地、集体产权、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农垦、供销社等改革发展,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一革命四行动”,开展“千村引领、万村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坚决清理整治“大棚房”,切实遏制农地非农化。
着力区域协调,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动陆海统筹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建设大型深远海养殖平台、海洋大数据中心、海洋船舶产业军民融合试验基地。加快环三都澳、闽江口、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东山湾六大湾区建设,突出抓海洋科技、蓝色产业、智慧海洋,建设福州、厦门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完善利益共享、招商协同机制,创新发展“飞地经济”,提升32个山海协作产业园建设水平。推进公共资源共建共享。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闽江、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推进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联治,牢牢守住区域生态安全屏障。
着力生态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创造更多生态福利。做好“生态+”文章,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生态廊道、城市“绿心”、郊野公园,为群众提供更多绿色休憩空间。推进国土绿化,建设森林城市,加强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保护、建设与管理。加强海洋污染防治。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加大批而未供、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整备区,完成年度补充耕地任务。始终坚持进则全胜,创新发展“长汀经验”,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工作水平。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设区市为单元,编制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等“三线一单”,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开展海洋资源价值实现等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完善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等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健全环境信用评价体系。
江西
强化创新支撑引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节地增效”行动,积极开展建设用地“增存挂钩”、“亩产论英雄”、工业“标准地”试点和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为新产业、新动能腾出空间。
推动乡村振兴和城市品质提升,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严守耕地红线,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再启动29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420亿斤以上。纵深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进一步探索资源股份化、股权化、证券化等多种形式,促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协同发展。推广余江农村宅基地改革经验,全面规范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建设管理,加强规划和风貌管控,彰显特色,传承乡愁。争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列入国家整省试点,再消除一批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再培育一批经济强村。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充分释放绿色发展红利。稳步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推进与长江经济带省份签订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与广东签订新一轮东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推进省内市、县(市、区)之间开展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全面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启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三条红线”划立。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行动计划,研究开展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建设,探索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模式。创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监管模式,推进环保机构垂管、流域环境监管、生态环保综合执法等改革试点,全面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于以身试法、破坏生态、断子孙路的行为,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严办。
山东
高标准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要全面提速,在海洋优势转化上下功夫、见实效。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绿色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
2019年山东将持续推进农民更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年内80%的涉农村(居)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农村闲散土地盘活利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河南
持续推进三大攻坚,着力夯实发展基础。防范化解风险。高度关注房地产领域金融风险。增强防洪抗灾能力,防范自然灾害风险。推进精准脱贫。完成20万黄河滩区居民搬迁。抓好污染防治。加强重金属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处理,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严格保护未污染土壤。
加大力度深化改革,激发经济社会活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持续深化、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农业保险保障作用。持续推进水利、供销社、农场、林权等改革。健全生态环保体制。实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统筹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大棚房”与农地非农化问题治理。推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由试点先行到全面铺开,着力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高质量,促进城市由注重外延扩张转向注重内涵提质。谋划实施一批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热力燃气、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空间综合体、地下停车场等市政补短板项目。积极打造智慧城市。加强绿色园林城市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园林城市和园林城镇。
加快实施重大工程,强化基础支撑能力。深入开展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统筹建设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加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实施南太行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启动沿黄生态带、郑州黄河中央湿地公园、中华生物园和伏牛山世界植物大观园等重大项目。加快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河南,完成造林249万亩、森林抚育400万亩,推进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和庭院花园化,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
湖北
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坚战,把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动权。全面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加快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建设。
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培育中部强大市场。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支持合理自住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食生产。着力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具体办法,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湖北。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深入推进全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重点省份建设。开展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大普查、自然资源全域调查和长江大保护“回头看”。
湖南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信息,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加强5G、智慧城市、农村4G网络、光纤宽带设施,以及全省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农业农村,新建高标准农田364万亩。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加大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强化能耗、水耗、建设用地的总量和强度“双控”。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农村“空心房”“大棚房”整治。有序推进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土地征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宅合作社和城乡合作建房试点等改革,持续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
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稳步扩大产业扶贫覆盖面,推进扶贫车间建设、公益性岗位开发和扶贫劳务协作,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和后续帮扶,做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和社会保障等工作。推进省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和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大森林、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实施“矿山复绿”行动,加强废弃矿山、尾矿库治理,建设绿色矿山。推进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一湖四水”全流域生态补偿,推广退耕还林还湿试点经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高质量发展布局。扎实做好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统筹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海绵城市建设,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促进城市安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和防灾能力。推进棚户区、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
