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第15集:战国七雄
唐太宗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第十五集:战国七雄(上)
第十五集:战国七雄(下)
第十五集:战国七雄
战国的历史是一段比拼国力和竞技军事的历史,其间又有策士游击穿行、纵横捭阖,展现了一幅风雨诡谲的历史画卷。
春秋时期最强大的晋国分裂为魏、赵、韩三个国家,魏国在战国初年国势最为强盛,依靠强悍的武卒,一举成为战国时代的第一个霸主。齐国也是春秋时期的强国,濒临海滨,物产丰富,田氏代齐之后,又加强了对鲁卫等国的侵夺,疆域进一步扩大。春秋时期另一个唯一能和晋国抗衡的超级大国楚国,进入战国之后,依然不断开疆拓土,疆域为各国之冠。燕国在七雄中实力最弱,但因地处北方,非四战之地,所受到的冲击较小,但也在东北开疆拓土。韩国在三晋中国势最弱,但占据中原膏腴之地,经济发达,在灭掉郑国之后,实力更有所加强。
长期与游牧名族对抗的赵国,胡服骑射后,兼并了北方的代国,大大扩充了版图。僻处西陲的秦国,在经过二百多年的奋战后,终于彻底征服了周边剽悍的游牧民族,统一了西北高原,就在七雄获得部分兼并胜利,而使得疆域不断扩大的时候,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往那种贵族交战点到为止、揖让有礼的情况不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殚精竭虑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于是平民也开始被征发入伍,人数多寡成了最基本的制胜因素,为此各国都建立了数以十万甚至百万的庞大军队。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痛定思痛,下令胡服骑射,穿胡人的服装,学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赵国很快训练出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到处扩张,同时收编了北方游牧民族林胡和楼烦的骑兵,战斗力得到了大大加强。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仅次于秦国的强国。由此可见,在那时,谁能掌握强大的骑兵,谁就能在争霸战中崭露头角。大规模的步骑兵的野战和包围战,代替了春秋时代以车兵为主的冲击战,因为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机动能力,在中原地区各国,骑兵部队很快成为了战争中的主力兵种,成为决定战争的关键力量。
虽然北方产战马,但铜矿资源却是南方丰富,楚国的繁阳是著名的铜矿产地,湖北省大冶市的铜绿山,中国著名的铜矿产地之一,曾隶属战国时期的楚国境内,是战国时期楚国最大的铜矿开采地。早在商代,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铁比铜质地坚韧,性能更为优良,战国后期冶铁技术的长足发展,让武器也不断升级,大量钢铁兵器应运而生,手持的戈、矛、剑、戟等兵器的质地因而变得锋利坚韧,杀伤力大大提高,在那段战火纷飞的时期,军事力量薄弱,却有先进的技术与庞大的矿产资源的国家,往往是被七雄兼并的首选。
上世纪60年代,在湖北江陵望山曾出土一柄越王勾践剑,墓主是楚国的一位下大夫,经过现在冶炼专家的分析,此剑铸造工艺非常高超。战国时期,吴越的铸剑技术冠绝一时,越国却被楚国所灭,而越国先进的铸造技术让楚国的兵器在那段时期发生了质的改变。韩国的强弓劲孥更是天下闻名,韩国制造的弓弩,能射到六百步之外。齐国的冶炼技术也非常高超,甲胄之坚固名闻天下。在墨子家乡,山东滕州的墨子纪念馆里陈列着墨子的发明创造,有很多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人数的增多,兵源的变化和武器防具的进步,让战争变得更为残酷,也让指挥战斗日益成为一门艺术。兵家在战国时期得到长足的发展,军事学成为战国时代发展最快的学问之一。
春秋时期出世的《孙子兵法》注重战略,到了战国时代,一大批更富有实战技能和经验的军事家诞生了,吴起、乐毅、白起、孙膑等成为一时翘楚,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其中,吴起偏重于士卒训练,他创建的魏国武卒成为战国时期最为强悍的特种部队。而与他齐名的是一个被后人称为孙膑的军事家,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实战能力。
孙膑齐国人,据说与当时威震四方的魏国大将军庞涓师出同门,一起像鬼谷子学习兵法。后来庞涓急于建功立业,先下山求取功名,他和孙膑越好,一旦有了功名便会大力推荐他共享富贵。庞涓做了魏惠王的将军,很受重用,但心里知道自己的才能远远不如孙膑,始终惴惴不安。于是派人把孙膑请到魏国,但却在魏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挖了他的膝盖骨,防止他逃跑,残废的孙膑忍辱负重,终于在在庞涓放松警惕时,趁机逃回齐国,孙膑到了齐国之后,受到齐国将军田忌的善待。战国时期最为经典的两场战役即将展开,这就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这也是两个人的战争,孙膑为齐国,庞涓为魏国,两个人的不同选择终归要让他们在战场上相逢。在桂林之战中,孙膑创造出了的围魏救赵的经典军事战术,齐国军队不仅解了赵国之围,而且大败由庞涓统领的魏国军队,公元前342年,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再次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韩。在马陵与魏国太子申和庞涓带领的十万大军相逢,在马陵之战中,孙膑采用逐日减少营地军灶数目的策略,三天内从十万灶减到五万灶,再减到三万灶,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导致庞涓轻敌冒进,只率少数精锐部队兼程追赶,最终被孙膑围困在了马陵山,庞涓死于战乱之中,魏国也由此一蹶不振。
