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讲作文(28):“匠心”运作命题作文|山栀子
“匠心”运作命题作文
文 / 黄华斌
考场作文,在经历了“话题作文”流行风的阵痛后,慢慢回归到“命题作文”。纵观全国各考区的中考作文,半命题,全命题与选题作文趋于稳定,渐成考场作文主流。考场作文的脱颖而出博得高分,需要考生的最佳发挥与精心设计。
全命题,审题关键,谨慎立意
全命题作文,限制性最强,因此,审题最为关键。一是辨识文体。看文题适宜于写作什么体裁的作文,主要是记叙文和议论文,或者是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散文,或者适宜于编创故事等等,是适宜于写人为主,还是记事为主。二是确定人称。概括标题揣摩文题适宜于运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二人称,或者是第三人称。特别是确定以写自我为主,还是以叙写他人为主。三是审清重点。通过比较推敲文题中的词语找到写作的关键字眼,写作重点、立意方向。只有对命题的解读全面而又重点突出,才能写出新鲜而深刻的立意来。
如江苏盐城市中考作文“温暖的时刻”。“温暖”一词既是限制,又是重点,还是本文立意的主方向;“时刻”则决定了本文应定位于记叙文、散文写作,细细地叙说“温暖”的故事,细细地描写好“温暖”的画面。“温暖”的内涵是丰富的,如友情,亲情,师生情。委屈时朋友的安慰是温暖;失误时他人的谅解是温暖;无助时老师的帮助是温暖;患难时他人的真情更是温暖。有很多考生取材于汶川地震这是重大题材,写出患难之时人们善良的人性之光催人泪下,这无疑是最闪亮的立意。
半命题,巧妙补题,创新选材
半命题作文,开放是其主要特点,但又有限制。补题的自由给了学生自主的空间,但也最能考验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补题的巧妙,就决定了文章的深度,也决定了选材构思的创意。试以荆州市毕业调研考试作文试题“ 原来很重要”为例:
带有浓厚的情感与思辨色彩。它既切入了同学们的生活体验,有话可说,有文可作,又考查了同学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不仅仅是要通过这篇文章来叙说故事或经历,更重要的是要鲜明地呈现出考生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取向。而这也正是很多考生作文薄弱的环节,难以达到的高度和深度。初读命题,它给人的感觉是选材入笔易,立意定向难。
看似开放但暗藏限制。简而言之,补题易,扣题难。题中的“原来”便是一个关键的限制语。阅卷中我发现,许多考生轻而易举地补填了“母亲”“压力”“勇气”“生命”“阳光”等词语,但真正做到“扣题准”“主题明”的很少,不少学生套用拉扯之嫌十分明显,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原来”一词的限制,这个词语揭示的是一个“认知过程”,而考生往往只写了“结果”,简单地、直白地、口号式的喊出了“重要”一词。
时新的素材显示补题的创意。如补写为“微笑”,如果我们能运用“微笑,北京奥运的城市名片”,“志愿者,给外国朋友第一个微笑”,或者是“地震废墟中那美丽的笑脸”,“奥运健儿谭雪在失败时的笑脸”这样的素材,题目“微笑”这一最普通的字眼却创意无限。
列提纲,环节设计,匠心独运
很多考生不注意列提纲,认为可有可无。其实,考场作文的高分,往往来自于草稿纸上的“匠心独运”。这种“匠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化生为熟。就是将陌生的文题转化为熟悉的文题,尽量转化为曾经写过的文题。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有把握,而且极易通过“二次加工”提高作文的层次。
锤炼首尾。考场作文,入题要快,切忌不着边际。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是首选。或说明写作缘由,或提出全文主旨,或直奔故事,可议论,可抒情,可叙述,语言简洁。或描写景物,渲染氛围。一开篇就给人一个优美的意境,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文章落笔,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结尾做得精致,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最常用的结尾方式是“画龙点睛”。点睛就是抒情议论,就是在文章结尾处点出文章的意蕴和主题。这是散文和微型故事常用的表现技法。
打磨细节。细节描写的目的是要达到生动形象,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特点分明,写场面则身临其境,抒情则情深意切。一处细节,展示一个鲜活的有着生命气息的人物;打造一处细节,描绘一幅美丽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一处细节,渲染一点真切的偶尔拨动心弦的场景;一处细节,就是打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段落;一处细节,就是打造一枚闪光的“钻戒”,必然散发诱人夺目的光彩。特别是以“爱”、“美”、“情”这些词语为主题的文章,更要注意细节的精心设计。
美化结构。结构就是布局,其美感源自于巧妙的设计。常用的考场作文结构美化手法主要有:首尾圆合,题文呼应,一线串珠,反复咏叹,小段罗列,镜头组合,日记书信等等。
