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开在心灵深处的花|山栀子
开在心灵深处的花
文 / 山栀子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这几天,一个城市被感动着;无数的网民被感动着。这种感动,都因为一个群体,三名逝者。
第一次观看新闻的时候,我流泪了。泪水潸然中,是十几名大学生手拉手在江流中摸索延伸的“人梯”。我相信,这是绵延几千里的长江上绝无仅有的壮丽风景。泪水潸然中,是一群苍颜白发的六旬老者,在江中人梯折断淹没于浪涛,江岸人群惊呼声声泣泪的时刻,毫不犹豫地跃入江中。我也相信,这是生命延续生命的的歌唱里最厚重的音响。
观看追悼会新闻的时候,我流泪了。镜头中,各级领导来了,他们要用身体力行来恪守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品格与信念。长江大学的同学来了,他们来为相聚不足两月或者只有相识还来不及相知甚至未曾谋面的学友送上最后一程。素不相识的市民们来了,他们用“让我再看你一眼”来表达内心最深最重的哀思。受救的两位小男孩也来了,我想,镜头前的那响亮一跪定是真诚的惭悔,足以弥补被救起的那一刻选择悄然离去的过错。还有一位“妈妈”,素昧平生,不远千里,只为看一眼英雄遗像,这是对传统美德时代精神最崇高的敬意和最伟大的弘扬。“长大”党委书记的悼词感人肺腑。“长大”在我国高等教育序列中名字不见经传,生源也绝非优异。但是,前有道德模范赵传宇,后有舍己救人英雄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大学生群体。“长大”不为培育社会精英,大学更不为造就英雄,但是,大学承担着培育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社会良知的重要责任。于斯,是“长大”之幸,是社会之福,他们是心田绽放的人性奇葩,是茫茫人海闪亮的道德珍珠。
英雄事实背后的冷漠真相浮出水面的时候,我流泪了。当拍照的人面对记者解释他不会游泳的时候;当江堤上数以百计的看客面对人链突断惊呼呐喊而无救援行动的时候;当江中的渔船以无人能及地冷静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我在想,那逝去的英雄也不曾会游泳识水性,在这一群大学生手拉手自发地结成人梯伸向江中时,他们和她们有没有想我不会水和这长江有多深水流有多急,有没有胆怯心寒甚至会魂归长江,没有商量,他们义无反顾。我又想,那些年已六旬的冬泳队老人,他们是识水性知暗流晓利害的。救人,没有理由,他们义无反顾。那一刻,如遇没有冬泳队老人在场,是否还要付出更多的生命代价?
而与下跪求救的大学生们“谈价”而见死不救的陈某及船员,据说也都是六旬老者。这让我想起亲历的一段陈年往事。去洪湖求学之时,在沙市江津路口下车被当地人设计”碰伤腿要入院检查”,引来一群路人围观,在看似好心人的建议下“私了”,被迫掏出了一名放假回家的学生身上可能有的所有的钱才得以脱身。然后又一次被围观中的麻木司机“敲诈”,一个如我父亲般年纪慈眉善目的老人以免费送我到红门路车站为由,夺去了我并不怎么值钱的手表抵付车费。若不是江边渡口返乡的司机可怜,我只怕会多了一段流落街头或步行跋涉的经历。
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伤痛的煎熬,正如记忆中一个农村学生对一座古城的辛酸印象,还有今天英雄背后冷漠的看客,面对的是黑暗龌龊卑鄙虚伪的面目。但今天,一个群体的壮举,一个城市的行动,一个国家的感动,告诉我们,生命是一朵朵绽放的鲜花,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的绚烂。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如同渺小的草芥,低微轻贱;但今天,当生命突遇灾难彰显出牺牲的悲壮时,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生命的伟大。
“我多想抱着你哭”的MTV依旧一遍遍地让我落泪;谭晶唱响的“生命”之歌更让人热血沸腾。斯人已逝,英雄不朽。安静吧,不用再争论值与不值;不用再追究是与非,舍与得,英雄们已经用生命作了回答。
拭去泪水,我们依旧笑容灿烂地前行。三位英雄的名字在岁月长河中终会隐去,但物欲横流虚假浮躁的年代里更需要坚守和传承这一种“精神”。好人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魂,德行是心田上最美的花。唯愿,岁月花相伴,好人皆平安。
(本文写于2009年11月,给学生的下水作文。)
推荐阅读:
1.养花小记
2.大别山上映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