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城市的自然系统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城乡规划 Author 王向荣

摘要

健康、宜居、环境优美的城市一定具有结构完整、内外贯通、功能复合的自然系统。在农耕文明土地利用方式的基础上,中国古代城市建立了独特的自然系统,并实现了这一系统的风景化。


中国现代城市不仅应该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学习他人的经验,而且应该从中国国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出发,建立自然系统,作为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并将其转变为城市内外的风景,从而创造出安全健康、舒适宜人、富有特色、充满文化底蕴和诗情画意的中国城市。


中国古代城市都有着独特的自然系统,这与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中国人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途径密切相关。古人在土地开发和利用方面有着自己特有的方式,千百年来,他们依据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通过改进地表和水文状况,构建了适合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村落城邑及安全防务的环境支撑系统,以保证安居乐业和经济发展。


几乎每一座古城都存在一个支撑城市环境安全的完整的自然体系。许多建造于几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的城市,其自然体系在今天依然发挥着强大的综合功能,守护着城市的生态安全,也承载着民众的户外生活,同时又塑造了城市的风景。


当然,现代城市的尺度和复杂性远远超过了古代城市,古代城市特有的自然系统已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的生态安全需求。那么,今天的城市应该有怎样的自然系统?又该通过怎样的途径建立城市的自然系统,从而支撑城市的生态安全和公共生活呢?


1

中国国土景观结构的形成


城市都坐落于国土之上,国土的自然结构影响着城市的自然系统,研究中国城市的自然系统,有必要先研究中国国土的结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都是建立在农耕的基础之上。但其实,中国的地形和气候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有许多不利的因素。


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适于开垦的土地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另一方面,季风性的气候造成年降水量十分不均,且自然降水的过程与农作物生长的周期不匹配,对作物的生长不利。


因此,农业生产不能仅仅依靠自然降水,还必须建设水利,依靠人工控制水文条件来平稳地为农业生产供水,从而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好在多山的地貌蕴育出众多的河流湖泊,为大力发展灌溉工程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充分的保障。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各种治理水环境的技术和方法,力求改造自然水环境,控制自然水文,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用水,同时也为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通运输提供便利。


在河谷盆地,人们通常采用的引水灌溉方式是从河流上游引出人工渠道,再分为若干支渠和毛渠,用于灌溉农田并为人们提供生活用水(图 1);


图1 成都平原水系变迁示意图( 含都江堰水利)


在山前平原,人们建造陂塘水利系统,在山脚利用自然地形进行局部筑塘蓄水,调蓄水资源并抵御洪水,再以若干水渠向低处引水,灌溉更广阔的范围(图 2);


图2 北宋时期宁绍平原上的陂湖——鉴湖


在低地沼泽,人们发明了圩田,通过开挖沟渠排水,并利用挖渠之土在田地周围修筑堤坝,以调蓄圩田内部的水位(图 3);


图3 清末民初嘉兴周边的水网圩田


在滨海冲积平原,人们建造海塘、堰坝和灌渠,抵御海潮、拒咸蓄淡、用于灌溉并保护沿海土地(图 4)。


图4 莆田兴化平原地区主要水利设施分布


在这些具有不同自然条件的区域里,农业的发展都建立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之上。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带来商品的流通和物资运输的需求。


在古代,远距离的大宗运输主要依靠水运,在军事、政治和经济发展目标的驱使下,古代中国挖掘了大量的人工运河。这些运河以南北向为主,连通了国土上东西向的不同河流,在减少航程的同时,提供了更加安全的航道。除了交通运输功能,这些运河也普遍具有灌溉的作用,能够为沿线农田带来充足的水资源,从而保障农田增产丰收。运河的开凿改变了国土上自然的河流系统,形成了水运网络,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人员的流动。同时,运河沿途的闸坝、管理机构及转运仓库的设置等也催生了大量的新城镇。