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全面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做好气象、地震、地质灾害防治、防汛抗旱、人民防空等工作。认真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三次国土调查、民生调查,稳步推进统一核算制度改革。
广东
咬定三大攻坚战目标不放松,确保取得决定性进展。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示范工程。启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进“多规合一”。完成造林更新335万亩、矿山石场复绿600公顷以上,支持韶关推进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推进雷州半岛、茂名露天矿等生态修复,加强红树林及湿地公园保护建设,推进海域海岸带和海岛生态整治修复。
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狠抓节能减排,严格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完善“三旧”改造政策体系,抓好连片改造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改造面积不少于5万亩,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率达到15%以上。打好治理违法建设攻坚仗,全年完成整治1亿平方米以上。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巩固提升农村承包地确权工作成果,稳步推动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土地流转和股份合作,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强化宅基地和农房建设规范管理,大力推进拆旧复垦。加强耕地保护,新立项高标准农田120万亩以上,新垦造水田7万亩,抓好占补平衡工作。加大乡村建设用地指标供给,推行“点状供地”模式,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巩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成果,推进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形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垦、供销社、国有林场、集体林权等改革。
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北部生态发展区。坚持生态优先,严控开发强度和产业准入门槛,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筑牢全省绿色生态屏障。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在韶关和清远北部试点打造集中连片的生态特别保护区,开展粤北南岭山区生态修复,积极创建国家公园。
广西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支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推进北流国家级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期完成清产核资,扩大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化乡村规划引领,推进规划管理全覆盖,启动5万个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抓好百色、崇左、南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守护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第三次国土调查任务。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抓好涠洲岛珊瑚礁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北部湾经济区龙头带动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推进钦北防一体化发展。建设好北海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第四海洋研究所、龙港新区玉港合作区等平台。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加快城市治理现代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人钱地挂钩”配套政策,确保到2020年实现600万人落户城镇的目标,今年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有序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和建设力度。
海南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深化市场化改革,增强自贸试验区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农垦土地资源资本化、证券化取得实质突破,聚焦主业,提升盈利水平。稳步扩大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范围。推进军地共商、科技共兴、设施共建、后勤共保,完善军地土地置换政策制度,加快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设立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采先导试验区和海底矿物商业化开采示范区,加快培育海洋生物制药、海洋装备等新兴产业,力争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520亿元。
以“多规合一”为引领,全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强化规划管控。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实施好省和市县总体规划,更好推动招商引资项目、改革创新成果落地。建立“多规合一”基础上的自然资源统一监管体系。保持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筑高压态势,推进农房逢建必报,坚决守住违建“零增长”底线。统筹城镇建筑风貌,编制全省村庄规划,力求不再出现“麻将条”“火柴盒”式建筑,注重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村落民居保护,塑造体现椰风海韵、热带雨林、黎苗特色、南洋文化等本土特征的城乡风貌。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确保海南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开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精心组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抓出成效,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编制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建立全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开展以红树林保护为重点的湿地保护修复行动,建设海口五源河、三亚河等湿地公园。不折不扣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全覆盖督查,严格按照时间节点、逐条逐项抓好落实,确保每一个问题有效整改到位。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
重庆
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摸底调查,强化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完善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
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完善“引进”和“留住”人才机制,鼓励企业家、技能人才、农民工返乡投资兴业,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职业农民。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完善“地票”“林票”制度,扩大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减少2500个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鼓励和规范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深化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推进“三社”融合发展试点,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发展收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编制多规合一的乡村规划,建设精致县城、大美乡村。
持续实施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构建分类指导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制定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实施方案,出台加快推动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意见,完善分片区协同发展机制和政策,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完善智慧城管综合平台,建设智慧城管示范项目。
持续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营造林600万亩以上,推动500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加快国家重点省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实施三峡库区消落区治理。推进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加快建设生物多样性示范区。彻底清理整治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和农地非农化问题,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深化生态监管体制改革。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体制改革,建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体系。
四川
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强重点区域土壤整治和城市污染场地治理。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构建农村聚人气聚财气的体制机制。巩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成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资产资源“三权分置”。放活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和考核办法,强化分类指导和奖励激励。加大财政和建设用地计划对县域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和工业园区的支持力度。
持续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扛起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责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保护好全川的山水林田湖草。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完善“一河(湖)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强化河湖水域岸线划定、保护和空间管制,整治违法排污、非法采砂等问题。推进长江廊道、大小凉山、高原藏区等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完成营造林900万亩。加强沙化、石漠化、水土流失、干旱地区、退化草地等脆弱生态治理。科学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建设好大熊猫国家公园,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保护好我省生物多样性。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水平。做好第三次国土调查,摸清全省自然资源家底。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推进自然资源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核算,逐步建立各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有偿使用制度。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抓好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推进“大棚房”问题和重点区域违规违法占用国家资源专项清理整治。完成自然保护区矿业权整改。
