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端午特刊】端午节里思屈子|山栀子

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2-03-28


端午节里思屈子

文 /  山栀子


屈子不知何处去,粽香龙舟雄黄酒。 ——题记

 

岁岁端阳,今又端阳。

年年粽香,粽香年年。

又逢五月五,集市显得格外地熙熙攘攘;商家的广告响彻云霄;站台上聚集着南下北上的旅人怀揣着思亲的念想;家里,闲谈的笑声和着美味的粽香。

只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在逐渐陌生:屈原。

屈子,一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政客,一个“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行人,一个“长叹息以掩泪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歌者。两千年前,面对郢都城破,国家无望的屈子,怀揣着“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的信念“怀抱沙石以自沉”,沉睡于汨罗江。

屈子走了,留给人们永远的念想,留下了一个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

资料显示,各地端午的纪念行动是很丰富的:赛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蒿。

我的家乡,距离古老的楚都不及百里。屈原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了多年,他的足迹早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我的记忆里,除了龙舟是生活在乡村里的孩子们难以看到的,其它的都还存有鲜明的印象。

如果不是因为职业缘故,我不会熟悉屈原。

读《楚辞》的时候,我常常想像他在庙堂上激情陈词的英姿,还有驻足长江边上慷慨悲歌的身影。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渔父》,讲的是屈子流放时和一位渔父的对话。“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是多么优美恬静的人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掷地如金石,振聋发聩的声音。读得多了,年龄大了,经历有了,我忽有一种读懂屈子内心的顿悟:孤独而又坚忍的斗士,流浪而又浪漫的诗人。

这样的屈子,注定一生的孤独,永远的流浪。

这样的屈子,在今天的现实社会,可能同样难以被人认同。关于屈子的评论太多,我们不必用今天的观点去过多地苛求两千年前的屈子。

但,他的精神,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创造,永远值得纪念和传承。

我不信命运,但现实常常如此。正如鲁迅所说,悲剧的美,就在于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为当世不容,却为历史铭记;为俗人不解,却为后人景仰。屈子如斯。

端午节里,一个人嗅着粽香静坐于电视前,享受这份独处的闲暇与宁静。电视里,偶尔会从新闻中传出各地过端午的热闹画面,商家营销的火爆,或是各地“小长假”旅游的行情与信息。然而,屈子的名字很少被提及,被重复,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我想,我们的媒体如果少去追逐和传播一些端午的市场信息,能借这一天“回放”屈子的故事,重温那一段历史,引导越来越远去的下一代认识一个真正的屈原,一个伟大的君子,那是多么的有意义。我们的群众纪念活动,除了传统的习俗,如果能重塑屈子形象,坚持提炼和宣传屈子精神,多一点文化的濡染和精神的引领,是不是一种更好的纪念呢?

民俗,只有种上精神的种子,才会永远年轻。

屈原选择了永远的睡去,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却终会在未来觉醒。

推荐阅读:

1.在文字上行走|山栀子

2.读懂孩子的《笨》,让教育不再“悲情”

3.人生是道选择题

4.孩子,别远离这件于你终身受用的趣事

5.寒门欲出贵子,须善待乡村教师

(更多精彩请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