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特评】增加教育投入要用在“刀刃”上|山栀子

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2-03-28

荆江评论:增加教育投入要用在“刀刃”上

荆州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山栀子)“今年财力虽然很紧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我们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今年全国“两会”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再次传递教育的好声音。

教育经费的持续增长,是对十九大提出的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和建设教育强国目标的根本保障。从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到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从精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到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高教师待遇,从推进普通高中攻坚计划到启动“双一流”大学建设,这一年,教育发展进步的成绩实实在在,师生、家长的获得感真真切切。在中央政策主导和各部门共同发力下,各省市及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始终保持着不断增长的态势,全社会对教育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政府工作报告给予我们发展教育的坚定信心和底气,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今年财力紧张”的经济现实,我们还必须看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首在教育的问题。在难得的机遇面前,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在共同的社会关切面前,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因此,管好用好教育经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比增加教育投入更为关键。

管好用好,首在投入规划好。

从中央的顶层设计、谋篇布局,到省市的总体规划、督办落实,再到地方的调度分配、精准实施,必须有布大局、一盘棋、惠民生、调结构、补短板、解急需、重效益、防风险的思想。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把统筹规划的文章做优、做实。规划经费投入不能“高高在上”,应该深入基层、贴近急需。既要聚焦中央关心什么,更要立足于基层教育发展的实际困难是什么、群众对教育最大的需求是什么。比如,我们在规划“教育+互联网”,推动教育信息化升级时,必须统筹考虑乡村学校最急需的设备设施和教师应用能力提升问题。

管好用好,重在管理机制好。

把教育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必须以完善的经费投入使用机制作保障。近几年,国家对央、省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越来越规范和严格,资金使用效益得以不断提升。但是,地方在使用资金时的分配机制、立项制度、评审制度、决算制度、监督机制等,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不仅要确保国家的钱到了哪里,追踪问效就要跟进到哪里,更要保障教育的经费落实到“最需要的地方”和“规划合理科学的项目”。经费投入要始终坚持“雪中送炭”,不搞“锦上添花”,杜绝“顾此失彼”和教育浪费。在健全“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责任追究机制基础上,也应对各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规划得好、使用得好的教育投入进行奖励,以引导和激励地方在规划教育投入和使用教育经费时更加用心、更加严谨、更加科学。

管好用好,还要投入结构好。

教育经费投入要统筹兼顾,还要因地制宜。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尤其是地县之间,教育发展结构大不相同。从教育投入的现状看,最突出的矛盾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工资待遇,在城乡教师之间的素质水平差异和收入级差。当前,乡村教育最大的投入,应该从改善办学硬件转变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城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把改善与提高教师待遇作为教育财政投入的重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教育矛盾突出问题,真正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

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量”文章要做好,“存量”盘活的文章也要同步做,与时俱进。我们的教育经费投入,既能很快而有效地解决现实急需的问题,又能助力教育长远地高质量发展,我们才能在“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上越来越近。

(作者单位:松滋市教育体育局)

推荐阅读:

1.【散文】幸好有雪|文娥

2.寒门欲出贵子,须善待乡村教师

3.山栀子:教师本土化,留住乡村教育的“根”

4.写给新机制教师:种子的力量

5.【论道】话说教师的“名”和“利”|山栀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