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清走笔57】讲好“上清故事”,践行“以文化人”|山栀子

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2-03-28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讲好“上清故事”,践行“以文化人”

--关于松滋市实验小学“上清文化”的思考● 山栀子 在各位同仁的辛苦和智慧下,在各级各方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建议下,松滋市实验小学的“新教育实验与改革2020-2024”系统设计已尘埃落定,并正式对外发布。此举标志着市实验小学提质铸品第一期工程如愿实施。以此为基础,我们将正式启动提质铸品第二期工程,学校文化品牌建设。


我一直以为,一所高品质的学校,必须经历时间沉淀、文化濡染、价值引领、团队共建、形象塑造、社会同治和时代检验,才能形成文化、创造特色、建树品牌。中国高等教育最为典型。在世界教育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在中国教育的森林中出类拔萃的,都是有历史的学校,或称是百年老校。至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哪一所高等院校,在三五年或短期办学实践中,在高等教育序列中独树一帜、声名远播。松滋市实验小学定位“上清”文化,具有深刻性、地域性、时代性和独特性。其深刻性,表现在“上清”是我国道家文化的重要传承。道家文化在我国具有几千年历史,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的影响。道家创建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探讨世界“始源”问题的哲学理论体系。它深刻揭示并阐明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体身与心相统一的终极理论,体现了人类思想和智慧的高度。“上清”具有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意义。其地域性,表现在市实验小学所在地为上清观路。历史上这里就是道观所在地。其时代性,表现在道家文化中的一些普世哲学,在新时代得到传承和发扬,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尊重个性教育。如“天道自然”“崇尚天性”“天人合一”“大道至简”“上善若水”等。这些思想观点,完全可以作为我们学校管理、立德树人的教育哲学。其独特性,表现在打造“上清”文化的学校全国独一无二,连相似性也没有。近几年来,实验小学在建构“上清文化”上做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奠定了我们今天全面建设上清文化体系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办学思想提炼也就是理念文化建设和楼道墙壁景观打造也就是物态文化建设这两个方面。因此,现在,我们精心凝炼办学思想、认真打磨主题文化、加速提升办学品位,正当时。我们打磨上清文化,就是要厘清渊源,找到关联,精准表达,形成系统,铸成品牌。

理念文化要彰显思想的魅力办学思想决定办学方向和发展高度。市实验小学多年研究和积淀了丰富的办学主张、观点,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理念文化体系。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进行全面梳理、精心提炼、系统归纳。让学校理念文化从杂乱中走向清晰,从繁琐中走向简约,特别是找到理念文化最核心的表达方式,使其能充分承载自己的办学思想。一是学校宗旨(也称教育哲学)。它指向为什么办学或办教育。我们过去提出的“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丰富,“让教育看见每一个孩子”。二是学校理念(也称核心理念)。它指向办学的基本思想和依据,是有理论支撑的教育思想,它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最核心的表达。“丰润生命,共享成长”已深入人心,可以固化下来。在这一核心理念指引下,我们还要确立管理理念、德育理念、教师理念、课程理念、课堂理念、服务理念等各方面的核心表达。三是学校愿景。它指向办学的方向和追求,以表达“建成什么样的学校,建设什么样的团队,培养什么样学生”。一般来说,它应该是诗化的表达。新时代的实小愿景,必须要有与时代合拍、与世界连接、与社会同频、与师生共鸣的表达。我们要发挥集体的智慧,作前瞻的思考:面向未来,我们走向何方。在共同愿景的下面,还可以有育人目标、团队目标、学校目标等子项。我们要围绕“魅力实小、现代实小、生态实小、人文实小”的学校目标不懈努力。四是学校策略。它指向明确清晰的办学思路和具体的行动路径,让广大教职工知道该怎么努力、怎么样工作,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愿景,实现目标,一般分组织管理、德育、教学、团队建设、服务保障等各条线进行表述。我们的策略定位是:以文化人,在深耕精作中成就“最具影响力”;学以成人,在专业成长中打造“最富发展力”;以德育人,在改革创新中磨砺“最具生命力”;立己渡人,在成事成人中收获“最大幸福感”。 

五是学校精神。它指向学校的灵魂。学校精神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群体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在表达上要具有高度概括性、是精华的浓缩。我们提炼实小的精神,就是为学校塑造灵魂。“上清”可以作为学校精神表达,非常精炼而有内涵。我们要对“上清”作出规范而精准的解读。如八字解“上善若水,清风扑面”,取“水”和“风”,契合道家意象和文风,具有深蕴,也有形象感。也可作“16字解”,如“天天向上,上善若水;才高气清,清风扑面。”这样把向上的追求、向善的德行、向清的风骨都囊括进去,丰富了“上清”的意蕴。我们要充分征求意见和建议,寻找学校精神最美最精的解读。
六是一训三风。即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指向一所学校的价值观体系。校训是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校风指向学校生态,教风指向师德师风,学风指向学习风气。一训三风中,最重要的是校训,它是学校精神的另一种表述,要成为师生尤其是学生终身难忘的记忆。实验小学的校训是过去特定时代的产物,在全国教育和学校具有普遍性,不具备学校的特定性。校训表达同质化,会降低品牌学校的品质。在新时代,可以有与时俱进的新表述。这个需要慢慢研究和打磨,不在一朝一夕。经典的校训,还要配以校训释文。我记得有一所小学的校训很经典:世界因我多温暖,其校长撰写的校训释文更是引起全校师生和家长的共鸣。这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我们要向全校师生公开征集“上清”学校精神的释文,朗朗上口,深情励志,适宜小学生的理解,不超过600字,学生人人乐诵能诵。


