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清江游记|李艳丽
清江游记
■李艳丽
盛夏七月,有幸来到长阳参加《湖北教育》第十七届通讯员培训班暨第四届教育新媒体发展论坛,在这里我结识了一群思维活跃、才华横溢的优秀通讯员。在采玉纳长闲暇之余,我们数位同行一道饱览了古今著名的旅游胜地夷水—长阳清江。
清江,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而得名,全长423公里,流域山明水秀,号称八百里清江画廊。我们坐船顺江而下,一条碧带翩然而现,细细浏览着这条自西向东贯穿了土家族苗族自治区、哺育了世世代代土家儿女、被称为土家人母亲河的清江时,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江山如画”。看着那两岸苍峦叠翠,奇峰罗列,四处可见的土家吊脚楼和田园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的迷人景色,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魔力,感叹着一山一世界,一水一天堂之美。
顺江而游,我们见到了清江的美与秀、清江的灵与动。在导游土家幺妹的热情介绍中,我们近距离感受了有“鱼游枝头鸟宿水”的倒影胜景著称的倒影峡。这个位于隔河岩大坝北侧,进入清江画廊风景区的第一个主要景点,可谓是水静谷幽,处处皆画,既有清风绕肩的流连,亦有雨落心湖的眷念。我想,居住在此的人们,家中应该不必准备镜子了吧。早起梳妆的姑娘,只需带上一把梳子,对江而梳妆,想想就别有一番风情。就想拍照留念赋诗一首,奈何才疏学浅,缺了同行才女才子们那出口成章妙语连珠的奇能。这时才想起念书时,老师常说的那句“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仅以打油诗一首,来表达一下清江的秀美:
碧带落天际,净色比天女。
槿篱影相偎,空明世无匹。
白鱼枝头跃,翠鸟穿波行。
孔雀迷胜景,如来忘西程。
遥看清江古城,我们似乎与古人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我们似乎穿越了时空与他们来了一次灵魂的沟通。看着这与长阳县城仅一桥之隔,背靠青龙岭,面对凤凰山,怀抱清江水,坐拥鲤鱼洲,毗邻观音寺,山环水抱,人杰地灵的古城,难以想象在古代工具如此匮乏的时候,我们的先人是如何仅靠双手创造出的伟大奇迹。
遥览相传为神仙修炼之处,有仙人在此蜕骨升天的仙人寨。沿着山路向上望去,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孤峰挺拔、雄奇险秀,气象幽深,生态原始,宛若人间仙境,大有一川山水皆如画,四野风云尽入诗之意境。
最后驻足武落钟离山,拾阶而上,环视而望,巉岩磷立,山体若浮水上,山下碧波荡漾,门口的一块块石牌刻画了历史的年轮,据《后汉书》记载,巴人祖先廪君在此称王,率领他的部落走向四方,在与当地居民亲密的交谈中,我们感受了巴人的热情好客、古道热肠。但因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真正攀爬到峰顶,总有种半途而废、有始无终的遗憾。
这一天,我们马不停蹄,见识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冰山一角,却已是震撼之极。游览清江之余,慕然回首,我忽然想到了许多,想到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我曾经的母校、我的小花朵们。
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先辈奋不顾身,投身革命、投身祖国建设,投身改革开放,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用自己的脊梁和生命推动祖国由近代衰落持续走向繁荣富强。他们的精神就犹如这清江之水,滔滔不绝、永不停息。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国幅圆辽阔,山河壮丽,气象万千,物产丰富,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五千年的人文创造和天开万物造就的自然景观为我们留下了景象骄人、数量繁多的名胜古迹,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艺术。在感叹祖国大好河山之余,我们也因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因处在新时代而感到幸福。
长阳清江对土家人,就犹如母校与我。虽然历经沧桑,却始终难忘母校哺育之情。回首往事,我们把最美的时光留给了校园,同样校园也把最美的时光送给了我们,在那里我们度过了人生最美丽、最值得珍藏的岁月。长阳清江教会了土家人如何生存,使他们在这里点燃了长江流域人类文明的第一堆篝火。母校同样教会了我们如何生存,使我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经得起风浪。母校与清江一样,总是那么的温柔、宽怀、平和,无论我们对它做了什么,它总是用它无比宽广的胸怀去包容、去呵护,直到有一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与不足。
想到曾经,也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我的小花朵们。他们有的聪明伶俐,有的乖巧可爱,有的调皮捣蛋、有的独树一帜。正如这清江里的山,参差不齐、高低不一,可是终归都是清江的一部分,也正是因为他们别具一格、大相径庭,才有了清江的与众不同。我们老师应该把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之不懈努力,争得个花开满天下。
大千世界,姹紫嫣红,唯有清江,情有独钟。我曾经见过黄河的浑浊、长江的奔腾,武当的巍峨神圣,却独独喜欢上了清江的宁静与清透,愿携自在流年自在休得闲意,掬一捧清江水,就这样默默的一直享受着清江带给我的安静、舒心与祥和。
(作者单位:松滋市刘家场镇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