通过建设水利工程,我们的祖先将人工开挖的运河、陂塘与自然的河流、湖泊联系起来,使之共同构成了覆盖国土的水系网络。分布在运河两岸的水柜是面状和点状的湖泊,调节着运河的水量;星罗棋布地分散于山脚和低洼地的陂湖,储蓄了山间洪水和各种汇水;各种尺度的塘河和引水渠联系着自然河川、运河和陂湖,将水引向四方;乡村的沟渠像毛细血管一样,贯穿于村落农地,滋养着土地。这些点、线、面一体的水体系统在国土空间尺度上形成了一定程度上蓄泄可控的水网。


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变迁,这张覆盖整个国土空间的水网是动态变化的。这一自然系统是中国农业生产的支撑,也是中国国土环境的支撑。从今天的视角看,这一自然系统使得整个国土的发展更加具有弹性,它改变了中国人口密集地带天然的水文状况,通过复杂的人工系统构筑了人与自然互相融合、互相影响的土地基础结构,重新塑造了国土景观,形成了中国国土特有的山水相依,人工与自然交织,山、河、渠、湖、田一体的景观结构。在这样的基础上,城市得以建造和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中的自然系统

2


中国古代城市就是在这种特有的国土景观结构的基础上建造的。历史上许多城市的“胚胎”是村落 , 城市与乡村的水环境治理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稳定和可控,因此,农耕文明的土地整理经验,也逐渐转化为古代城市空间营建的基本准则。


各地依据不同自然条件创造出的农业生产支撑系统,如陂塘、运河、灌渠等,实际上也是城市环境的支撑系统。水利设施几乎影响了古代每一座城市的基本格局,如许多城市都以陂塘、河渠作为城市供水、储水、排水和交通的基础设施,这些城市在始建、扩建和重建时都会将具体定位、城垣轮廓和城市布局与水系匹配,并依据城市功能在原有水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和完善。


穿城而过的运河和塘河为城市提供了便捷的水运通道,也维系着城市的繁荣和发展。而城市中运河和塘河的水岸往往是城市的商贸走廊,重要的桥头和码头地带更是人流集散和举行商业活动的中心。


水利设施的建设不仅保障了城市的安全与发展的可持续性,还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贯穿城市内外的、完整的自然系统,塑造了中国城市特有的山、水、城一体的空间结构。


城市内外的水利系统原本都是实用性的,人们为了完善其功能又进一步增设更多的设施,如为了方便交通而在水上架桥,为了加固驳岸而在岸边栽柳,为了路人休息而在水畔建亭,为了保持水体清洁而在水中植荷和养鱼。


由此,这些由陂塘渠系等水利系统构筑的自然环境往往成为城市内外的风景宜人之处,吸引了游人前来观览,从而又促进了其周边更多的设施,如寺庙和园林的兴建。加之古代文人墨客的诗画赞美和城市景观文化的广泛传播,城市的自然系统往往被赋予浓厚的诗情画意及精神文化的内涵。


当然,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人为的破坏或发展中的不合理因素,许多古代营建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仍然有一些实践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留存至今,这充分说明它们设计合理、功能可靠,能与区域自然系统和谐共生,具有可持续性。


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杭州。城市西部、北部及南部山体中的水流汇集成西湖,湖水通过塘河穿城而过,连接城外更密集的塘河网络,同时连接大运河与钱塘江,由此构成贯穿城市内外的自然系统。


西湖原是杭嘉湖平原最重要的陂塘水利工程之一,是城市居民饮用和下游广阔农田灌溉的水源,也具有济漕利运、为大运河补水的功能。西湖湖浅易淤,历朝历代在不断疏浚湖泊的同时将湖泥堆积于湖中,筑成三岛两堤,又经过历代经营,陆续修建了宫殿、园林、寺庙、庄园等,点缀于青山绿水之间,终使西湖成为名动天下的胜景,也使杭州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天堂”(图 5)。


