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工匠精神”不能止于“流行语”|山栀子
“工匠精神”不能止于“流行语”
文/山栀子
近日,“2016年十大流行语”正式发布,“工匠精神”一词入选。“工匠精神”也再一次引发人们的关注,活了网络,热了民心。
“工匠精神”,最早出现在2016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此后,总理多次在各类会议和场合使用这一词语。“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
工匠文化,源远流长。其实,“工匠精神”并非舶来品。我国早在原始社会的末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就有了工匠。后来,逐渐发展为泥瓦匠、木匠、铁匠、剃头匠、染匠、厨师等各种业态。他们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敬、对需求者的尊重,凝聚为一颗“匠心”,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出诸如编钟、瓷器、陶器、名绣、雕漆、剪纸、饮食等传统精品。现代“大国工匠”,也是人才辈出。如“发动机焊接第一人”高凤林、国家画院“御用画纸”加工者周东红、百万次精雕细琢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丝巾”的孟剑锋,等等,一群普通劳动者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成为“国宝级”技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细心打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崇尚完美,追求极致,这成为工匠们的共同品质,也积淀成了我国独特的工匠文化。
工匠精神,成就“中国制造”, 铸就精品名牌。曾经,“高仿”、“盗版”、“山寨”和“水货”大行其道,市场一度是驱之若鹜。而今,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日益崛起,人们的消费需求已不再是“中国制造”的数量,而是“中国制造”的品质,包括产品质量、款式、性能和后续服务与保障。品质,源于过程管理,源于工匠精神。让消费更加放心、更加满意、更有获得感,是群众期盼、民之所向。在这个意义上,用工匠精神完成“中国制造”,并非是高端的科技领域的品质追求,还应是更多的、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众化消费品领域。
培育现代工匠,不只是一句口号。无论是转型发展中的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中的现代职业教育,还是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知名企业品牌走向世界,都要建立质量标准引领下的人才和产品“培育”体系。完善、厚植“工匠文化”,打造、推崇“工匠精神”;给工匠以高薪,还工匠以尊重;人才皆为工匠,产品尽为精品。
不仅是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工匠精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界各业同样如斯,每一个“中国梦”的个体尤其如此。
弘扬工匠精神,需要每一个人有敬业的态度、专业的水平、乐业的精神。敬业为首,立足岗位,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专业为要,坚持学习,潜心研究,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乐业是福,坚忍不拔,知足常乐,宁静致远。一个有工匠之心的人,静得下心,守得住身,耐得住寂寞、干扰和痛苦,执著于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
工匠精神,不能止于一个“流行语”,而应是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团队、每一个劳动者的工作追求、专业标准,和与之相伴的扎实行动。
(本文已刊于2016年12月16日《荆州新闻网》“荆江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