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汉族人祭灶,蒙古族人祭火?

2017-01-22 高平 中华文化溯源

进入小年,年味越来越浓。华夏大地,最浓烈的年味莫过于内蒙古的祭灶祭火仪式。

为什么汉族人祭灶,蒙古族人祭火?这两天,中华文化溯源(gmrbjzb)特地前往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探寻草原上这把神秘的圣火……

▲ 圣火祭祀仪式举办地——鄂托克前旗圣火文化公园

农历腊月廿四,在鄂托克前旗圣火文化公园举办了盛大的蒙古族传统圣火祭祀仪式。

中华文化溯源(gmrbjzb)特邀鄂尔多斯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成吉思汗陵景区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馆长、蒙古族历史文化学者杨勇为本次溯源担任导游。

鄂托克前旗圣火祭坛的火种,是从成吉思汗陵陵宫内的圣灯(长明灯)采集的。在牧民马队的护送下,取火种的队伍进入了圣火文化广场。身着民族盛装的草原儿女,用蒙古族最传统、最尊贵的迎接方式,手捧蓝色哈达,虔诚的站在圣道两旁迎接圣火火种的到来。

▲ 马队迎接圣火

在鄂托克前旗,蒙古族人把火看作是最神圣、无限、纯洁、除灾避难的神,其祭火礼仪分为户祭、公祭(即朝祭)、庙祭;按祭火时间分为日祭(普祭)、月祭、季祭、大祭;按供品又分为全羊祭、羊胸岔祭。

而这里所指的祭火礼仪仅仅是人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平民用羊胸岔作供品的大祭(祭火节),也就是年祭,大祭(祭火节)在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举行。

搜索

中华

文化

溯源

更多

祭火

祭火,俗称“祭灶”,是蒙古族的一种古老传统习俗。由于蒙古族特别崇敬火神,认为炉灶是火神所在地,是家道或家族兴旺的象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明,因而平时蒙古包和房屋里的炉灶、火盆和篝火堆等,都被视为火神而加以崇拜,每逢年节、迁居或婚礼时,都要举行祭火。

古代蒙古族信奉的火神是萨满教的火神天(蒙古语为“敖特根-腾格尔”)。在古文献和传说中,经常有“敖特根-嘎利罕-额和”一词。

“敖特”与“嘎利”均意为“火”

“罕”表示雌性的词缀

“额和”同“额吉”,意为“母亲”

早期的蒙古族人把“火”视为雌性,以“母亲”的化身来理解“火”。

相传,蒙古族的祖先将三块石头当做火灶,将家族的继承者称之为“灶主”,将无子嗣的家庭喻称“断灶”,蒙古族常把居家过日子称为“火灶”,把继承祖先香火的继子叫作“敖特根-嘎勒”(继火)。这种祭火习俗或对火的崇拜,后来与喇嘛教相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祭火礼仪。目前,这种古老的文化遗存在鄂托克前旗依然保留着。

“最大规模民间祭火”是鄂托克前旗去年小年创造的。由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认证:祭火仪式现场祝颂人99名,螺号手99名,端贡品羊胸叉333名,端哈达100名,现场参加祭祀人员2万人,自发参与祭祀的蒙汉群众7.5万余人。

▲ 祭火节期间的服饰表演

蒙汉人民何时形成腊月二十三祭灶祭火的共同民俗?杨勇告诉中华文化溯源(gmrbjzb)鄂尔多斯地区历来是农耕与游牧交错区,蒙汉各族人民深受藏传佛教影响,久而久之形成了共同风俗。但起源年代还需考证。

而在这一天,鄂尔多斯学学会研究员苏怀亮在学会的微信群里发了这样一段话:

腊月二十三祭灶,原本是黄土高原汉族的习俗。灶神是玉皇大帝手下重臣,每年腊月二十三巡视下界后回宫汇报情况,于是人们在这天祭灶神,世代期盼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蒙古族历来是祭火,而不是祭灶。蒙古族祭火源于原始的火崇拜,与祭天(祭敖包)、祭成陵並成三大祭祀文化。

蒙古族为什么由祭火而祭灶?为什么将最隆重的祭祀定于腊月二十三?蒙古族以博大胸怀吸纳汉文化,对汉族腊月二十三祭灶给予极大认同。认同的原因有二:

一是蒙古族由游牧转为定居,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使观念发生变化,特别是因为有了固定的炉灶,因而对灶的认识日益深化。

二是蒙古族认为灶因火生,火因灶旺,火是灶之本,灶是火之家,灶与火是一体的,祭火和祭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蒙古族将游牧时代的旷野祭火与腊月二十三祭灶结合起来,表明蒙古族在蒙汉文化交融过程中拥有宽厚的开放包容意识。


▲ 鄂托克前旗圣火台

由于集体祭祀规模宏大,程序庄重,比一家一户的祭灶更有仪式感,蒙汉群众便更加广泛热情地参加到集体祭祀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节日。

燃燃圣火,承载着蒙汉人民振兴家园、家业兴旺的美好愿望,是也承载着岁月静好,万事安和的祈盼。

本文版权归中华文化溯源(gmrbjzb)所有,图片由杨勇提供。

顾问 | 杨    勇

作者 | 高    平

 编辑 | 陈陆寒


追问与寻觅

开启一段自我确证的旅程

中华文化溯源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光明日报记者部

长按关注中华文化溯源(gmrbjzb)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