图5 西湖与杭州城市变迁过程示意图


与杭州的西湖相似,济南的大明湖也是从陂湖发展而来的风景名胜。济南位于丘陵与冲积平原的交界处,地下水源丰沛,城市以泉水为主要供水水源。泉水汇集成泺水和历水,在城北注入历水陂,一路北流,串联沿途各泉池湖泊,形成丰沛的水网体系,为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了水源。


唐代筑齐州城时将历水陂纳入城郭之内,陂湖因宣泄不畅而使得水面逐渐扩大,成为后来的大明湖。环绕城市的护城河将诸多泉水串联,最后连通了大明湖。围绕大明湖和城内外诸多泉水,不同朝代的人们修建了大量的公共景点和私家园墅,“泉城”之名由此远近闻名(图 6)。


图6 大明湖与济南城市变迁过程示意图


中国古代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类似的自然系统,这一系统支撑起城市的生态安全和市民的社会生活,赋予了城市画意、诗意及个性。由于特有的地貌条件及土地利用方式,山水格局成为中国人对国土自然环境的基本认知。


除了都城外,大多数中国古代城市的空间尺度并不大,然而,中国古人的营城实践却是在广阔的区域视野下进行的,山水的尺度远远大于城市的尺度。城市规模有限,然而目力所及的范围更加宽广,心理的距离感也更加深远,比视觉感受更加有利于帮助人们确立方位感和对空间的归属感。


古代方志多详细记载了城内外空间的发展和变迁过程,而舆图则通过图示描述了古人对于城市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知。舆图一方面是对古代城市空间的记录;另一方面也是对古代城市发展的引导。许多舆图将画面的大部分都留给了山水,城市只占画面中很小的范围,这说明古人始终将山水环境视为城市营造的基础,而城市营建的核心在于寻求城市与山水的呼应关系(图 7)。


图7 浙江温州永嘉古县城与周围环境舆图


这种思想和营城的经验,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古代城市内外自然系统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塑造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和景观特征,体现着地区的历史和过往岁月中人工营造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


3

建立现代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实践


城市是地球上受人类干预程度最大的区域。任何城市,要实现安全、健康、宜居和优美的人居环境,都需要在人工建造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动态、平衡、和谐的关系。在农耕时期,中国建立的特有的城市自然系统已不能支撑起现代城市的生态安全。


面对当下正在迅速改变的中国城市环境,面对愈加突出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碎、文化延续断裂等生态和文化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建立起支撑今天和未来中国城市生态和文化的自然系统?


今天,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都有着建立起完整的城市内外自然系统的机会,每一座城市也都具有发展成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文价值独特、尺度宜人、充满诗意、富有活力的城市的条件。


在过去的 20 年中,我们对中国城市自然系统的建立保持着持续的研究兴趣,并通过不同尺度的实践进行了探索。在这些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和更广阔的空间地域内考察场地特征演变的脉络,探究其背后自然与文化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保护、修复、连接、转换和融合五个主要的规划设计策略,为城市寻找恰当的发展方向,并建立可持续的、生态健全的多功能生态系统。


策略一:保护。中国的城市化率每增加 1%,就有约 2 000 km2 的土地转换为建设用地,无论城市如何建设发展,土地中的生态敏感区域、生态脆弱区域和有着特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区域都应该受到有效的保护。


与此同时,旧城也在不断地扩张和变化,这些城市中固有的自然系统和山水结构体系,多是基于区域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在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下逐步形成的,都具有相当强的综合性和多功能性,在城市的快速变化和扩张中仍然能发挥重要的生态作用,也应该受到珍视和保护。


如兰州自然系统和生态网络的建立。兰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条件,黄河自西向东流经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城市南北两侧群山对峙。长期以来,受自然气候、城市扩张、工业发展和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兰州市出现了一系列生态和城市发展问题,如城市绿地严重不足、分布不均、没有形成自然系统,黄河滩涂湿地被不断侵蚀占用,山体水土流失和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等。


