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教研“入心”,教师才能“上心”|山栀子
教研“入心”,教师才能“上心”
文 / 山栀子
近日,北京教育学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的一份“教研公约”,在网上赢得一片赞誉。共8条99字的公约成为了老师们心中共同的约定。教研公约改变了学校的教研基因,让这所普通校变得不普通。(中国教育新闻网11月18日)
教育科研,是学校品牌建设、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校本教研,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素养发展的主要平台。
然而,教育科研和校本教研的实际现状却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教师对教研活动缺乏兴趣和热情,被动参与,消极应付。在教研活动中,绝大多数人成为无所事事的旁观者。
教师,本是教研活动中热情参与的“主角”,何以沦落为冷漠的“观众”?
这正如一场电影,导演和编剧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教育科研和校本研修的泛化、功利化、行政化、形式化倾向日趋严重。本属于自由的教学研讨活动,却充满着行政会议的味道;本是教师唱主角,却被领导致辞、嘉宾讲话占据了大量时间;行政干部、教学骨干成了主体,普通教师靠边站;发言者不是泛泛而谈,就是一味重复;尽是褒奖肯定满堂叫好,没有批评没有质疑,缺少建议。这样的教育科研和校本教研,怎么叫人有兴趣?
当教研活动变成了极少数人的“一言堂”、个别人的“满堂彩”,也就失去了教育科研和集体研修的真正意义。
真正的教研,应该是教师站到前排,走上讲台。
理想的教研,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能自由发声,人人都秉持学习的姿态,人人都有研修任务。
智慧的教研,校长或领导能以普通教师的身份,能以观察学习者的视角平等参与;专家或名师总是最后一个发言。这样的格局和状态,让更多的时间给予那些普通的学习者、观察者、研究者,去放肆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
海淀实验小学的“教研公约”正是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师的参与权、发言权、主演权。99个字,字字珠玑,直击要害。“每个人都发言且内容不重复;以学习的态度观课;发言有案例支撑,少说空话;每人每次发言不超过三分钟;每次活动轮换做主持人、记录人、计时员;每个发言结束,六秒钟掌声致谢;借助观察工具观课;活动结束前,每人发表一句话感受。”这样的“公约”既让教研活动充满了温馨的“仪式感”,又让教研活动充满了研究的“实在感”和“获得感”。
如何让制度化常态化的教研活动激发热情又实实在在,海淀实小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其独特的“教研文化”让教研活动成为“一池活水”。
教研设计和组织者的用心,方能让教研活动走进教师的心,也才能让参与的教师真正的“上心”。当下,每一所学校,每一个课题主持者,都要努力让教育科研和校本教研去行政化、去功利化、去形式化,回归到自由灵动的教研生态。
(本文已刊于11月20日荆州新闻网“荆江评论”,详见左下“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