升格主题。主题是作文的“灵魂”,格调高雅、心态积极是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与时俱进,关注热点则是很多考生考场取胜的常用方法。我们要重点关注:自信、和谐、生命、需要、美好、感恩、抗挫、奉献、奥运、新风。作为考场作文,“以小见大”是命题的鲜明特色,而我们写作时就要“化大为小”,这样,小故事寄寓大道理,小文章写出大主题。
【模拟考场】
模拟题1:在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那样的事,令你激动。令你兴奋,一定有人关心过你,帮助过你。这些人或事给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珍藏在你的心底。回忆这些往事,你会在次激动,再次兴奋,再次受到鼓舞。请你“永远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作文。
永远的记忆
作者:熊甜甜
思念的味道在空气中酝酿,淡淡的,幽幽的,有一点酸楚,有一点无奈,其中还夹杂着一丝幸福。爷爷的形象在脑海中愈来愈清晰,那精神抖擞的背影在我心中总是挥之不去……
爷爷灿烂的笑是我最美的回忆,而他笑起来那嘴角两旁的白花花的胡须也都似乎快要翘上天去,脸颊泛着红光,人也精神抖擞,走起路来比我这个小孩子还快,所以他总是健健康康的。
朦胧中我似乎闻到了一阵酒香,那是我最熟悉的味道。爷爷最喜欢喝酒的,总见他摆上两样小菜,缓缓斟上酒,“哧”的一声呷上一口,“哈”地长嘘一声,喜滋滋地摇摇头,再夹上一粒萝卜丁若一颗蚕豆米,咯嘣咯嘣地嚼,津津有味地眯着眼,享受着喝酒的乐趣,看得我都想眯上一小口,体验一下喝酒的乐趣。正因为爷爷爱喝酒,爷爷的身体也不如以前了。可是他照旧喝,有时还会要我喝。出于好奇,我用筷子轻轻的蘸上一点,再在我舌头上一点,我马上脸红泪流地喊“辣!”爷爷便哈哈大笑,他那调皮的胡子便又翘了起来。于是,在我的记忆中,爷爷与酒总是被牵在一起。
爷爷鼓励的声音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是他,把我的黑夜照得透亮。还记得上小学时下晚自习后我总是怕黑,害怕那条黑黑的小巷。爷爷总是会很准时地站在村头的那个路口翘首等待。而每每放学后的我看到在黑暗中举着手电筒的爷爷,心里也就会变得踏实,然后飞快地扑向爷爷。而爷爷也就会焦急地喊道:“慢点跑,别摔跤了!”然后用手电筒照亮我扑向他的路。随后,便一老一小牵着手走回家,在黑暗中留下一幅温馨的画面。我度过了这样一个怕黑的小学时期,也是他一直以来的那只手电筒照亮了我回家的路。而他,在我的记忆中也就是站在村头的那个路口翘首、期待、叹息,随之又是兴奋的张开双臂等着我的扑来。
记忆中关于爷爷的图片有很多张,并且永不褪色,因为我已经用心灵的相框将它尘封。
时不时,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他那精神抖擞走路和背影,兴高采烈用两指夹着酒杯,享受的喝着酒的画面,还有那站在路口等待我时焦急的神情。关于爷爷的记忆还有很多很多,永远讲不完。
点评:本文以充满深情的文字回忆了亲人爷爷。白描式的外貌描写,健康而精神。饮酒的细节,笔笔细腻,刻画入微,酒成了爷爷生活的重要部分,写得富有情趣。夜幕中爷爷用手电筒照亮我回家的路,还有那鼓励的声音深入了我的内心,爷爷的形象也在我的记忆中越发分明而高大。
模拟题2: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题目: 迟到的
迟到的春天
作者:王晓洁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黎明前的黑暗是为了等待破晓的曙光;密林下的绿荫是为了抵挡夏日的骄阳;或许那寒冬中的冰雪正是为了验证生命的重量!
第一场白雪飘下,欣喜。第二场风雪袭来,惊奇。第三场暴雪肆虐,震憾!
暴雪把江南的土地覆盖,但风中却飘起了绿丝带,那是冬与春的相牵的纽带;暴雪把南方的电路断开,但是空中却站起了营连排,那是春天的力量在抗灾。
寒风中,有站着熟睡的脸庞,那是除冰的战士在风中屹立,他们再累,却也舍不得躺下。雪地上,有三个落下的安全帽,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主人身边,因为主人已将满腔热血洒向了大地,于是它成了雪地中独树一帜的风景。电塔虽然倒下,但是有不惧生死、奔赴抗击冰雪一线的中华儿女让它重新站起,那输送的不仅是电,更是颗颗真心与真心的串联。
因为我们万众一心,于是看到了除夕夜的万家灯火;因为我们十指连心,于是春风中开动了畅行的列车。
大雪纷飞,纷飞的还有人民抗灾的激情;傲雪迎春,春天早已提前在中国人的心里扎根。
今天,冬去春回。
四季轮回,这是不变的法则;但多久的轮回才能有今天这样的一次心动。站在冬天与春天转角的地方,站在一段生命与另一段生命的罅隙,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春天来了,虽然今年的春天来得很迟,但春天毕竟是来了。
请看:
春风已把柳梢染绿,大雁在天空写下了回家的惊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花的洪流,奔泻着酩酊的芬芳,冲毁了冬的镣铐。握着阳光的手,叩响了春天的门环。
点评:初读本文,似乎有离题之嫌。细想,感叹作者的构思的巧妙。题为“迟到的春天”,本就赋予春天不寻常的意义;从名句开篇,开始对冬雪的描写,引出“抗冰救灾”的时事,作者用高度概括的文字展示了抗冰救灾中几个感动中国的细节。而“大雪纷飞,纷飞的还有人民抗灾的激情;傲雪迎春,春天早已提前在中国人的心里扎根。”一句则巧妙过渡,转入对春之叙说,简笔绘春景,而重在写迟到的春天带来的感动。也许,正是因为经历一场暴雪寒冬,迟到的春天便因此而有了更为不寻常的意义。
推荐阅读:
1.黄老师讲作文(27):读题审题需仔细,不寻常处巧立意|山栀子
(更多精彩请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