相传鬼谷子是老子的徒弟,他身兼数家学问,他的学生除了兵家的孙膑与庞涓,还有另外一批人,也在影响着整个战国的政局,他们被称为纵横家。随着各诸侯国纷纷称王,兼并战争开始变得更加激烈,战国中期以后,围绕着怎样争取盟国和对外扩张的策略问题,游走于各国的谋士分别从合纵、连横两个方面出谋划策,纵横家们在政治舞台上左右逢源、大行其道,张仪、苏秦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相传他们也是鬼谷子的学生。张仪出生于魏公族的旁支,为秦惠文王制定了连横的外交策略,他最初先到楚国游说楚王,没有受到楚王的重用,直到公元前329年张仪到秦国推销连横策略,受到了秦惠文王的重用,当上了秦国的相国,为了破坏齐楚联盟,公元前313年,张仪入楚游说楚怀王,如果楚国能和齐国绝交,秦国就献出商於之地六百里。商於之地是秦国进攻中原的门户之一,战略地位异常重要,楚怀王经不住诱惑,迫不及待地与齐国绝交,但是当楚国的使者去接收献地的时候,张仪却说,他和楚怀王约定的是六里地,没有六百里之说,楚怀王闻讯大怒,但此时的楚国已经和齐国绝交,只能独自起兵伐秦,结果大败。秦国取得了楚国的汉中之地,排除了楚对秦的威胁,从此秦国的势力延伸到中原,张仪的连横策略取得了重大成功,秦国的实力变得更加强大。
苏秦是战国政治舞台上的另一位出色的纵横家,他曾一人配六国的相印,他的合纵策略得到了许多诸侯国的积极响应,然而他还有一个秘密的身份,就是燕国的间谍,而且他从事的是兵法五间之一的死间,用生命为代价去向敌人传递假情报,诱使敌人上当。苏秦,从燕国来到齐国,成功游说齐湣王林联合燕、韩、赵、魏合纵攻秦,不过苏秦的真实目的却是要灭掉齐国,此时弱小宋国成为苏秦的重要棋子,因为宋国是列强们觊觎的土地,如果诱使齐国灭掉宋国,必然会激怒其他各国。苏秦做到了,使齐国在灭掉宋国之后成为众矢之的。公元前285年,燕将乐毅率领秦、赵、韩、魏、燕五国联军攻齐,齐国形势危急,五国伐齐的号角吹响之时,苏秦的身份也暴露了。三十年前,齐国乘子之之乱出兵攻打燕国,几乎让燕国灭国的情景,今天重现在齐国,苏秦发出最后一张密谍给千里之外的燕昭王,是告别、也是了结。苏秦在穷困潦倒之时,在燕国受到燕昭王礼遇,为知己者死,消灭齐国是苏秦对燕昭王的回报,苏秦最终被齐湣王车裂而死,率领五路联军的乐毅率军长驱直入,攻破了齐都临淄,这场战争在齐国打了足足五年之久,先后攻下了七十多座城市,只有即墨与莒还在坚守。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继位后不再信任乐毅,以骑劫代替乐毅,乐毅出赵国,即墨守将田单抓住机会展开反攻,田单在城里集中千余头牛,披上画有五彩龙纹的缁衣,脚上绑上尖刀,尾巴上绑上灌了油脂的芦苇,到了夜里,把牛尾巴点着,让它们狂奔,五千将士紧随其后,杀入燕军,燕军在睡梦中惊醒,看到奇形怪状的火牛,大惊失措,死伤惨重,骑劫也丢了性命,田单乘胜追击,很快收复了七十余城,拥齐襄王继位,恢复了齐国,齐国虽得以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和秦国抗衡了。
公元前263年,秦国不断攻占韩国的城池,又切断韩国上党郡和韩国本土的交通,韩国欲献上党向秦求和,上党郡守冯亭不愿意投降秦国,就将上党郡十七城邑献给赵国,赵国欣然接受,派大将廉颇驻守长平,秦国显然不会放弃。公元前262年,派王龁进攻长平,秦赵两国都倾举国之力在长平集合了近百万大军,沿着长平城左右五十多里的山地,建筑垒壁,展开对峙。不管秦兵如何挑战,只是坚守不出,秦军束手无策,就这样双方相持了三年。但针对这场战争,秦赵之间还有一条看不见的战线,秦国成功使用了反间计,使赵孝成王认为廉颇坚守不出是怯战,于是派赵括代替廉颇为将,秦国得到消息后,立即暗中启用白起为上将军。
长平在今天山西省的高平市境内。赵括到达前线后,大举进军秦军,秦国将领白起则佯装溃退,让秦军固守营垒,诱敌深入,结果白起派兵突袭到赵军的后方,截断赵军的退路和粮道,又命骑兵部队插入赵军,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赵军的四次突围均告失败,断粮已经46天的赵国军队在极度恐惧和绝望中开始相互残杀,以人为食,绝望的赵括亲自领兵博战,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万人降秦,白起将他们全部活埋,仅仅释放了240个年幼的战俘,让他们归赵后散布秦国之威。
长平之战,是秦朝统一之前最后一次大决战,之后,六国再也没有力量和秦国抗衡,历史由此发生转折,统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秦国势如破竹,锐不可当,统一六国已经指日可待。
▼想看更多优质文章,欢迎翻阅往期
点击☞《每天听本书》音频大合集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