建筑景观要讲好背后的故事学校每一栋建筑都有了命名,充分体现了“上清”的文化元素。“上清十景”成了实小特色,走进校园,清晰可见。从教育的效应看,眼下的这个“十景”还有诸多是“死”的,是机械的,没有温度,没有故事,也就没有吸引力。这就要“建立关联”和“讲好故事”。我们要对每一个名字都进行解读,也就是让每一栋建筑和景观都有故事和意义。意义解读不难,难在将每一个名字与中华传统文化故事或者与之契合的经典诗词关联起来,让校园建筑渗透出文化的芬芳来。每一个“清”字号建筑,都要找到与文化经典的关联,讲好经典故事。这样的建筑,才会走进孩子的视野,才会走进孩子的心中。今后,一年级新生的入学第一课,就是认识“上清十景”,认识学校的一楼一亭一景,读读建筑景观这部“活”着的经典。还有,如果我们校园里要树起名人的雕像,老子和庄子,比孔子更合宜


关键场所要能洞见教育智慧规则第一,规划在先。这是我一贯倡导的管理原则。在学校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我们已经建立了规则体系,健全了内部管理。我们需要在关键场所,如教学楼通道、行政办公室、会议室、教师办公室和宣传橱窗等,以服务指南、工作规则、管理制度、组织架构、工作清单等方式呈现我们的组织和制度文化。谁的地盘谁做主。每一个干部,都要重视自己的阵地建设,用心设计好自己的办公室。办公室是学校的重要“门面”,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环境布置的每一个细节都要重视。走进这里的人,一眼就能窥见办学的水平、管理的智慧、干部的修养。


课程和课堂要成为学校最具增值力的文化课程文化是最核心的文化。“有课程,没文化”是教育的低水平状态。课程形态已经进入3.0时代,它是“鸟巢”状的——学校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发展、管理以及评价构成立体之网,这就需要形成课程文化和哲学。实验小学要有自己的教育信条、办学理念、课程理念、课程实施及管理模式。3.0时代的课程变是以学习者角色变革和学习方式变革为中心。我们要坚持学生立场、生活体验,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课程意识,建构有体系的课程文化。具体而言,主要落实四个问题:一是提出什么样的课程理念;二是形成什么样的课程方式;三是开发什么样的校本课程;四是建设什么样的课堂模式。首先,我们要建设“上清文化系列课程”。我觉得,上清文化系列课程,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找到上清文化与现代课程的联系,才能有文化内涵、理论支撑和时代合拍的校本文化课程。这五大文化课程,要纳入学校新生命教育的课程体系,统筹推进。经典诵读课程——“上清经典”。道家三宝即道、经、师,经是上清的核心。我们过去有经典诵读的好基础,因此,我们在新教育实验中推出经典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书法教育课程——“上清书法”。书法是国粹,不论是从书学理论还是书法实践都深受道家自然观的深刻影响。书法贵于“自然”,以“自然”为尚,是中国书法的传统审美理想。“道”是书法艺术的核心追求,“自然”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品位。书法教育的特色,我们要继承并弘扬,还在让书法教育做出浓郁的文化芬芳。“我为母校题校名”“线上书法课”要成为学校的品牌课程。廉洁文化课程——“上清风骨”。“上清”是廉洁文化的最好解读。我们已经有了很厚重的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基础,大有可为。道德修养课程——“上清修养”。紧扣道家文化中的精华思想,从道、善、容、慈、俭、让、修、渡等关键词中上好“一字课”,当好“一字师”,开展道德修养教育,纳入新教育每周一课,每月一事等活动中统筹安排。励志勤学课程——“上清榜样”。要充分利用名人资源、校友资源、时代楷模和身边的榜样,建构学校自己的榜样课程。其次,我们要建设基于国家课程为基础的校本特色课程。其原则是聚焦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建议采取“1+1”和“1+N”的课程建构模式。即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建设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如语文+卓越口才,语文+书法等。第三,教学文化尤为重要。什么样的课堂生态,决定着什么样的教学质量。我们实施“新教学改革计划”,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以变革课堂为切入口,重构教学文化。我们在全市推进生本课堂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实小特征的“新生本”。以生命为本,建设自由课堂;以生活为本,建设趣味课堂;以生动为本,建设活力课堂;以生长为本,建设简约课堂;以生态为本,建设智慧课堂。 


师生行为要成为看得见习惯行为文化是看得见的习惯,是能感受到的精气神。在学校文化系统中是文化落地,文化入心的重要呈现。从学生的角度看,文明习惯和规则教育,要变成看得见的习惯。这些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课堂准备、文明礼仪、进餐秩序、日常衣着、居家生活等。阳光、灵动、文雅、清醇,要成为“学生气质”。从教师的角度看,我们认真的样子,勤勉的样子,积极的样子,笑容可掬的样子,都是学校的一张张文化名片。只有这些都成为每天时时处处可见的习惯,学校管理才化为了学校文化。大气、睿智、浪漫、清雅,要成为“教师气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厚朴如树、温润如玉、灵动如水、清新如风的“学校气质”讲好“上清故事”,践行“以文化人”。这将成为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办学的重要追求。(根据作者在学校上清文化建设专题会上的讲话整理。)推荐阅读:1、【上清走笔52】怎样理解“新生命教育”|山栀子2、【上清走笔】让“上清文化”成为看得见的习惯|山栀子3、【上清走笔50】教育,决不能只有高度没有温度|山栀子4、【上清走笔49】我们为什么选择“新教育”|山栀子5、【上清走笔56】晨诵,擦亮每个日子|李莲花6、【上清走笔55】创新育人载体  提高育人时效|王冬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