不断保障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治理。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运用科技手段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抓好防汛抗旱、极端天气应对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贵州
2019年贵州计划全面完成188万人搬迁任务,森林覆盖率达到58.5%,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范围内。
提出在具体工作中,贵州要注重把握以下六个方面: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必须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必须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必须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云南
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取得决定性进展。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720平方公里,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陡坡地生态治理300万亩以上。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深化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常态化曝光、处理、问责机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持续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完成能源产业增加值1200亿元以上。统筹谋划推进绿色能源开发、就地消纳、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发展新能源,推动蓄能电站建设,着力解决丰枯问题。加快昭通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政策体系,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担保融资。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防止非农化,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推进集体林权、农业水价、农垦、供销社、农业科技体制等改革。
西藏
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三次国土调查,启动自治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调研工作。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健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工程措施和政策保障体系。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积极推进极高海拔生态搬迁。加强天然林、草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实施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强沙化土地与水土流失治理,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启动地球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严禁在保护地开发矿产资源。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深入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深化生态示范创建。加大生态领域投入力度,确保投入增幅在20%以上。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继续严格执行矿业权设置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加强绿色统计,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开展生态资产评估和碳汇经济研究。持续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努力营造公众积极参与的生态文化,确保雪域高原天更蓝、水更碧、地更绿。
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铜、锂为主的优质矿产资源开发效益,推动华泰龙二期稳定达产,推进玉龙二期、巨龙一期建设,重点做好扎布耶等锂矿资源开发。
全力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深入推进涉农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动7个县草原确权试点。
陕西
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完成“两房”建设任务,大力推进易地搬迁户旧房腾退、宅基地复垦。实施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加大桥山、白于山区、渭北旱塬水土流失区保护和修复力度,巩固整治成果,用好长效机制。实施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加大桥山、白于山区、渭北旱塬水土流失区保护和修复力度,巩固整治成果,用好长效机制。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三权分置”改革配套政策,鼓励支持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总结千村试点经验,实施万村推进工程,因地制宜开展“三变”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甘肃
切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建设山川秀美的绿色家园。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祁连山及全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积极推进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加快实施“两江一水”、渭河源区及玛曲沙化草原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争取国家支持民勤生态示范区建设。统筹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成造林面积350万亩以上。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
加大力度改革创新,破除制约高质量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推开农村“三变”改革,健全产权交易和金融服务平台。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青海
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聚焦打好八场标志性战役,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零容忍”态度铁腕治污。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启动国家公园省建设。深化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公报,筹办好首届“国家公园论坛”和“世界自然遗产地论坛”。编制国家公园省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布局和探索建设具有高原特色的国家公园集群,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区管控,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做整合优化、体制创新、资金保障、科学管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展现“国家公园省、大美青海情”的独特魅力,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推进生态保护工程。扎实推进三江源二期、环青海湖二期等重点生态工程,提早谋划三江源三期工程规划,持续抓好木里等矿区生态恢复工作,守护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继续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不断提升全省蓝绿空间占比。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强化整体保护,落实监管责任,健全补偿机制,探索生态价值实现途径,促进自然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开发水能资源,开展提高光伏转化率、延长光热储能时间等重大技术攻关,提升风能综合利用水平,推动核能供热项目落地,启动核能发电前期工作,做好干热岩、页岩气等新型能源开发利用研究,努力构建水、光、风、核、热等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的清洁能源体系。
着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土地确权成果运用,切实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好“三块地”改革试点,持续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扩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地区,为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保驾护航。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编制省域空间规划,促进“多规融合”,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宁夏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3月底前完成“大棚房”清理整治。新建高标准农田96万亩,发展高效节水农业40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360万吨以上。优化智慧城市平台,加强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消除管理盲点和死角。
持续加强污染防治,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巩固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抓好重大生态工程,完成营造林130万亩以上,治理荒漠化土地90万亩、水土流失8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15.2%。推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做好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勘界定标,扩大绿色生态空间,筑牢祖国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广土地征收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成果,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深化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制、农业水价、集体林权、农垦、供销社等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公平交易。
新疆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着力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衔接;力争年底前全面完成耕地精准核查工作;探索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让千万农牧民分享农村土地改革的红利。
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有效投资,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统筹地上和地下建设,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稳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治理及湿地保护恢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生态保护,因地制宜推进退牧还草、退耕还林。
|内容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微信
推荐阅读
一图看懂 |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