兰州的生态网络规划,通过保护黄河滩涂湿地、南北两山生态环境以及连接两山与黄河的大量排洪渠道,构建连接山体和黄河、覆盖城市的鱼骨状自然体系,为城市建立了网状的生态系统,成为承载城市雨洪管理、气候调节、水质改善、水源涵养、动物栖息和市民休憩活动等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综合功能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图 8)。


图8 兰州生态网络规划示意图


策略二:修复。城市内外受到破坏的自然环境,如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土壤、植被等,都应该进行生态修复,以重建和恢复这些受损环境应有的生态价值和功能。


古代城市的自然系统,在今天大多已不再具备供水、灌溉和航运的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生态系统都已消失或面临着消失、断裂和破碎化的窘境。


对于今天的城市来说,这一系统仍然具有发挥绿色基础设施功能的潜力,也具有承载城市历史文化、丰富市民休闲生活、维护城市山水结构等方面的重要的社会价值。应该修复和完善这一系统,使一个地区和一座城市的生态环境更加健康和稳定、城市个性更加鲜明、公共空间更为完整、游赏体系更加丰富、地域文化得以延续。


杭州西湖是古代重要的陂塘水利工程之一,西湖的西部与群山相连,东部与城区相依,这种密切的“山—陂(湖)—城”的景观格局使杭州成为中国山水风景城市的典范。随着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张和旅游项目的持续发展,到 20 世纪末,西湖景区的一些矛盾日益突出,如湖山分离、水质污染、水体自净能力弱、交通混乱、游览系统不完善、旅游空间严重不足、游人拥挤、重要的历史遗存湮没、村落无序膨胀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与西湖的湖西区域相关。


西湖的湖水来自西部山区汇水,湖西区域与群山相接,水位浅又远离城市管理范围,非常容易被淤塞和占用。这里又是西湖的上游,一旦发生环境问题,对西湖的影响非常大。


近代以来,湖西地区不断被农田、鱼塘和各种设施蚕食。随着杭州城市的发展和西部村落的膨胀,至 2000 年,这一地区农地撂荒,垃圾遍地,污染物随着山涧排入西湖,直接污染了西湖水质。


2003 年杭州完成了“西湖西进” 工程,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西湖的水质,更重要的是将西湖与群山再次有机地融合起来,重建了杭州城与自然山水的紧密关系,再现了西湖的历史风貌。


同时,“西湖西进”还是湖西地区乃至涉及整个西湖山水环境整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风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村落更新和旅游空间扩展的复杂工程,涉及社会、生态、水文、城市等方方面面。它构建了西湖新的景观结构,完善了旅游服务体系,改善了西湖生态系统功能,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综合发展(图 9、图 10)。


图9 杭州西湖西进工程规划图


图10 恢复后的杭州西湖西部水域现状


策略三:连接。城市中的各种建设往往会引起自然系统的破碎和公共空间的割裂,然而,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在看似用地紧张苛刻的城市中仍有机会通过维护现有的公园、绿地和闲置土地,利用河道、废弃铁路、高压线走廊和道路,创造出连贯的线性绿色廊道,并在城市内外形成绿色的生态空间网络,成为城市中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承担着雨洪管理、气候调节、生物栖息地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作用;同时,将被隔离分割的城市用地重新连接和“缝合”起来,形成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系,承载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也成为人们认知城市、体验城市的场所。


由于三峡水库的建设,重庆市云阳县城整体搬迁到水库岸边的山上。迫于移民安置和城市发展的压力,滨江地区原本规划的绿化用地不断被侵占,大量建筑和设施占据滨江地区,使得滨江绿地呈现碎片化分布;并且由于三峡水库冬夏两季水位差高达30 m,江边存在面积巨大的消落带和大量的工程驳岸。


为了充分发挥城市滨江资源的优势,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自然生态与城市发展良性循环,2014 年底,云阳县政府决定沿水岸建设环绕县城的“环湖公园”。


规划要求在对滨江空间进行工程治理、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将沿江库岸带建成集文化、景观、休闲、健身和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大型城市公园。


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是连通:尽管水岸现状极为复杂且破碎化,但是,即使在用地条件非常紧张和苛刻的地段,也有机会构筑线性廊道。在用地允许的地方,尽可能将绿地贯通,使之具备完善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在没有条件连通绿地的情况下,也要尽可能将慢行系统连通,构建位于城市与水面之间的慢行系统,可以为游人提供更加亲水的步行体验,且能够完全屏蔽城市机动车交通造成的干扰。


滨江绿色空间连通创造出丰富的现代城市功能,如休闲、运动、游戏、售卖和餐饮服务等,吸引了各年龄层次的人流,促使城市活力汇聚到滨水地带。如此,城市形成了完整的滨江生态廊道,云阳也成为山、城、水相融合的风景城镇(图 11)。


图11 重庆云阳三峡库区水岸绿道


策略四:转换。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大量农业用地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新城和城市新区不断在农田上拔地而起。这些项目所在的地块并非一张白纸,而是自然演替或人工干预与自然演变互相叠加的结果,都有着自然变化和人类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痕迹。


规划师对基址上原有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态度,会给这些项目的走向带来关键的影响。土地用途的转换,不应该将土地传递给我们的关于自然和人类历史的信息彻底清除,而是应当认识到土地上各种遗存的的价值,了解并尊重它们固有的特征,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营建,将大地上的遗存视为自然与历史的延续,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新的自然系统,从而创造出人工与自然协调的环境。


绍兴镜湖是伴随着古鉴湖的围垦及海水北退后在绍兴北部平原地区残留而形成的湖泊之一。几百年来,镜湖与其他河网水系一起承担着为周边区域进行农田灌溉及水文调节的作用。


依据区域规划,镜湖及其周边地区将被建设成为镜湖新区,形成新的“城市绿心”。规划的思想是,将镜湖及其周边地区保存较好的由陂湖、河网、防波避塘、圩田和村落组成的景观单元转变为城市湿地公园,将农耕时代土地利用所遗留的大地结构转变为未来城市的“绿心”,但同时要保护好这一区域的陂塘、圩田、塘河系统的景观特征,并依托于史上的水系结构,为镜湖新区构建完整的自然系统和生态网络,保留江南水乡的典型特质。


镜湖是宁绍平原整体景观的一部分,规划依据区域的河网水系特征,通过恢复部分被农田和鱼塘蚕食的湖面,拓宽镜湖水面、整理水系、疏通水网、保护避塘,建立多样化的动植物栖息地,使镜湖的水网体系得以疏通完善、水质得到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提升。更新村庄并将其转换为新的服务设施,保留圩田并赋予每片圩田新的功能,这些措施使得镜湖独特的地域景观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续,同时又将镜湖融合在新城的发展之中(图 12)。


图12 镜湖湿地公园规划区域示意图


策略五:融合。作为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系统,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需要多学科、多工种的协同,包括城市规划、建筑、交通、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经济、产业等。


每一个学科都需要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各自领域的城市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与对策,只有如此,城市才有可能正常地运转。然而,城市规划并不像拼搭积木那么简单,不是把城市建设的每一个单项工程做好、把每一个问题都解决好,就会是一座健康的城市。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座理想的城市是由单一目标的工程组合形成的。


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复杂问题综合起来,将一项项单一的工程整合起来,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来创造健康和诗意的城市,正是中国古代城市营建的智慧。


与此相似的是,现代城市中能够协调和统领城市中各种工程的要素,就是覆盖整个城市的自然系统。它不仅能够与人工系统相互融合,整合城市中各种复杂的构筑物和基础设施,而且能够完善城市的景观系统,构建有活力的城市绿色空间,并为公众的休闲、交流和运动提供场所。


济南是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城市,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和扩张,到 21 世纪初,历史上城、河、湖、泉相融的城市结构被逐渐侵蚀和破坏,河道和湖泊离市民的生活也越来越远。


原本开阔的大明湖被城市建筑、公园围墙、地形和植被围合,若非进入大明湖公园,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大明湖的存在。环绕济南旧城的护城河,连接了城市中重要的公园和公共空间,但是由于被城市建设项目侵占用地和被城市道路分割,护城河沿岸没有连贯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步行系统。这种状况对有着如此优越的泉水和地表水资源的城市来说是一个不小的缺憾。


规划将大明湖向东部拓展,与小东湖连为一体,极大地增加了湖面东西向的景深,形成东西通透的景观视域。同时,保留原有有价值的民居、街巷和城市空间肌理,并在此基础上将大明湖向南部拓展。通过对水陆空间的再组织,重新规划了大明湖南岸的景观环境,拓宽水面,在南部形成群岛结构,增加水域空间层次,创造丰富的透景线。水面的拓展使大明湖的景观空间向城市开放,并通过调整大明湖南侧的百花洲水系使景观一直渗透到城市的中心。


改造后的大明湖由一个“园中之湖”成为“城中之湖”,成为景观类型多样、空间层次丰富、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同时,它也是环境优美、生物多样的“城市绿心”,发挥着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生态效应。


规划还重新调整了护城河的水岸空间,将护城河很好地融入到城市之中。完善的滨河步行系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与城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又与城市的机动车交通分离。景观的改造使得护城河有了更强的亲水性,也使得人们在滨河道路上就可以观赏到护城河的景致。水系的连通使环城水上游览成为可能,人们可以坐船在碧波荡漾的大明湖上穿行,观赏熙熙攘攘的城市。


这样,大明湖、护城河和城市空间三者就被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再现了济南“泉、河、湖、城”一体的独特魅力。同时,城市景观体系向北延伸,经过华山湖、小清河,一直延伸到黄河北部的鹊山水库和新城的中央公园,为不断扩大的城市空间构建起“南部山体—护城河—大明湖—小清河—华山湖—黄河—鹊山湖”的自然系统,并将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联系在一起(图 13、图 14)。


图13 济南大明湖及护城河规划示意图


图14 济南大明湖北岸景观现状


结语

4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中国古人依据国土的自然条件,以自己的方式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建设村落、营建城市,形成了一整套土地整理和利用的方法。这套方法不仅确保了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也维护了人居环境的生态安全。


近现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运用,人居环境安全的维护有了更多的途径,农业时代留下的城市遗产逐渐被忽视甚至已湮废。现代城市的职能、规模和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古代城市,与城市相关的每一个学科都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各自领域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与对策。


由此,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越来越专业,却彼此孤立,结果城市建设往往变成了各类基础设施的“拼贴”,失去了有机性,自然系统变得支离破碎,环境支撑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复合性都被消减甚至消失,城市的生态环境变得极为脆弱。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健康、宜居、环境优美的城市一定有着结构完整、功能复合、能够维持城市机体良性运转的环境支撑体系。


我们需要综合处理城市的复杂问题,整合各种工程设施,以一种系统的方式建立城市内外的环境支撑体系,即完善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重新构筑人工环境与自然和谐的平衡关系,创造健康和诗意的城市;我们需要充分认识脚下的这片土地,寻求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更优化的土地利用方式。


我们不仅需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他人经验,还要从这片国土的实际条件出发,以新的视角认识历史,汲取古人水土整治、营城实践、风景塑造的理念和经验,珍视并保护仍然留存在土地上的水利、农业、村落和城镇建设的遗产,寻求与古代经验兼容并蓄的新的山水人居建设方式。


通过保护、恢复、连接、转换、融合等策略,为不断发展的城市建立起完整的绿色基础设施,并将其转变为城市内外的风景,从而创造出安全健康、舒适宜人、富有特色、充满文化底蕴和诗情画意的中国城市。


作者

王向荣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院长




推荐阅读

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与优化建议

会刊 | 《城乡规划》新刊导读(2020年第5期)

最新!协会会刊《城乡规划》入选2020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吴江区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